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梅 羅月紅 楊守仁
摘 要:對土壤中銅含量及香根草對銅離子的富集作用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污染年份的增長,土壤銅顯著增加,銅離子在土壤中的含量從上而下先逐漸增大,然后達到一個高峰后又逐漸減少;香根草種植2a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從450mg/kg降到了154mg/kg,可作為治理清遠石角地區(qū)治理銅污染的首選植物。
關(guān)鍵詞:香根草;土壤;銅富集
中圖分類號 X1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26-03
香根草是禾本科巖蘭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產(chǎn)于我國東南部及印度、巴西等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具有發(fā)達呈網(wǎng)狀的須根,一般入土深達2~3m,最長可達5.5m。近年來,香根草除了用于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水土保持,公路和鐵路邊坡的保護,水庫、堤壩、河岸的穩(wěn)固,風沙地的防風固沙,還在金屬尾礦和采石場的復墾,污染水體的凈化,垃圾場和工業(yè)污染區(qū)的生態(tài)恢復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香根草對受重金屬污染整理修復環(huán)境主要研究在重金屬鉛、鎘、鎳等方面的進行,而對銅污染治理方面的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對清遠石角地區(qū)受銅污染的土壤及香根草的研究,對銅離子在土壤深處進行滲透的情況進行分析,對種植香根草后根系與不同深度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變化比較,分析香根草對不同深度的重金屬銅離子吸富作用大小,以期為清遠石角地區(qū)的銅污染治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1 儀器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 烘干箱;分析天平(FA1004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X-310/320)??諝狻胰不鹧嬖踊?,銅空心陰極燈;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均為優(yōu)級純;銅標準溶液(市售標準液)。
1.2 測定方法
1.2.1 土壤樣品的處理 把采集的土樣均勻地攤開在一張比較厚的牛皮紙上;用四分法棄取土壤;將土壤樣品用研缽研碎后用100目的尼龍篩反復過篩。
1.2.3 土壤樣品的前處理 稱取土壤樣本于聚四氟乙烯坩堝中,加入HNO3,在電熱板上加熱消化至溶解;再加入HF,加熱分解SiO2及膠態(tài)硅酸鹽;最后加入HCl,加熱至消解物呈淡黃色;打開蓋,先蒸至近干,然后取下冷卻;加入HNO3微熱溶解殘渣,移入容量瓶中定容。用同法制作空白樣品。
1.2.4 香根草樣本處理 把香根草全株包括根莖葉洗干凈(用水-鹽酸-離子水)后烘干,研磨消化(用高氯酸、硝酸混合液),容量瓶定容。
1.3 測定方法
1.3.1 土壤表層銅含量與污染年份的關(guān)系 在污染不同年份的地方取0~5cm土壤作為表層土壤,測定各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
1.3.2 銅滲透深度的測定 選取受銅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方分別用鉆探打孔的方法取地下0.1m、0.5m、1m、1.5m、2m土壤作為樣品,測定各深度的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
1.3.3 香根草生長與根系的關(guān)系 選擇由廣州市香根草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香根草作樣本,測定同一規(guī)格、同一根長的香根草(根長0.35m)經(jīng)過3、6、9、12、24個月的生長后根系的長度。
1.3.4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土壤銅的含量關(guān)系 測定香根草在受污染4a的土壤中生長了3、6、9、12、24個月后縱深1m的土壤中銅離子含量變化。
