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林
大課間體育活動已在全國各級學校蓬勃地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強身健體功能已充分體現(xiàn)。從學校教育的本質發(fā)展入手,我們要提倡大課間體育活動。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大課間活動開展時,發(fā)展文化素質教育,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將校園教育帶動起來。
一、利用大課間體育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體育文化在校園文化中所占的比重相當大。體育可以讓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培養(yǎng)其運動機能,這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所在。而大課間活動在校園文化中縱深推進,將推動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將大課間活動與其他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能夠拓展其教育體系的育人功能。
1.讓大課間體育活動豐富學校體育的物質文化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全校性的活動,學校必須配齊、配足體育器材,改善場地設施,營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這將影響全體師生的思想,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讓大課間體育活動提升學校體育的精神文化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顯著特點在于,參與學生廣泛,而且持續(xù)時間長,同時也能夠營造積極奮進的育人環(huán)境,調整學生的心態(tài)。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教師要廣泛傳播奧運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感受到體育運動的精神價值和文化魅力,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
3.讓大課間體育活動促進學校體育的特色文化
在大課間活動中,各學校開辟了自編操、民族民間舞、集體舞等項目,或體現(xiàn)了本校的傳統(tǒng)體育特色,或體現(xiàn)了地域體育特色,或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潮流體育特色,形成了校園文化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大課間體育活動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人文主義和豐富的文化韻味,激發(fā)學生勇敢頑強、自強不息、競爭參與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引導學生追求身體、心靈、精神的和諧發(fā)展。
二、利用大課間體育活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大課間體育活動不僅要鍛煉學生強健的體魄,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其樹立起崇高的思想情操。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我們應積極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做到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其中要抓好幾點。
1.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各環(huán)節(jié)中,我們要積極滲透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如創(chuàng)設愛國主義主題游戲,利用分班評比,分組比賽等活動,使之與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結合起來。這樣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發(fā)學生對體育及相關文化的熱愛。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積極進取的品質
通過大課間活動,使“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口號深入每個學生心中,讓學生在快樂參與、自主活動中成為體魄強健、知識面廣、心理健康、意志堅強、積極進取、勇于開拓的一代新人。
3.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大課間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游戲、競賽等,形成公平競爭、拼搏進取的良好品質。同時,在積極參與各種練習的過程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并正向遷移到集體互動中,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三、利用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美學教育
體育運動中滲透著美育是有目共睹的。大課間體育運動就包含著美育的元素,兩者互相促進。在大課間體育運動中,我們要大力提倡美育和體育的結合,并積極拓展美育的教育價值,讓學生通過體育運動,感受到體育中蘊涵的美,體驗到美之所在,獲得內心的升華。教師對于體育美育的構建一定要遵循教育目標,在美中升華,讓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1. 施美于大課間體育活動中
這就是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施以美學元素。例如,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或名曲,用音樂來調整和指揮隊伍,讓學生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自由地、有節(jié)奏地進行身心活動。又如,教師可創(chuàng)編集體舞、健美操等藝術性強的活動,豐富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讓學生在美的動作中享受到運動的樂趣。
2. 置大課間體育活動于美中
這在于揭示大課間體育活動中的美學現(xiàn)象。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標準,善于挖掘體育活動中的動作美、道德美、心靈美、行為美等更多的美的因素。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嘗試進行美的內在體驗,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3.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感受多彩美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鍛煉中感受到體育美的價值,并借此獲得感受能力和鑒賞能力,使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和學習上升到更高層次,并自覺投身到大課間活動中,獲得健康的身心發(fā)展。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開展素質教育、貫徹新課標的重要體現(xiàn)。大課間活動從設計到執(zhí)行,都必須要發(fā)揮其潛在的價值,讓學生體驗到濃郁的文化特色,獲得思想道德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