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江華
摘 要: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它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石。在地理教學中,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以大綱教材為準繩,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地理教學情感模式。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情感
為了使初中地理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中,我緊緊以大綱要求的基礎知識、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教育為基準,從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質的需要出發(fā),以環(huán)境—資源—人類活動為線索,正確闡述人地關系,充分利用豐富多彩、時空廣闊、文理兼?zhèn)涞牡貓D、圖表和景觀圖等學習資料,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對教材中感染學生、培養(yǎng)情感的部分充分挖掘,并在形象和情感上加工潤色,強烈地激勵學生的情感。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fā)展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fā)展和培養(yǎng)好別人的情感。”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應當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創(chuàng)設情境,做到以境育情。作為中學地理教師,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實、自我提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墨守成規(guī),只憑經驗辦事,一張嘴巴講到底,而應開動腦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觀點,常用一些技巧來輔助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工作。如,板書條理清晰、示意圖勾畫逼真、演示利落、準確等都會使學生受到嚴謹、和諧的美的熏陶,學生并會由此對教師產生尊敬、欽佩的情感。反之,如果教師不能嫻熟地運用這些技巧,如徒手畫圖畫了又擦,擦了又畫,三番五次還是不圓不扁,就會使學生產生失望厭倦的情感。例如,“氣溫變化”的教學,我給學生提供了“我國夏季氣溫分布圖”和“我國太陽輻射量分布圖”等背景資料,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另外我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制成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就能使學生領略到動態(tài)的、立體的視聽效果。又如,在學習“北方和南方地區(qū)”的差異時,可通過多媒體顯示出北方和南方在耕地類型、交通工具、房屋建筑、文體活動和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使學生產生對南北各地的向往和熱愛。
二、把學生當作朋友,構建全新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構建情感課堂的主要因子。教師應該多方了解和洞察學情、學生的心理,實現(xiàn)和諧、平等、民主的多層次課堂教學中的知識交流和心理交流,要有預見性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給予必要的幫助。當教學中出現(xiàn)消極情感或學生學習不太理想時,教師應對各方面情況進行客觀和有效的反思,積極思考如何應對和改進,增進學生相互間的了解和勾通,營造活潑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充分表現(xiàn)他們的個性和靈氣,積極地參與教學、大膽幻想、勇于創(chuàng)新。如,在學習“地圖”一節(jié)時,地圖的基本要素、地形圖的判讀、中國鐵路路線圖等,學生會對此普遍感到困難,進而產生焦慮畏難的情緒,甚至對地理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所以我就精心設計教案,讓學生充分自學,然后在課堂上組織好合作探究,這樣學生就克服了缺乏自信或產生自卑的心理,使學生和我的思想脈搏融為一體,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調動,使學生在愉快、和諧、充滿民主的教學氣氛中,激勵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不怕露短與出錯,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主動地去獲得地理知識。這樣就真正實現(xiàn)了“親其師”,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真正的”信其道”。
三、以情動人,運用飽含感情的語言
世界上眾多的地理事物、地理景觀,絕大部分不能被學生直接感知,雖然現(xiàn)在多媒體技術已經引入課堂,多少能夠彌補一下這方面的缺憾,但畢竟極其有限,更多的還是要靠教師運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根據(jù)中學地理學科知識面廣,內容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近及家鄉(xiāng),遠及全球,既有自然,又有人文地理的特點,我運用小說的語言,吸收相聲表演藝術的精華,使教學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自覺地進入了我的教學中。這樣使學生變教材內容中的“此情此景”為“我情我景”,讓學生“觸景生情”,以達到情感共鳴。作為一名地理教師,一定要把豐富的情感寓于形象化的描繪之中,達到以情激情、以心動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使他們在愉悅和自信中輕松地學到知識。如,講到陸地地形類型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們的地球家園無比美麗,自然景觀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有綿延不絕、雄偉高峻的喜馬拉雅山脈;有被譽為”世界屋脊“、富含民族神韻的青藏高原,有郁郁蔥蔥、神秘莫測的亞馬孫熱帶叢林;有深陷千丈、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東非大裂谷……”一段熱情洋溢的引言,在學生面前幻化出了一幅幅逼真的畫面,學生不禁發(fā)出陣陣欷歔之聲。這樣不但激起他們對地球的熱愛,而且很自然地引發(fā)他們要去研究的熱情和興趣。由此可見,教師生動、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能誘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科學的熱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學而忘倦。
四、創(chuàng)設情境,編導動人的劇本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上課要認真表演,讓學生緊隨你的思維行動,你就要想辦法創(chuàng)設一種良好的教學情境。良好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在輕輕松松的學習中就能獲取知識,增長見識,提高學習效率。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诘乩斫虒W中,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比如,講到七年級地理上冊的“地圖”這一節(jié)時,我是用謎語導入新課的:”容納千山萬水,胸懷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渾身絢麗多彩”猜到的學生,自然享受勝利的喜悅,沒猜到的學生也從別人的答案中獲得啟示,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五、引入其他學科,帶來精彩的視聽盛宴
要增加一堂課的趣味色彩,就應兼顧其他學科,將語文中優(yōu)美的詩詞引入,將音樂課中動聽的歌曲引入,將歷史等學科中的奇聞軼事引入,這樣才能使學生發(fā)出由衷的微笑。如,講到“蒙古高原”時引用詩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庇稍娋浣Y合教學,使學生置身于浪漫的詩情氛圍中,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探究地理奧秘的欲望。此外,在課堂中適時引入歌曲視頻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講”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之前,用《東方之珠》歌曲導入新課,本來當時學生都很疲憊,一聽到熟悉的流行歌曲,幾個活躍分子帶頭一起跟著歌詞全體歌唱,越唱越響亮,尾聲時全班的歌盧把整個教室都震動,每個人的心靈都振動鼓舞,接下來的授課極其激動流暢,師生相互影響,情感相互交流。
總而言之,在地理教學中,應以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以大綱教材為準繩,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地理教學情感模式。
參考文獻:
王守強.淺談情感教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M].教育革新,2009(06).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