1.3.5 香根草中銅的含量與土壤的銅含量關(guān)系 測定香根草在受污染4a的土壤上種植不同時間后,土壤中含銅離子的量和香根草中銅離子含量變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土壤表層銅含量與污染年份的關(guān)系 圖1表明:土壤表層銅離子的含量隨著受銅污染年份的增長而升高。其中,受銅污染1~2a土壤表層中銅離子含量升幅較少,在受污染3~4a土壤表層中銅離子含量升幅較大,而5~6a后土壤表層銅離子含量升幅又變得平緩。這說明隨著受銅污染年份的增長,土壤表層中的銅離子增多,時間越長,越趨飽和。
2.2 銅滲透深度測定 表1和圖2表明銅離子含量隨著土壤縱深的增大,呈先上長后下降的趨勢,剛開始隨著縱深的增長而增大,在一個深度達到一個高峰,隨后隨著縱深的加大反而下降。這表明了銅離子隨著銅離子污染年份的增大而向土壤深處進行滲透,滲透到一定的深度時達到高峰,年份越長,高峰出現(xiàn)得更深處,然后在更深處銅離子含量反而變小。
2.3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根系關(guān)系 圖3數(shù)據(jù)顯示:香根草的根系數(shù)長度隨著生長時間不同一直呈上升趨勢。根系在地下生長主要是須根呈網(wǎng)狀生長,沒有主根,須根發(fā)達,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根系越長越長,在24個月后更達到2.65m。
2.4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土壤銅含量關(guān)系 圖4說明,土壤中銅含量隨著香根草生長時間的增長而下降。受污染的土壤中銅的含量隨著滲透的深入,銅的含量漸增大,從表1得知受銅傳染4a的土壤在1m處是滲透濃度最大的地方,種植了香根草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隨著香根草的生長時間越長,土壤中銅離子含量逐漸減少,在24個月后達到最低156mg/kg。這說明了隨著香根草的不斷生長,根系不斷延伸,對土壤中的銅離子不斷富集,使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逐漸減少。
2.5 香根草中銅的含量與土壤的銅含量關(guān)系 表2顯示香根草中銅的富集含量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把土壤中所含的銅離子大部分富集,而土壤中所含的銅離子卻逐漸減少。
3 結(jié)果與討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土壤表層的銅離子的含量隨著受銅污染年份增長而升高,受污染的土壤中銅離子隨著污染年份的增大而向土壤深處進行滲透,在一定的深度達到最大值,最大銅離子含量隨著受污染的年份時間的久遠而出現(xiàn)在土壤的更深處,隨后銅含量又逐漸減少。因而,在對受銅污染的土壤的治理時,應了解銅離子滲透的深度,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應選擇根系發(fā)達的植物進行治理,而香根草恰好具備這個特點,可以作為首選植物。香根草種植2a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從450mg/kg降至154mg/kg,有望在把種植2a的香根草挖取后再種植1~2輪后受污染的土壤的含銅量達到國家農(nóng)田標準(100mg/kg)。從本次研究所得結(jié)果分析得知,香根草可作為治理清遠石角地區(qū)銅污染的首選植物。
參考文獻
[1]陳凱,胡國謙,饒輝茂,等.紅壤坡地柑桔園栽培香根草的生態(tài)效應[J].生態(tài)學報,1994,14(3):249-254.
[2]史春瓊,黃光團.利用香根草吸收水體底泥中重金屬Cu的效能分析[J].凈水技術(shù),2013,3(3):82-84.
[3]夏漢平,束文圣.香根草和百喜草對鉛鋅尾礦金屬的抗性與吸收差異研究[J].生態(tài)學報,2001(21):1 121-1 129.
[4]韓露,張小平,劉必融,等.香根草對土壤中幾種重金屬離子富集能力的比較研究[J].生物學雜志,2005,10(3):20-23.
[5]龍健,黃昌勇,滕應,等.天臺鉛鋅礦區(qū)香根草(Vetiveriaziz anioides)等幾種草本植物的重金屬耐性[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3,9(3):226-229.
[6]楊兵,藍崇鈺,束文圣.香根草在鉛鋅尾礦上生長及其對重金屬的吸收[J].生態(tài)學報,2005,10:45-50.
[7]徐德聰,詹婧,陳政,等.種植香根草對銅尾礦廢棄地基質(zhì)化學和生物學性質(zhì)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2,9(8):5 683-5 690.
[8]廖芳芳,葛皓,王海霞,等.香根草對煤矸石山砷富集作用初探[J].福建熱作科技,2013,1(4):9-12.
[9]李文慶,張民,束懷瑞,等.蘋果園土壤中銅的含量及形態(tài)特征研究[J].園藝學報,2005.32(5):769-772.
