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學(xué)院生命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河南平頂山 467036)
蛋白質(zhì)是人們?nèi)粘I钪斜匦璧闹匾獱I養(yǎng)物質(zhì),而大豆是目前蛋白含量最為豐富的一種(蛋白質(zhì)含量在40%以上)植物,大豆蛋白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特別是大豆中賴氨酸、亮氨酸、蘇氨酸含量較高,對人體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大豆蛋白制品包括大豆蛋白粉、濃縮大豆蛋白、大豆分離蛋白等,大豆分離蛋白含量在90%以上,被廣泛用來加工豆制產(chǎn)品[1]。目前以提取大豆分離蛋白為目的的大豆深加工企業(yè)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乳清廢水。在典型的堿溶酸沉工藝中,每生產(chǎn)1 t大豆分離蛋白會排放30 m2~50 m2的乳清廢水[2],其中大部分直接排入了自然水體,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3-5]。由于乳清蛋白具有很好的酸溶解性和優(yōu)越的乳化性和起泡性,長期食用還具有抗腫瘤效果及增強免疫作用,因此在食品加工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前景[6-7]。為了更好地開發(fā)和回收利用大豆乳清廢水中的乳清蛋白,本文以生產(chǎn)大豆分離蛋白產(chǎn)生的大豆乳清廢水為原料,對大豆乳清蛋白的提取工藝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采用殼聚糖作為絮凝劑將大豆乳清蛋白沉降,得到的大豆乳清蛋白-殼聚糖復(fù)合物用水溶解離心后可除去殼聚糖,得到可溶性大豆乳清蛋白?;厥沾蠖箯U水中的乳清蛋白不僅節(jié)約資源,生產(chǎn)附加值產(chǎn)品,而且有效的控制了污染,對延長大豆產(chǎn)業(yè)鏈、推動大豆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效控制污染具有重要的意義[8]。
1.1.1 材料與試劑
大豆乳清廢水:平頂山市天晶植物蛋白有限公司;牛血清蛋白,考馬斯亮藍: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溴酚藍:北京中生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無水氯化鈣:分析純,濰坊祥坤化工有限公司;殼聚糖:上海鶴善實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
1.1.2 主要儀器設(shè)備
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鄭州長城科工貿(mào)有限公司;低速離心機(KDC-1044):科大創(chuàng)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pH計(pHSJ-3SJ):上海精密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HWS28):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6):北京普希通用通用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冷凍干燥機(AIpHAl-2LD):德國 Christ。
1.2.1 實驗流程
大豆廢液→離心→真空抽濾泵抽濾→CaCl2預(yù)處理→離心→殼聚糖處理→離心→除鹽→冷凍干燥→大豆乳清蛋白粉
1.2.3 蛋白質(zhì)含量檢測
根據(jù)文獻[9] ,操作步驟如下。
1)蛋白質(zhì)標準曲線測定:分別取 0、0.01、0.02、0.04、0.06、0.08、0.10 mL 的 1 mg/mL 牛血清蛋白標準溶液于試管中,再加蒸餾水至0.10 mL,然后取5 mL考馬斯亮藍試劑于試管中,搖勻,并在2 min~5 min內(nèi),測其595 nm下的光吸收值,以標準牛血清蛋白的濃度為橫坐標,以對應(yīng)的595 nm下的光吸收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2)取0.10 mL乳清廢液于試管中,然后取5 mL考馬斯亮藍試劑于試管中搖勻,在2 min~5 min內(nèi),測其595 nm下的光吸收值,同時做2個平行組??瞻讓φ沼谜麴s水代替廢液。最后將測得的光吸收值代入標準曲線,換算出蛋白含量。
