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榮順俤+李敏敏
摘 要 介紹數字化變電站保護調試流程,實用性強,合理安排調試程序,減少重復勞動,節(jié)約工期,提高效率,大大減少成本。
關鍵詞 光纜;光功率;SCD文件;數字化;IEC61850;調試流程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3-0133-02
近幾年來,隨著IEC61850標準的應用,數字化變電站概念已在工程實踐中得到應用,全國已建成一定數量的數字化變電站,各地試點工作也在開展,相對傳統(tǒng)變電站而言,數字化變電站調試方法某種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闡述數字化變電站調試過程要點,對各階段調試進行梳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數字化變電站保護二次調試流程。
1 調試流程
1.1 調試流程圖
圖1 調試流程圖
1.2 調試要點
1)編制施工方案和作業(yè)指導書,施工方案由負責部門組織施工作業(yè)單位編寫,結合現(xiàn)場實際,在現(xiàn)場與圖紙核對基礎上進行認真編寫。施工方案編寫應包括:工程概況、組織措施、施工工序安排及總體施工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技術和質量管理措施、二次安全措施票、調試人員任務分配表等。
2)調試或維護單位應在本規(guī)程和有關技術資料基礎上,編制二次設備現(xiàn)場檢驗工作的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或指導卡(以下簡稱作業(yè)指導書),依據主管部門批準執(zhí)行的作業(yè)指導書開展現(xiàn)場檢驗工作。
3)進場前準備,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熟悉整個變電站的系統(tǒng)網絡結構圖、GOOSE配置圖,填寫審核記錄,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書面形式提交設計單位,由設計單位確認,并出設計修改通知單,最后盡可能完善提供給集成商廠家,由集成商廠家完成全站唯一的系統(tǒng)配置描述SCD文件,以便后面全站調試過程中使用。進場準備見表1。
4)數字化變電站模型文件的建立,應按照規(guī)范流程,首先由SSD(一次系統(tǒng)配置描述)文件和ICD(智能電子設備的配置描述)文件通過配置工具生成SCD文件,再由SCD文件通過IED配置工具生成CID文件,需要特別注意,任何IED設備模型的更改都需要通過此流程生成新的CID文件,而不能手動更改CID文件相應的設置。不然導致相應的IED設備模型與SCD文件不一致,從而使得相應的監(jiān)控以及保護信息出現(xiàn)錯誤,排查此問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應該在源頭加以控制,嚴格按照上述流程建立模型文件。
5)數字化變電站是基于模型化、模塊化思路設計,每一個IED設備都需要與其他多個IED設置通信才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在組網過程中,要使用光功率計測試網絡光纖收發(fā)的衰耗,并做好數據記錄,這對于后續(xù)調試中網絡故障的排查起著重要
作用。
6)查光纜時要注意與設計圖紙相對應,看設計兩側光纜芯數功能的定義是否一致,查完光纜要做好標識;調試人員要盡早審圖,根據設計院圖紙與廠家實際配置模型核對,如發(fā)現(xiàn)IED設備光口定義與設計圖紙定義的不一致,要及時溝通,盡快確認完提供安裝施工,不然最后發(fā)現(xiàn)跳纖不對,返工工作量很大。
7)要求設計在系統(tǒng)保護原理圖中應包含保護配置、互感器配置等信息,互感器應標明繞組組別、極性和變比等參數,目的為了提前確認其CT變比,以免到現(xiàn)場聯(lián)調時還發(fā)現(xiàn)CID文件里CT變比與實際不符,需重新對配置文件進行更改,導致有些工作重復試驗,影響工程進度。
8)在調試前要確認過程層設備及站控層設備的版本號是否是國網檢測合格產品,不然給后期帶來巨大重復性調試工作。
9)調試人員在調試智能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文件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參照各省及國網相關智能站相關標準文件。
1.3 投運前檢查
投運前檢查,所有調試項目經業(yè)主驗收及消缺后,沒有遺留任何影響啟動送電的缺陷,現(xiàn)場調試負責人員可以組織各部門負責人依據投運前檢查表進行投運前項目檢查,必須按表2執(zhí)行,確保設備投運一次性成功。
1.4 啟動送電
啟動送電,要編寫具體的啟動方案,編制向量測試表及PT核相表,啟動過程中要合理安排調試人員到各個崗位,及時測試數據并判斷其正確性;故障錄波及網絡分析儀要做好波形錄入,以備問題分析使用。
1.5 竣工材料移交
在變電站啟動送電前,所有廠家應對各自過程層設備及站控層保護設備進行配置備份,全站系統(tǒng)配置描述文件SCD、虛端子原理圖、調試變更單、竣工圖紙、全站CT交底單及報表要進行歸檔移交給業(yè)主,以便將來維護、擴建、改造使用。
2 結束語
經過幾個數字化變電站調試積累的經驗,本文章主要總結了數字化變電站線路保護調試方法及流程,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順序,減少不必要返工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了調試質量和設備的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數字化變電站設計規(guī)范[S].