(責編:張宏民)
摘 要:對土壤中銅含量及香根草對銅離子的富集作用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污染年份的增長,土壤銅顯著增加,銅離子在土壤中的含量從上而下先逐漸增大,然后達到一個高峰后又逐漸減少;香根草種植2a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從450mg/kg降到了154mg/kg,可作為治理清遠石角地區(qū)治理銅污染的首選植物。
關(guān)鍵詞:香根草;土壤;銅富集
中圖分類號 X1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26-03
香根草是禾本科巖蘭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產(chǎn)于我國東南部及印度、巴西等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具有發(fā)達呈網(wǎng)狀的須根,一般入土深達2~3m,最長可達5.5m。近年來,香根草除了用于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水土保持,公路和鐵路邊坡的保護,水庫、堤壩、河岸的穩(wěn)固,風沙地的防風固沙,還在金屬尾礦和采石場的復墾,污染水體的凈化,垃圾場和工業(yè)污染區(qū)的生態(tài)恢復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香根草對受重金屬污染整理修復環(huán)境主要研究在重金屬鉛、鎘、鎳等方面的進行,而對銅污染治理方面的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對清遠石角地區(qū)受銅污染的土壤及香根草的研究,對銅離子在土壤深處進行滲透的情況進行分析,對種植香根草后根系與不同深度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變化比較,分析香根草對不同深度的重金屬銅離子吸富作用大小,以期為清遠石角地區(qū)的銅污染治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1 儀器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 烘干箱;分析天平(FA1004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X-310/320)??諝狻胰不鹧嬖踊鳎~空心陰極燈;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均為優(yōu)級純;銅標準溶液(市售標準液)。
1.2 測定方法
1.2.1 土壤樣品的處理 把采集的土樣均勻地攤開在一張比較厚的牛皮紙上;用四分法棄取土壤;將土壤樣品用研缽研碎后用100目的尼龍篩反復過篩。
1.2.3 土壤樣品的前處理 稱取土壤樣本于聚四氟乙烯坩堝中,加入HNO3,在電熱板上加熱消化至溶解;再加入HF,加熱分解SiO2及膠態(tài)硅酸鹽;最后加入HCl,加熱至消解物呈淡黃色;打開蓋,先蒸至近干,然后取下冷卻;加入HNO3微熱溶解殘渣,移入容量瓶中定容。用同法制作空白樣品。
1.2.4 香根草樣本處理 把香根草全株包括根莖葉洗干凈(用水-鹽酸-離子水)后烘干,研磨消化(用高氯酸、硝酸混合液),容量瓶定容。
1.3 測定方法
1.3.1 土壤表層銅含量與污染年份的關(guān)系 在污染不同年份的地方取0~5cm土壤作為表層土壤,測定各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
1.3.2 銅滲透深度的測定 選取受銅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方分別用鉆探打孔的方法取地下0.1m、0.5m、1m、1.5m、2m土壤作為樣品,測定各深度的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
1.3.3 香根草生長與根系的關(guān)系 選擇由廣州市香根草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香根草作樣本,測定同一規(guī)格、同一根長的香根草(根長0.35m)經(jīng)過3、6、9、12、24個月的生長后根系的長度。
1.3.4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土壤銅的含量關(guān)系 測定香根草在受污染4a的土壤中生長了3、6、9、12、24個月后縱深1m的土壤中銅離子含量變化。