1.2.4 大豆乳清廢液的預(yù)處理
1)離心。由于大豆廢液中含有比較明顯的固體雜質(zhì),不利于抽濾的順利進行,所以首先在4 000 r/min的條件下對廢液進行離心處理,時間15 min。
2)抽濾。用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對離心后得到的上清液進行抽濾,以除去大豆廢液中殘余的蛋白質(zhì)和其它雜質(zhì),取其濾液。
3)CaCl2處理。根據(jù)前人多次對絮凝效果的實驗研究[10],本課題選擇氯化鈣作為絮凝劑,預(yù)處理大豆廢液。實驗選取1 mol/L CaCl2對抽濾過的廢水進行處理,除去廢水中未完全沉降的大豆分離蛋白。首先對其加入量進行研究,選取 15、16、17、18、19 mL/L 5 個水平,將抽濾后的廢液分裝5瓶(每瓶各40 mL),在如下條件下進行處理:pH8、溫度50℃、緩慢攪拌時間15 min對大豆廢液進行預(yù)處理,選取最佳條件。
1.2.5 殼聚糖沉淀大豆乳清蛋白
本實驗以殼聚糖為絮凝劑將大豆乳清蛋白沉淀下來,將殼聚糖溶液以一定的用量加到經(jīng)氯化鈣預(yù)處理的大豆廢液中,在一定的溫度下絮凝一定時間。以得率為指標,考察處理溫度(15、20、25、30、35、40 ℃)、廢液 pH(5.0、5.5、6.0、6.5、7.0、7.5)、殼聚糖加入量(0.05、0.1、0.2、0.3、0.4、0.5 g/L) 和處理時間(20、25、30、35、40、45 min)這4個因素對葡萄糖異構(gòu)效果的影響。首先進行單因素實驗,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實驗確定最佳工藝條件。實驗中每次廢液處理量為40 mL,每組實驗平行3次。
在本實驗中,殼聚糖使用前用3%醋酸進行溶解。然后絮凝預(yù)處理之后的大豆廢液,得到大豆乳清蛋白-殼聚糖復(fù)合物之后,烘干稱重。大豆乳清蛋白-殼聚糖復(fù)合物加蒸餾水攪拌,由于大豆乳清蛋白可溶于水,而殼聚糖不溶于水,沉淀下來,再經(jīng)過離心,實現(xiàn)絮凝劑的去除。
1.2.6 離心
用正交試驗得出的殼聚糖最佳沉淀效果對大豆廢液進行處理,在4 000 r/min條件下離心20 min,留沉淀棄上清。
1.2.7 除鹽
將離心得到的沉淀用水溶解(溶于水部分是可溶性乳清蛋白),4 000 r/min條件下離心20 min(除去不溶性的雜質(zhì)和殼聚糖),棄沉淀,上清液在4℃條件下透析24 h。
1.2.8 冷凍干燥
采用真空冷凍干燥法得到可溶性大豆乳清蛋白粉。
1.2.9 得率計算
大豆乳清蛋白得率/%=(大豆乳清蛋白-殼聚糖復(fù)合物質(zhì)量)/氯化鈣絮凝后廢水蛋白含量×殼聚糖絮凝所用廢液體積×100%
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廢水中蛋白質(zhì)含量,得到的蛋白質(zhì)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蛋白質(zhì)標準曲線Fig.1 The standard curve of protein
通過做標準曲線,得到直線方程y=0.641 4x-0.005 1,相關(guān)系數(shù)R2=0.999 6。根據(jù)此標準曲線測得大豆廢液中含蛋白質(zhì)1.62 mg/mL,用CaCl2預(yù)處理除去大豆分離蛋白及部分雜質(zhì)后上清液蛋白質(zhì)含量為1.49 mg/mL。
大豆廢水經(jīng)不同用量氯化鈣處理,除去大豆分離蛋白得到的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氯化鈣用量對除大豆分離蛋白效果的影響Fig.2 The effect of calcium chloride content on the removal of soy protein isolated
圖2中橫坐標為每升大豆乳清廢水所需1 mol/L CaCl2的量,縱坐標為得到的大豆分離蛋白的質(zhì)量(大豆分離蛋白-CaCl2復(fù)合物干重減去加入氯化鈣質(zhì)量)。由圖2可知,CaCl2用量不同時,除去大豆分離蛋白的效果有顯著差異,且去除效果隨CaCl2用量的增加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1 mol/L CaCl2用量為18 mL/L時,除去大豆分離蛋白效果最好。另外由圖2可知,幾乎每個點的縱坐標值都超過了廢液中蛋白質(zhì)的含量,這是因為加入氯化鈣與溶液中的離子生成沉淀,與大豆分離蛋白同時沉淀下來,這同時減少了溶液中的雜質(zhì)離子含量。因此,在處理大豆乳清廢液時可以采用每升加入1 mol/L CaCl218 mL為最終用量,與吳海波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11],即每升廢液中添加無水CaCl2(Mr=110.99 g/mol)的質(zhì)量約為 2 g。