[2]數字化變電站技術導則.國家電網公司文件.
[3]賈潤芳,張士強,李猛,等.龍.數字化變電站的安裝、調試[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8(08).
[4]劉明,徐志,曹文斌.變電站的數字化趨勢及其特點[J].冶金動力,2008(01).
作者簡介
鄭榮順俤(1982-),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調試工作。
李敏敏(1983-),女,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調試工作。endprint
摘 要 介紹數字化變電站保護調試流程,實用性強,合理安排調試程序,減少重復勞動,節(jié)約工期,提高效率,大大減少成本。
關鍵詞 光纜;光功率;SCD文件;數字化;IEC61850;調試流程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3-0133-02
近幾年來,隨著IEC61850標準的應用,數字化變電站概念已在工程實踐中得到應用,全國已建成一定數量的數字化變電站,各地試點工作也在開展,相對傳統(tǒng)變電站而言,數字化變電站調試方法某種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闡述數字化變電站調試過程要點,對各階段調試進行梳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數字化變電站保護二次調試流程。
1 調試流程
1.1 調試流程圖
圖1 調試流程圖
1.2 調試要點
1)編制施工方案和作業(yè)指導書,施工方案由負責部門組織施工作業(yè)單位編寫,結合現(xiàn)場實際,在現(xiàn)場與圖紙核對基礎上進行認真編寫。施工方案編寫應包括:工程概況、組織措施、施工工序安排及總體施工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技術和質量管理措施、二次安全措施票、調試人員任務分配表等。
2)調試或維護單位應在本規(guī)程和有關技術資料基礎上,編制二次設備現(xiàn)場檢驗工作的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或指導卡(以下簡稱作業(yè)指導書),依據主管部門批準執(zhí)行的作業(yè)指導書開展現(xiàn)場檢驗工作。
3)進場前準備,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熟悉整個變電站的系統(tǒng)網絡結構圖、GOOSE配置圖,填寫審核記錄,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書面形式提交設計單位,由設計單位確認,并出設計修改通知單,最后盡可能完善提供給集成商廠家,由集成商廠家完成全站唯一的系統(tǒng)配置描述SCD文件,以便后面全站調試過程中使用。進場準備見表1。
4)數字化變電站模型文件的建立,應按照規(guī)范流程,首先由SSD(一次系統(tǒng)配置描述)文件和ICD(智能電子設備的配置描述)文件通過配置工具生成SCD文件,再由SCD文件通過IED配置工具生成CID文件,需要特別注意,任何IED設備模型的更改都需要通過此流程生成新的CID文件,而不能手動更改CID文件相應的設置。不然導致相應的IED設備模型與SCD文件不一致,從而使得相應的監(jiān)控以及保護信息出現(xiàn)錯誤,排查此問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應該在源頭加以控制,嚴格按照上述流程建立模型文件。
5)數字化變電站是基于模型化、模塊化思路設計,每一個IED設備都需要與其他多個IED設置通信才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在組網過程中,要使用光功率計測試網絡光纖收發(fā)的衰耗,并做好數據記錄,這對于后續(xù)調試中網絡故障的排查起著重要
作用。
6)查光纜時要注意與設計圖紙相對應,看設計兩側光纜芯數功能的定義是否一致,查完光纜要做好標識;調試人員要盡早審圖,根據設計院圖紙與廠家實際配置模型核對,如發(fā)現(xiàn)IED設備光口定義與設計圖紙定義的不一致,要及時溝通,盡快確認完提供安裝施工,不然最后發(fā)現(xiàn)跳纖不對,返工工作量很大。
7)要求設計在系統(tǒng)保護原理圖中應包含保護配置、互感器配置等信息,互感器應標明繞組組別、極性和變比等參數,目的為了提前確認其CT變比,以免到現(xiàn)場聯(lián)調時還發(fā)現(xiàn)CID文件里CT變比與實際不符,需重新對配置文件進行更改,導致有些工作重復試驗,影響工程進度。
8)在調試前要確認過程層設備及站控層設備的版本號是否是國網檢測合格產品,不然給后期帶來巨大重復性調試工作。