1.3.5 香根草中銅的含量與土壤的銅含量關(guān)系 測定香根草在受污染4a的土壤上種植不同時間后,土壤中含銅離子的量和香根草中銅離子含量變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土壤表層銅含量與污染年份的關(guān)系 圖1表明:土壤表層銅離子的含量隨著受銅污染年份的增長而升高。其中,受銅污染1~2a土壤表層中銅離子含量升幅較少,在受污染3~4a土壤表層中銅離子含量升幅較大,而5~6a后土壤表層銅離子含量升幅又變得平緩。這說明隨著受銅污染年份的增長,土壤表層中的銅離子增多,時間越長,越趨飽和。
2.2 銅滲透深度測定 表1和圖2表明銅離子含量隨著土壤縱深的增大,呈先上長后下降的趨勢,剛開始隨著縱深的增長而增大,在一個深度達到一個高峰,隨后隨著縱深的加大反而下降。這表明了銅離子隨著銅離子污染年份的增大而向土壤深處進行滲透,滲透到一定的深度時達到高峰,年份越長,高峰出現(xiàn)得更深處,然后在更深處銅離子含量反而變小。
2.3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根系關(guān)系 圖3數(shù)據(jù)顯示:香根草的根系數(shù)長度隨著生長時間不同一直呈上升趨勢。根系在地下生長主要是須根呈網(wǎng)狀生長,沒有主根,須根發(fā)達,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根系越長越長,在24個月后更達到2.65m。
2.4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土壤銅含量關(guān)系 圖4說明,土壤中銅含量隨著香根草生長時間的增長而下降。受污染的土壤中銅的含量隨著滲透的深入,銅的含量漸增大,從表1得知受銅傳染4a的土壤在1m處是滲透濃度最大的地方,種植了香根草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隨著香根草的生長時間越長,土壤中銅離子含量逐漸減少,在24個月后達到最低156mg/kg。這說明了隨著香根草的不斷生長,根系不斷延伸,對土壤中的銅離子不斷富集,使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逐漸減少。
2.5 香根草中銅的含量與土壤的銅含量關(guān)系 表2顯示香根草中銅的富集含量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把土壤中所含的銅離子大部分富集,而土壤中所含的銅離子卻逐漸減少。
3 結(jié)果與討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土壤表層的銅離子的含量隨著受銅污染年份增長而升高,受污染的土壤中銅離子隨著污染年份的增大而向土壤深處進行滲透,在一定的深度達到最大值,最大銅離子含量隨著受污染的年份時間的久遠而出現(xiàn)在土壤的更深處,隨后銅含量又逐漸減少。因而,在對受銅污染的土壤的治理時,應了解銅離子滲透的深度,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應選擇根系發(fā)達的植物進行治理,而香根草恰好具備這個特點,可以作為首選植物。香根草種植2a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從450mg/kg降至154mg/kg,有望在把種植2a的香根草挖取后再種植1~2輪后受污染的土壤的含銅量達到國家農(nóng)田標準(100mg/kg)。從本次研究所得結(jié)果分析得知,香根草可作為治理清遠石角地區(qū)銅污染的首選植物。
參考文獻
[1]陳凱,胡國謙,饒輝茂,等.紅壤坡地柑桔園栽培香根草的生態(tài)效應[J].生態(tài)學報,1994,14(3):249-254.
[2]史春瓊,黃光團.利用香根草吸收水體底泥中重金屬Cu的效能分析[J].凈水技術(shù),2013,3(3):82-84.
[3]夏漢平,束文圣.香根草和百喜草對鉛鋅尾礦金屬的抗性與吸收差異研究[J].生態(tài)學報,2001(21):1 121-1 129.
[4]韓露,張小平,劉必融,等.香根草對土壤中幾種重金屬離子富集能力的比較研究[J].生物學雜志,2005,10(3):20-23.
[5]龍健,黃昌勇,滕應,等.天臺鉛鋅礦區(qū)香根草(Vetiveriaziz anioides)等幾種草本植物的重金屬耐性[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3,9(3):226-229.
[6]楊兵,藍崇鈺,束文圣.香根草在鉛鋅尾礦上生長及其對重金屬的吸收[J].生態(tài)學報,2005,10:45-50.
[7]徐德聰,詹婧,陳政,等.種植香根草對銅尾礦廢棄地基質(zhì)化學和生物學性質(zhì)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2,9(8):5 683-5 690.
[8]廖芳芳,葛皓,王海霞,等.香根草對煤矸石山砷富集作用初探[J].福建熱作科技,2013,1(4):9-12.
[9]李文慶,張民,束懷瑞,等.蘋果園土壤中銅的含量及形態(tài)特征研究[J].園藝學報,2005.32(5):769-772.