在pH6.5,殼聚糖用量為0.3 g/L,加熱時間35 min條件下,選取實驗溫度為 15、20、25、30、35、40 ℃處理廢液,離心得到沉淀,計算大豆乳清蛋白得率,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處理溫度對大豆乳清蛋白沉淀效果的影響Fig.3 The effect of tempreture on the removal of soy whey protein
由圖3可知,隨著處理溫度的升高,40 mL經(jīng)氯化鈣預(yù)處理的乳清廢液中用殼聚糖沉淀出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呈現(xiàn)降低趨勢[12],溫度越低,越有利于大豆乳清蛋白的沉降,在處理溫度為15℃時,所沉淀出的大豆乳清蛋白的質(zhì)量最多,即得率最高。
在溫度為30℃,殼聚糖用量為0.3 g/L,加熱時間35 min 條件下,選取 pH 為 5.0、5.5、6.0、6.5、7.0、7.5 處理廢液,離心得到沉淀,計算大豆乳清蛋白得率,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廢液pH對大豆乳清蛋白沉淀效果的影響Fig.4 The effect of wastewater pH on the removal of soy whey protein
由圖4可知,隨著廢液pH的升高,40 mL經(jīng)氯化鈣預(yù)處理的乳清廢液中用殼聚糖沉淀出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呈現(xiàn)上升的趨勢,在pH為7時達到最大值,pH繼續(xù)增大時,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反而略有降低。比較各pH條件下所得到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可知,pH為6.5~7.5之間時,廢液絮凝蛋白效果最好。
在溫度為30℃,pH6.5,加熱時間35 min條件下,選取殼聚糖用量為 0.05、0.1、0.2、0.3、0.4、0.5 g/L 處理廢液,離心得到沉淀,計算大豆乳清蛋白得率,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殼聚糖用量對大豆乳清蛋白沉淀效果的影響Fig.5 The effect of the amount of chitosan on the removal of soy whey protein
由圖5可知,隨著殼聚糖用量的增多,40 mL經(jīng)氯化鈣預(yù)處理的乳清廢液中所沉淀出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呈現(xiàn)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殼聚糖用量為0.3 g/L時,所沉淀出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最高。
在溫度為30℃,pH6.5,殼聚糖用量為0.3 g/L條件下,選取處理時間為 20、25、30、35、40、45 min 處理廢液,離心得到沉淀,計算大豆乳清蛋白得率,結(jié)果如圖6所示。
由圖6可知,隨著絮凝時間的增加,40 mL經(jīng)氯化鈣預(yù)處理的乳清廢液中所沉淀得出大豆乳清蛋白的得率先升高后降低,在處理時間為40 min時得率達到最高。
圖6 處理時間對大豆乳清蛋白沉淀效果的影響Fig.6 The effect of the time on the removal of soy whey protein
根據(jù)上述四個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分析各個因素對沉淀效果的影響程度,確定正交實驗各個因素水平,設(shè)計正交實驗,以每瓶40 mL廢液進行實驗,各試驗均平行三組,根據(jù)正交實驗結(jié)果,對數(shù)據(jù)進行正交分析,確定各因素對沉淀效果的影響程度的大小,從而得到最佳沉淀條件。
表1 L9(34)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L9(34)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test
根據(jù)表1進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結(jié)果如表2。
