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 利
大伯母
◎ 毛 利
我大伯母是個精明的生意人,上世紀90年代下崗后就成了個體戶。當時一起開店的還有我母親,她倆一個賣豬肉,一個賣雞排骨。我母親像只木訥的呆鵝,只會站在攤位上看著人群一言不發(fā),回頭發(fā)現(xiàn)我在玩餅干盒里的零錢,頓時暴怒:“賺多少錢都不夠你吃!”
相反,我大伯母在菜場里八面玲瓏,看到個大哥總能一拍腦門兒想起來:“這不是李國毅嗎?今天要點什么?”邊說邊揮起刀,傾情推薦,“你看今天的里脊不錯,來兩斤吧,回去做個糖醋里脊,小孩子最喜歡吃?!?/p>
沒多久,我媽的雞排骨生意關(guān)門大吉,我大伯母卻多了一個外號:斬肉老板。她大概是我見過最樸素的老板,從來都是圍一個標配的圍兜,穿一件讓人實在想不起來的衣服。別人叫她老板,她必定搖頭:“哪里賺得到錢,小本生意沒錢賺啦?!?/p>
我問我媽:“賺錢嗎?”我媽送我一個白眼:“當然,不然累死累活憑什么?”
我大伯母肯定是那種最傳統(tǒng)的中國婦女,你別想在她身上看見反映人民群眾生活提高的各項指標,反而是從她老公、她孩子身上,能看到明顯的變化。比如我堂姐的車換了一輛又一輛,他們家新裝修的房子連門把手都鑲滿了鉆。
我大伯母依然一身樸素,身上偶爾會有非常奇怪的衣服:一件粉紅色的兔毛短大衣,一看就是她女兒丟下不要的;一雙男式運動鞋,大概是我姐夫淘汰的;里面穿的衣服居然是時髦的蜘蛛俠——她孫子遺棄的衣服也有了用武之地。我忍不住對大伯母說:“你也該買點兒好衣服穿穿,干嗎錢都給別人用?”
她還是那句老話:“沒錢,哪兒有錢哪!”
直到有一天,忙得跟陀螺一樣的大伯母忽然打電話,說要來我家玩。她一來就看中我母親穿在身上的牛仔褲,知道是我買的,立刻說:“給我也買一條?!焙髞眍D了頓,又說,“衣服也要買一件,皮鞋有嗎?現(xiàn)在網(wǎng)上什么都有,你給我買嘛?!?/p>
我大吃一驚,差點兒以為她中了500萬元。接著她又看中了在韓國買的紅參,在泰國買的燕窩。她大手一揮,跟我說:“都給我買嘛?!比缓筇统鲥X包,數(shù)出一疊,自己補充臺詞說,“錢該用還是要用?!?/p>
我這才知道,大伯母有一天感到頭暈?zāi)垦?,跑去醫(yī)院做了個核磁共振。等待結(jié)果時,她忽然有了對生命的恐慌,她想自己操勞一生,居然沒過過隨心所欲的生活?,F(xiàn)在隨隨便便做個檢查,居然就要600元。
她必須給自己花錢,與其花在醫(yī)院,不如花在吃的、喝的、穿的上。于是這位勤勞、樸素的中國傳統(tǒng)婦女,一夜之間變了,變成了一個正常的普通人。
(摘自《中國青年報》 圖/胡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