(責編:張宏民)
摘 要:對土壤中銅含量及香根草對銅離子的富集作用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污染年份的增長,土壤銅顯著增加,銅離子在土壤中的含量從上而下先逐漸增大,然后達到一個高峰后又逐漸減少;香根草種植2a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從450mg/kg降到了154mg/kg,可作為治理清遠石角地區(qū)治理銅污染的首選植物。
關(guān)鍵詞:香根草;土壤;銅富集
中圖分類號 X1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2-26-03
香根草是禾本科巖蘭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產(chǎn)于我國東南部及印度、巴西等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具有發(fā)達呈網(wǎng)狀的須根,一般入土深達2~3m,最長可達5.5m。近年來,香根草除了用于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水土保持,公路和鐵路邊坡的保護,水庫、堤壩、河岸的穩(wěn)固,風沙地的防風固沙,還在金屬尾礦和采石場的復墾,污染水體的凈化,垃圾場和工業(yè)污染區(qū)的生態(tài)恢復等方面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香根草對受重金屬污染整理修復環(huán)境主要研究在重金屬鉛、鎘、鎳等方面的進行,而對銅污染治理方面的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對清遠石角地區(qū)受銅污染的土壤及香根草的研究,對銅離子在土壤深處進行滲透的情況進行分析,對種植香根草后根系與不同深度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變化比較,分析香根草對不同深度的重金屬銅離子吸富作用大小,以期為清遠石角地區(qū)的銅污染治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1 儀器與方法
1.1 儀器及試劑 烘干箱;分析天平(FA1004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WFX-310/320)??諝狻胰不鹧嬖踊鳎~空心陰極燈;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均為優(yōu)級純;銅標準溶液(市售標準液)。
1.2 測定方法
1.2.1 土壤樣品的處理 把采集的土樣均勻地攤開在一張比較厚的牛皮紙上;用四分法棄取土壤;將土壤樣品用研缽研碎后用100目的尼龍篩反復過篩。
1.2.3 土壤樣品的前處理 稱取土壤樣本于聚四氟乙烯坩堝中,加入HNO3,在電熱板上加熱消化至溶解;再加入HF,加熱分解SiO2及膠態(tài)硅酸鹽;最后加入HCl,加熱至消解物呈淡黃色;打開蓋,先蒸至近干,然后取下冷卻;加入HNO3微熱溶解殘渣,移入容量瓶中定容。用同法制作空白樣品。
1.2.4 香根草樣本處理 把香根草全株包括根莖葉洗干凈(用水-鹽酸-離子水)后烘干,研磨消化(用高氯酸、硝酸混合液),容量瓶定容。
1.3 測定方法
1.3.1 土壤表層銅含量與污染年份的關(guān)系 在污染不同年份的地方取0~5cm土壤作為表層土壤,測定各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
1.3.2 銅滲透深度的測定 選取受銅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方分別用鉆探打孔的方法取地下0.1m、0.5m、1m、1.5m、2m土壤作為樣品,測定各深度的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
1.3.3 香根草生長與根系的關(guān)系 選擇由廣州市香根草業(y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香根草作樣本,測定同一規(guī)格、同一根長的香根草(根長0.35m)經(jīng)過3、6、9、12、24個月的生長后根系的長度。
1.3.4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土壤銅的含量關(guān)系 測定香根草在受污染4a的土壤中生長了3、6、9、12、24個月后縱深1m的土壤中銅離子含量變化。