表2 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結(jié)果Table 2 The results of four factors three levels orthogonal
由表2可知,大豆乳清廢水中蛋白質(zhì)的最優(yōu)絮凝工藝條件為A1B3C3D3,即絮凝溫度為15℃,絮凝處理時間為45 min,廢液pH為7.5,絮凝劑殼聚糖用量為0.4 g/L。由極差分析可知,因素主次關(guān)系為A>C>D>B,即處理溫度為主要因素,其次為廢液的pH、絮凝劑殼聚糖用量和處理時間。在最佳工藝條件下,實驗室處理1 L廢水可得到大豆乳清蛋白-殼聚糖復(fù)合物干重1.018 g。將復(fù)合物用蒸餾水溶解,離心除去殼聚糖沉淀,測得上清液蛋白含量為0.618 mg/mL,計算得大豆乳清蛋白得率為41.48%。
本研究采用二步絮凝法從大豆乳清廢水中提取可溶性大豆乳清蛋白,確定了最佳提取工藝條件。一步絮凝采用CaCl2作為預(yù)處理劑,在其用量為18 mL/L時,效果最好,可除去大部分大豆分離蛋白;二步絮凝采用殼聚糖作為絮凝劑,在處理溫度15℃,處理時間45 min,廢液pH7.5,殼聚糖用量為0.4 g/L時,大豆乳清蛋白-殼聚糖復(fù)合物最高得率可達68.3%,此復(fù)合物加入蒸餾水后,不溶性的殼聚糖可以采用離心方法去除,得到可溶性大豆乳清蛋白,然后對可溶性大豆乳清蛋白透析脫鹽真空冷凍干燥,最終蛋白得率為41.48%,即每升大豆乳清廢液可以得到0.618 g可溶性大豆乳清蛋白。此技術(shù)工藝簡單易行,條件溫和,可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但是對所得到的大豆乳清蛋白的功能性研究還要進一步探討,以期為大豆乳清蛋白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基礎(chǔ)參考。
[1] 趙冬梅.豆制品生產(chǎn)中高濃度廢水的檢測與分析[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3(1):68-71
[2] 劉國慶,朱翠萍.大孔樹脂對大豆乳清廢水中異黃酮的吸附特性研究[J] .離子交換與吸附,2003,19(3):229-234
[3] Pouliot Y,Wijers M C,Gauthier S E,et al.Fraetionation of whey protein hydrolysates using charged UF/NF membranes[J] .Journal of Membrance Science,1999,158(1/2):105-11
[4] Zydney A L.Protein separations using membrane filtration:new opportunities for whey fractionation[J] .Int Dairy Journal,1998,8(3):243-250
[5] Alkhatim H S,Alcaina M,Sofiano E,et al.Treatment of whey effluent from dairy industries by nanofihration membranes[J] .Desalination,1998,119(1/3):177-184
[6] 陳愛梅,江連舟,歐陽占亮.大豆乳清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J] .中國油脂,2006,31(2):28-30
[7] Mugio BN,Vebersax M A.Characterization and bioconversion of great northern bean blanch effluent[J] .J Food Sci,1985,50(4):918-921
[8] V Lagranye.乳清蛋白及其新組分的性質(zhì)、功能和新用途[J] .中國乳品工業(yè),1999,27(2):24-27
[9] 許家喜.蛋白質(zhì)的檢測方法與乳制品中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J] .大學(xué)化學(xué),2008,24(1):66-69
[10] 劉國慶,羅敏,龍國萍,等.大豆乳清的預(yù)處理[J] .膜科學(xué)與技術(shù),2003,23(5):42-46
[11] 吳海波,江連洲,陳愛梅.超濾法回收大豆乳清蛋白前預(yù)處理的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36(14):104-110
[12] 趙麗穎,符群.膜分離技術(shù)在大豆乳清廢水回收中應(yīng)用[J] .糧食與油脂,2002(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