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平
(河北省獻縣高官中心校,河北 獻縣 062256)
活躍語文課堂三部曲
解平
(河北省獻縣高官中心校,河北 獻縣 062256)
語文一直是學生學習中的重頭戲,但學好很難,因為語文知識煩瑣,語文課枯燥、死板,那么,如何活躍語文課堂呢?我的具體作法是利用情境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做主人;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語文課堂;情景教學;自主學習;想象力;創(chuàng)新思維
學好語文很重要,作為一個中國人,學不好自己的國語怎么行?學好語文很難,因為語文知識非常煩瑣,學好語文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從上幼兒園起就已經開始了學習語文的旅程。小學、初中、高中、直到大學,語文一直都是學習中的重頭戲,學生時代,每每上語文課我都覺得很枯燥,很死板,老師沒有把文字的靈性帶給我們。如今自己已從事語文教學十多載,一直致力于如何改變枯燥、死板的語文課堂。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總結為活躍語文課堂三部曲,和大家交流一下。
情境教學法是現(xiàn)在相當給力的一種教學法。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是江蘇省南通市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李吉林老師經過長期研究與實踐創(chuàng)造的一種小學語文教學理論體系。情境教學的出現(xiàn),一度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生機,其內容不僅僅局限于一本教材,學生的視野也不是被禁錮在教室里,其豐富有趣的內容,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動人的情意,寬闊感人的意境,耐人尋味的哲語使語文教學變?yōu)榫哂绪攘Φ挠腥?、有意義的活動。那么作為奮斗在教學一線的老師,我們應如何開展情境教學呢?首先,從情境導入開始。一堂優(yōu)秀語文課應該先從導入開始,教師如果能運用巧妙的導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那么這堂課就已經成功一半了。情境導入怎樣更有新意呢?可以運用講故事導入,因為故事總是能吸引小學生的,小學生愛聽故事,各種和課文有關的奇聞異事往往會使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課文學習。例如我在講《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時,先是給學生講了小紅帽的故事,說明狼在人們心中的兇殘形象,并激發(fā)學生也來講自己熟知的關于狼的故事,有個學生講了“狼和小羊”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很快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還有,在講《蒙娜麗莎之約》的時候,課前我先給同學們講了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既告訴了同學們要善于觀察,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另外,導入還可以從音樂入手,優(yōu)美的音樂可以使學生愛上學習。比如,我在講《伯牙絕弦》這篇文言文時,我先給學生放了一首《高山流水》的古箏曲,優(yōu)美的音樂一下子使喧鬧的教室安靜下來,高雅的古典音樂激起了學生學習欲望,學生都很認真地開始學習這篇文言文了。還有,教《月光曲》這一課,我先給學生放了一首貝多芬的《月光曲》的鋼琴曲,并告訴學生這首鋼琴曲一款是咱們這篇課文中的曲子,學生立即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接下來的課堂氣氛可想而知。其次,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樣離不開情境教學。如何讓學生體會作品平淡文字下蘊含的深情,我們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拓展教學思路。比如,講《“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課時,想到學生平常都和母親要好,對父親嚴厲的愛要陌生的多,多數表現(xiàn)出不理解。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對父親的看法,然后我講了一個父親疼愛我的小故事。另外,在講《地震中的父與子》這課時,講到“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边@一段時,想到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學生可能對這種苦體會不到,于是我讓學生回家去問長輩,有沒有挨餓的時候,問問那種滋味怎樣。回到學校,學生紛紛舉手想說他們聽到的感受,這堂課學生都十分投入地理解課文。當然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和推廣還是任重而道遠的,作為老師我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才能信手拈來,更加熟練自如地應用。
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主導,只有學生成了課堂主人,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才能真正活躍起來。學生自主學習,首先從課前預習開始。每次講新課文之前我都會提前發(fā)給學生一張試卷,試卷上出示一些預習課文的簡單問題,并要求學生在試卷背面寫上自己不懂的問題。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動力。學生在課前就已經對這篇課文充滿期待,等到了課堂上學習才會更加主動,特別是講到他們自己的問題時,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其次,在課堂上利用多種形式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動起來。例如,在講《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這篇課文時,我利用角色扮演方法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找出10個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嘎子,一人扮演胖墩兒,頓時學生激情高漲,每個人都成了課堂的主人。另外,還可以采用課本劇的方式。例如,我講《半截蠟燭》這課時,提前讓學生排練,準備好道具,上課時讓學生表演這個課本劇,學生們興趣盎然,我退居二線,等課本劇演完,課文也完成一半了,學生興趣有了,也就樂于參與,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必須從小抓起,必須使學生最大限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活動,獨立自主地探求知識,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其實,我認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不僅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事物,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更加努力地去創(chuàng)造,而且當今社會發(fā)展迅速,科技發(fā)明日新月異,想象力的培養(yǎng)更顯重要。在教學中我總是想方設法營造氛圍,讓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例如在講《夢想的力量》這課時,我讓學生暢所欲言,講自己的夢想,并想象自己夢想實現(xiàn)后的生活,學生們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想法稀奇百怪。在講《兒童詩兩首》時,我把同學們放到院子里,有紅花、有綠葉,讓他們放飛想象的翅膀,在大自然中尋找靈感,結果每個學生都寫出了優(yōu)秀的小詩。激發(fā)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還要鼓勵求異。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無中生有”,“異想天開”和“胡思亂想”,絕不能壓抑學生的個性,尤其是造句時,學生的想法千奇百怪,不能抹殺他們的個性想法。
活躍語文課堂三部曲,缺一不可,還要靈活運用,具體課文具體分析,只有課堂氣氛真正活躍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的。
G632.0
A
1674-9324(2014)29-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