1.3.5 香根草中銅的含量與土壤的銅含量關(guān)系 測定香根草在受污染4a的土壤上種植不同時間后,土壤中含銅離子的量和香根草中銅離子含量變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土壤表層銅含量與污染年份的關(guān)系 圖1表明:土壤表層銅離子的含量隨著受銅污染年份的增長而升高。其中,受銅污染1~2a土壤表層中銅離子含量升幅較少,在受污染3~4a土壤表層中銅離子含量升幅較大,而5~6a后土壤表層銅離子含量升幅又變得平緩。這說明隨著受銅污染年份的增長,土壤表層中的銅離子增多,時間越長,越趨飽和。
2.2 銅滲透深度測定 表1和圖2表明銅離子含量隨著土壤縱深的增大,呈先上長后下降的趨勢,剛開始隨著縱深的增長而增大,在一個深度達到一個高峰,隨后隨著縱深的加大反而下降。這表明了銅離子隨著銅離子污染年份的增大而向土壤深處進行滲透,滲透到一定的深度時達到高峰,年份越長,高峰出現(xiàn)得更深處,然后在更深處銅離子含量反而變小。
2.3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根系關(guān)系 圖3數(shù)據(jù)顯示:香根草的根系數(shù)長度隨著生長時間不同一直呈上升趨勢。根系在地下生長主要是須根呈網(wǎng)狀生長,沒有主根,須根發(fā)達,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根系越長越長,在24個月后更達到2.65m。
2.4 香根草生長時間與土壤銅含量關(guān)系 圖4說明,土壤中銅含量隨著香根草生長時間的增長而下降。受污染的土壤中銅的含量隨著滲透的深入,銅的含量漸增大,從表1得知受銅傳染4a的土壤在1m處是滲透濃度最大的地方,種植了香根草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隨著香根草的生長時間越長,土壤中銅離子含量逐漸減少,在24個月后達到最低156mg/kg。這說明了隨著香根草的不斷生長,根系不斷延伸,對土壤中的銅離子不斷富集,使土壤中的銅離子含量逐漸減少。
2.5 香根草中銅的含量與土壤的銅含量關(guān)系 表2顯示香根草中銅的富集含量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越來越多,把土壤中所含的銅離子大部分富集,而土壤中所含的銅離子卻逐漸減少。
3 結(jié)果與討論
研究結(jié)果顯示,土壤表層的銅離子的含量隨著受銅污染年份增長而升高,受污染的土壤中銅離子隨著污染年份的增大而向土壤深處進行滲透,在一定的深度達到最大值,最大銅離子含量隨著受污染的年份時間的久遠而出現(xiàn)在土壤的更深處,隨后銅含量又逐漸減少。因而,在對受銅污染的土壤的治理時,應了解銅離子滲透的深度,在進行生物降解時應選擇根系發(fā)達的植物進行治理,而香根草恰好具備這個特點,可以作為首選植物。香根草種植2a后土壤中銅離子的含量從450mg/kg降至154mg/kg,有望在把種植2a的香根草挖取后再種植1~2輪后受污染的土壤的含銅量達到國家農(nóng)田標準(100mg/kg)。從本次研究所得結(jié)果分析得知,香根草可作為治理清遠石角地區(qū)銅污染的首選植物。
參考文獻
[1]陳凱,胡國謙,饒輝茂,等.紅壤坡地柑桔園栽培香根草的生態(tài)效應[J].生態(tài)學報,1994,14(3):249-254.
[2]史春瓊,黃光團.利用香根草吸收水體底泥中重金屬Cu的效能分析[J].凈水技術(shù),2013,3(3):82-84.
[3]夏漢平,束文圣.香根草和百喜草對鉛鋅尾礦金屬的抗性與吸收差異研究[J].生態(tài)學報,2001(21):1 121-1 129.
[4]韓露,張小平,劉必融,等.香根草對土壤中幾種重金屬離子富集能力的比較研究[J].生物學雜志,2005,10(3):20-23.
[5]龍健,黃昌勇,滕應,等.天臺鉛鋅礦區(qū)香根草(Vetiveriaziz anioides)等幾種草本植物的重金屬耐性[J].應用與環(huán)境生物學報,2003,9(3):226-229.
[6]楊兵,藍崇鈺,束文圣.香根草在鉛鋅尾礦上生長及其對重金屬的吸收[J].生態(tài)學報,2005,10:45-50.
[7]徐德聰,詹婧,陳政,等.種植香根草對銅尾礦廢棄地基質(zhì)化學和生物學性質(zhì)的影響[J].生態(tài)學報,2012,9(8):5 683-5 690.
[8]廖芳芳,葛皓,王海霞,等.香根草對煤矸石山砷富集作用初探[J].福建熱作科技,2013,1(4):9-12.
[9]李文慶,張民,束懷瑞,等.蘋果園土壤中銅的含量及形態(tài)特征研究[J].園藝學報,2005.32(5):769-772.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