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永強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從廚房來說吧,變化最大的莫過于我們天天都用到的爐灶了。
記得小時候,七十年代末,我們家住在輸煤大院的平房里,家家戶戶生火做飯都是用灶火,我們這里的灶火,一般都和大炕連在一起,主要為了取暖。做飯的時候,不刮風還好,遇到大風天,煙就從爐灶口往外倒,嗆得人鼻涕眼淚直流。為了省點力氣,父親買了一個手搖風機,取代了傳統(tǒng)的風箱。一邊搖著風機,一邊做飯,常常是做一頓飯,出一身汗,既費時又費力,再后來手搖風機變成了電風機,但還是沒有離開灶火。灶火做飯,既不衛(wèi)生,也不安全。
八十年代后,電廠開始蓋起了樓房,1987年,我家終于分到了一套樓房,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廠里給家家戶戶配置了煤氣灶,這下做飯可方便多了,輕輕一擰開關,火苗就竄了出來,藍色的火苗歡快地跳躍著,不停地舔舐著鍋底,不到十分鐘水就開了??粗雀蓛粲挚旖莸拿簹庠睿瑡寢尭吲d得合不攏嘴。
1997年,我結婚有了自己的家,現(xiàn)在的廚房,和剛開始那會兒比 ,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別的不說,就拿做飯的爐灶來說,五花八門,玲瑯滿目,有煤氣灶、電飯鍋、微波爐、電烤箱,高壓鍋等等,切好菜,設定開關,你就等著吃飯吧!
“昔日煙熏火燎,兩眼淚汪汪,今日不見炊煙裊裊,但聞飯菜飄香?!倍嗝凑鎸嵉膶懻眨臓t灶的變遷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更加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與富強。是“中國夢”,讓每個家庭的夢想更加現(xiàn)實,讓每個個人的夢想更加堅實。
(作者單位:北方聯(lián)合電力烏拉特發(fā)電廠)
(本欄編輯/胡麗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