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鳳
如今,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社會中,小學生可以通過平板電腦、網(wǎng)頁游戲、網(wǎng)絡游戲、手機游戲等媒介接觸到游戲世界,但是由于小學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成熟,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自我克制、自我約束機制,游戲若不能正確進行引導,那么很容易讓小學生誤入歧途。合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針對小學生教育游戲的設計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小學生教育游戲設計一、前言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絡游戲的市場占有率日益增加,消費人數(shù)也快速增加,它已經(jīng)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給社會帶來數(shù)億的消費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網(wǎng)絡游戲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下一代的思想觀念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眾所周知,我國近視眼發(fā)病率早已在1998年就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第一,而接受初等啟蒙教育的小學生近視率已達到34.17%。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社會中,小學生可以通過平板電腦、網(wǎng)頁游戲、網(wǎng)絡游戲、手機游戲等媒介接觸到游戲世界,但是由于小學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成熟,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自我克制、自我約束機制,游戲若不能正確進行引導,那么很容易讓小學生誤入歧途。正基于此,筆者一直以來就針對小學生教育游戲的設計進行研究。
二、教育游戲的目的
1.玩家的需求
無論是什么游戲,最終目的都是要給玩家?guī)砜鞓?,能夠吸引他們游戲的興趣,所以,在設計針對小學生教育的游戲時務必要注意到這一點,務必要弄清楚玩家到底需要什么,到底想要什么。小學生玩游戲,和大人往往存在著差別,他們不僅僅只需要娛樂,還需要幻想、交流、挑戰(zhàn)。游戲能夠滿足小學生扮演他們心目中所期待的各種角色,或是神明,或是皇帝,或是罪犯,或是英雄。例如,在生活中個性比較膽小、內向、懦弱的孩子,往往不太喜歡和同學進行交流,長此以往,就很容易出現(xiàn)自信不足、抑郁自卑等多方面問題。但是他們若能夠在游戲中勝過性格開朗、成績較佳的學生,那么他們往往就能夠從中得到滿足,得到自信,也會更加樂于和同學進行交流。
2.對玩家的影響
第一,對小學生文化方面的影響。網(wǎng)絡游戲中通常會有“LR”“奔四”“擼啊擼”“蛋白質”等多種網(wǎng)絡名詞,這些網(wǎng)絡名詞能夠將某些游戲玩家的感情直接簡短地表達,但是也會影響到我國的文化教育。尤其是對于什么都還不懂的小學生,影響更加大,這些網(wǎng)絡名詞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由此可見,網(wǎng)絡游戲會對受眾人群的身心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
第二,對小學生身體健康方面的影響。長期玩平板電腦、手機,往往會使得小學生眼睛弱視、視力降低、手指抽搐;長期玩鍵盤、鼠標,則很容易讓小學生出現(xiàn)雙手無力、麻木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手部肌肉神經(jīng);長期面對電腦玩游戲,很容易會引起小學生出現(xiàn)頸部變形,面部皺紋、雀斑等。由此可見,必須限定小學生的游戲時間。目前,通常是采用身份認證的方式來限制小學生玩網(wǎng)絡游戲的時間,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就被小學生破解,由此,務必要讓游戲內容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讓他們自覺自愿地對自己的游戲時間進行約束。
三、教育游戲的設計原理
1.游戲的目標設計
“教育游戲”并不代表著一定要在游戲設計中出現(xiàn)“多少加上多少等于多少”“某某詩詞怎么寫”之類簡單的游戲問答模式,這種游戲問答模式非但不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教育成效不高。相反還會增加他們的厭惡感,進而放棄游戲。筆者認為,應該在游戲之中潛移默化地蘊含著教育意義,讓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去解決它、去學習。教育游戲更多地應該讓小學生多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及身體健康,學會去克制自己,而不僅僅只是成為知識層面的載體。
2.游戲的可玩性
游戲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充分自由的游戲方式予以解決,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玩家吸引在其中。眾所周知,小學生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夢想和愿望,他們希望能夠自由馳騁,但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他們往往別無選擇,只能在父母和老師的督促下進行學習,只能千篇一律,不能與眾不同。針對這種小學生心理,教育游戲應該通過多種模式的游戲方式來吸引小學生,讓他們能夠基于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不同的游戲任務。
3.游戲的結局設計
無論是多么美輪美奐的游戲,它都不能真正取代現(xiàn)實世界,它只是電腦或者網(wǎng)絡等媒體上的程序。所以,“教育游戲”應該要有結局,不能讓小學生沉迷在其中,不能自拔,而應該讓小學生通過教育游戲來認識到現(xiàn)實中的滿足和快樂。
四、教育游戲的策劃
1.游戲世界觀
本款教育游戲是一個學習游戲,游戲世界觀是一個學院都市,小學生在學院都市中扮演的小孩子的角色,他們在里面成長、生活,直至畢業(yè)。
2.游戲人物設計
游戲人物設計應該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要讓小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有多種選擇。例如,對于不會被管教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特點是任性、自我、喜歡交朋友;對于想成為大人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特點是理智、冷靜;對于長不大的孩子來說,不明事理、沖動是他們的缺點,但是熱情、開朗則是他們的特點。諸如此類,能夠讓小學生能夠在教育游戲中找到自己的特點。
3.游戲任務設計
游戲人物本身應該有感情度、知識度、舒適度。例如,舒適度則包括休息程度、娛樂程度、饑餓程度等多方面,而這些都需要通過睡眠、游戲、食物、衣服、住宿等條件來進行滿足。而食物、衣服、住宿,則需要小學生通過完成各種游戲任務來獲得學院點數(shù)來實現(xiàn)。而所設計的游戲人物應該要簡單、輕松,而睡眠則要對于現(xiàn)實中的生活規(guī)律,到了晚上十點之后,若學生還在進行游戲,那么游戲中的人物就很難獲得較佳的睡眠,這樣就會自動促進小學生按時休息。
參考文獻:
[1]李愛萍.關于小學生教育游戲調查的思考[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03):110-114.
[2]王堅杰,張洪波,許娟,高茗,王敏,吳澤俊.合肥市小學生心理復原力與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7,(03):145-147.
[3]張慶.班主任抓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J].現(xiàn)代閱讀,2010,(22):109-114.
[4]卜蘭蘭.小學生教育游戲初探[J].大眾文藝,2009,(15):168-170.
[5]蘇靜.要重視小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00,(03):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