金淑霞
摘 要: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演;辯;畫;做;賽
小學生突出的特點就是好動、好奇心強,因此,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探究新的知識,采用新的學習方式時,適時采用有趣的活動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能使學生愿意學。從我?guī)啄陙淼慕虒W實踐來看,語文課堂教學的活動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真正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之路。
一、演一演
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他們總希望教師給予表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遵循學生這一愛表現(xiàn)的特點,讓他們表演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可以迸發(fā)出學生智慧的火花,并積極快樂地參與學習。例如,教學《夜鶯之歌》一課時,課前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學生爭搶喜歡的角色,充分準備,課上展示時我被震撼了,那身臨其境的旁白,聲情并茂的有個性的不同角色的語言,給在教室的每一個人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再如,教《小英雄雨來》一文時,讓學生表演話劇,以課本記敘內容為素材,適當合理展開想象,豐富個性化語言,張揚個性化動作表情,弘揚人物時代風貌。在合作表演中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多方面的技巧
能力。
二、辯一辯
辯字結構中中間是言字,強調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辯”確實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辯”可以使學生在“對立”的合作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語文第二課堂活動中,我提出這樣的命題:官地菊花廠給當?shù)貛砹素S厚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污染了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菊花廠是拆是留,我先根據(jù)學生自己的選擇,把全班分成“拆隊”和“留隊”兩大陣營。然后告訴學生:你們就是鎮(zhèn)長的參謀。誰的理由最合理,我就采用誰的意見。這樣一來,學生各盡所能、各展所長,通過各種方式來宣傳自己的見解。學生有的說,有的讀,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
三、畫一畫
小學生的想象力極其豐富,讀課文時,把自己理解的內容畫下來,是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好方法。在語言文字訓練中適時地畫畫能使枯燥無味的說教變?yōu)榫唧w可感的形象,讓學生自己動動手、動動腦,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我和企鵝》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種類的企鵝的外形特點,我讓學生當小畫家,動手畫一畫。畫畫結束后,再組織學生講畫、評畫,要求學生說出他畫的是哪種企鵝,企鵝生活在什么地方,你根據(jù)什么特點辨別出來的,畫得好不好。這樣通過畫、講、評來加深理解不同種類的企鵝。再如,《小小的船》一課,請學生動手畫一畫自己見到的月亮的形狀;互相比一比、評一評。教《冬天里的小畫家》一課時,學生通過親手畫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的腳印和竹葉、楓葉、月牙的圖案,讓他們對比觀察,當他們發(fā)現(xiàn)了腳印與圖案的相似點,個個手舞足蹈,眉飛色舞,很有成就感,不亞于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四、做一做
如,《觀潮》一課,學生沒條件實地觀看,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查相關資料閱讀或觀看影像。又如,教學《爬山虎的腳》一課時,讓學生養(yǎng)爬山虎,留心觀察,沒條件的創(chuàng)造條件,相互協(xié)作,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更好地來理解課文。
五、賽一賽
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采用競賽的方式展開教學,往往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掀起課堂教學的高潮。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評比“發(fā)言專利獎”“故事大王”“鐵齒銅牙獎”“最佳主持人獎”或“智慧之星”等。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時會更加投入,效果會更好。
總之,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充滿童真、童趣,就必須加強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互動,教學中多些學生喜歡的活動,學生才能成為真正的主人。
(作者單位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鎮(zhèn)官地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