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交流群:172042546或登錄本刊官方網(wǎng)站“初中E站”(http://cy.forsee.com.cn/Ask.aspx)提問交流。
把基礎打好,再計劃未來
靜子姐姐,我有一點偏科。我喜歡文科,學得最好的是語文和英語。我不喜歡理科,最討厭數(shù)學!因為我對服裝設計很有興趣,以后肯定是要學藝術的,數(shù)學對我未來的專業(yè)一點用也沒有,學起來也吃力,還不如現(xiàn)在放棄算了,把時間空出來看一些設計方面的書,你覺得怎么樣?
上饒市弋陽縣方志敏中學某同學
你說你以后想當一名服裝設計師,可是作為一名服裝設計師,當他們設計一件完美的服裝作品時,除了考慮其色彩的組合效果以外,還需要掌握該服裝的幾何造型以及分割比例等諸多要素。聽到這些讓你頭暈的詞你應該明白了吧,做服裝設計師的理想和數(shù)學也脫不了干系呢。
假設你以后真過上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不學數(shù)學,只埋頭學畫,畫了幾年后,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并不適合做服裝設計師,于是有了新的理想,想當一名建筑設計師什么的,這下,你“杯具”了。因為你會發(fā)現(xiàn),別的很多職業(yè)都會很明顯地和數(shù)學扯上關系。不會計算,你設計出的房屋人家做不出來,你甚至畫不出標準的圖紙……到那時候,你哭都來不及!
要知道學校開設的各種課程都是有目的、有意義的,是為了讓你們將來獲得更好發(fā)展所必需的基礎項目。所以啊,現(xiàn)在你還是好好打基礎吧!把基礎打好了,以后選擇職業(yè)的空間就大多了。無論怎樣,把中考這一關先過了再說。
壓力也可以很可愛
在學習上,我覺得我心理壓力特別大,每次考試都很緊張,生怕落在別人后面。我在班里的排名一直都是十名左右,在高手如云的班里,每上前一名都很難。有時我覺得周圍的空氣都是緊張的,看到同學們挑燈夜讀奮筆疾書,我就特別恐慌。壓力真是個壞東西,每個同學都被它壓得喘不過氣!
壓力大到要爆掉,我該怎么辦?
宜春市靖安縣仁首中學某同學
壓力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反應。不過,產(chǎn)生什么樣的反應,取決于你怎么看待它,你覺得它“可愛”,可能它就真的變可愛了,反之亦然。
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壓力心態(tài)反應進行了研究。第一項研究中,招募了某國際金融機構的雇員,他們被分成三組:一組觀看一系列關于壓力的積極影響的視頻;一組觀看壓力的消極影響的視頻;另一組只看一些無關的視頻。結果證實,觀看積極視頻的一組,更加相信壓力的影響是積極的。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先測量了大學生的壓力心態(tài),然后要求他們寫一份報告,并告知可能會被抽中發(fā)表演講,同時會得到觀眾的反饋意見。結果表明,相信壓力有積極影響的人更希望能獲得反饋意見。
所以,如果用積極的心態(tài)對待壓力,不懼怕壓力,就可以讓它為自己服務,成為督促自己進步的動力。頂住壓力,你就會蛻變成一個更優(yōu)秀的自己。想到這里,你是不是充滿了正能量?
維系友誼不能靠順從
她是我相處了五年的好朋友,她比我小幾個月,個子小小的,看起來楚楚可憐,我們在一起一直是我照顧她,她說什么就是什么,我總是迎合。
升入初中后,學習變得緊張起來,我們不在一個班,沒辦法時時在一起。但是她依賴性很強,干什么都要找我陪著,不管我有沒有空,不然就會對我撒氣,說我不夠朋友。我雖然對她的霸道很不滿,但也怕她不高興。順從她已經(jīng)成了我的習慣,我很無奈。
我怕失掉這段五年的友誼,但又不想這樣委屈自己,我已經(jīng)挨媽媽批評很多次了,我該怎么辦?
宜春市高安市村前中學某同學
如果一個人過于在意朋友的感受,對任何人都有求必應慷慨相助,哪怕自己受苦受累受傷害也不會對別人說“不”,這種過于順從過于大度的性格其實是一種病態(tài),最后傷到的只能是自己。
如果一個人總是扮演逆來順受和一味付出的角色,如果有一天因為疲憊實在無法承受而拒絕一次,那么這個人一下子在別人眼中就會變成自私冷漠的人,別人會指責他“你變了,現(xiàn)在的你怎么成了這樣”。你是不是受不了這樣的質疑?所以,與朋友相處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友誼是個平等關系,一旦你無端順從,友誼便不再單純,會變成一場互相提防、互相討好、最后不歡而散的游戲。建議你在面對自己極度不愿意做的那件事時,勇敢地拒絕她吧。
存在感為零,不是什么壞事
我常常覺得我是個沒有存在感的人,出現(xiàn)和消失都不會有人注意。我常常一個人安靜地呆在角落,一個人上學,一個人走過熱鬧的街道,沒有誰喜歡,也沒有誰討厭。
我希望自己合群一點,渴望有朋友來關心我。我也曾試著改變。比如看見同學們說說笑笑的,我就逼著自己湊過去,可大家跟沒看見我一樣繼續(xù)談笑風生,我頓時特別尷尬。我真的是空氣嗎?為什么沒有人會多看我一眼?反正我也習慣了,久而久之不想去打擾別人,自己也舒服自在。你覺得我的性格要不要改呢?
宜春市上高縣第五中學某同學
存在感?這個是最新產(chǎn)生的網(wǎng)絡詞匯嗎?一個人存在就是存在,還要什么“感”?難道別人感覺不到,就可以否認自己的存在嗎?呵呵,好吧,我承認我有點較真了。
靜子覺得即使是一個存在感很弱的人,也能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性格的形成非只一日,比如說自信或自卑,比如你說的存在感。當我們意識到此的時候,這種性格可能已經(jīng)在我們身上根深蒂固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有的人會迎難而上,強迫自己融入群體變成一個合群的人;有的人會選擇順應自己的性格,把自己的缺點轉化成優(yōu)點。比如在聽課或者考試中,你是不是就比別人更耐得住一些?
所以我覺得你沒必要為“存在感弱”這樣的事情而苦惱了,有沒有存在感跟一個人的存在無關。如果說不出好聽的笑話,保持沉默也沒有關系;如果暫時想遠離人群,就呆在一個角落里專心做自己的事。只要這種方式讓你自己覺得舒服,那就沒問題,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眾星捧月的萬人迷。
安靜,自有安靜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