9)調試人員在調試智能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文件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參照各省及國網相關智能站相關標準文件。
1.3 投運前檢查
投運前檢查,所有調試項目經業(yè)主驗收及消缺后,沒有遺留任何影響啟動送電的缺陷,現(xiàn)場調試負責人員可以組織各部門負責人依據投運前檢查表進行投運前項目檢查,必須按表2執(zhí)行,確保設備投運一次性成功。
1.4 啟動送電
啟動送電,要編寫具體的啟動方案,編制向量測試表及PT核相表,啟動過程中要合理安排調試人員到各個崗位,及時測試數據并判斷其正確性;故障錄波及網絡分析儀要做好波形錄入,以備問題分析使用。
1.5 竣工材料移交
在變電站啟動送電前,所有廠家應對各自過程層設備及站控層保護設備進行配置備份,全站系統(tǒng)配置描述文件SCD、虛端子原理圖、調試變更單、竣工圖紙、全站CT交底單及報表要進行歸檔移交給業(yè)主,以便將來維護、擴建、改造使用。
2 結束語
經過幾個數字化變電站調試積累的經驗,本文章主要總結了數字化變電站線路保護調試方法及流程,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順序,減少不必要返工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了調試質量和設備的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數字化變電站設計規(guī)范[S].
[2]數字化變電站技術導則.國家電網公司文件.
[3]賈潤芳,張士強,李猛,等.龍.數字化變電站的安裝、調試[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8(08).
[4]劉明,徐志,曹文斌.變電站的數字化趨勢及其特點[J].冶金動力,2008(01).
作者簡介
鄭榮順俤(1982-),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調試工作。
李敏敏(1983-),女,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調試工作。endprint
摘 要 介紹數字化變電站保護調試流程,實用性強,合理安排調試程序,減少重復勞動,節(jié)約工期,提高效率,大大減少成本。
關鍵詞 光纜;光功率;SCD文件;數字化;IEC61850;調試流程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13-0133-02
近幾年來,隨著IEC61850標準的應用,數字化變電站概念已在工程實踐中得到應用,全國已建成一定數量的數字化變電站,各地試點工作也在開展,相對傳統(tǒng)變電站而言,數字化變電站調試方法某種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闡述數字化變電站調試過程要點,對各階段調試進行梳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數字化變電站保護二次調試流程。
1 調試流程
1.1 調試流程圖
圖1 調試流程圖
1.2 調試要點
1)編制施工方案和作業(yè)指導書,施工方案由負責部門組織施工作業(yè)單位編寫,結合現(xiàn)場實際,在現(xiàn)場與圖紙核對基礎上進行認真編寫。施工方案編寫應包括:工程概況、組織措施、施工工序安排及總體施工方案、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技術和質量管理措施、二次安全措施票、調試人員任務分配表等。
2)調試或維護單位應在本規(guī)程和有關技術資料基礎上,編制二次設備現(xiàn)場檢驗工作的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或指導卡(以下簡稱作業(yè)指導書),依據主管部門批準執(zhí)行的作業(yè)指導書開展現(xiàn)場檢驗工作。
3)進場前準備,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熟悉整個變電站的系統(tǒng)網絡結構圖、GOOSE配置圖,填寫審核記錄,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書面形式提交設計單位,由設計單位確認,并出設計修改通知單,最后盡可能完善提供給集成商廠家,由集成商廠家完成全站唯一的系統(tǒng)配置描述SCD文件,以便后面全站調試過程中使用。進場準備見表1。
4)數字化變電站模型文件的建立,應按照規(guī)范流程,首先由SSD(一次系統(tǒng)配置描述)文件和ICD(智能電子設備的配置描述)文件通過配置工具生成SCD文件,再由SCD文件通過IED配置工具生成CID文件,需要特別注意,任何IED設備模型的更改都需要通過此流程生成新的CID文件,而不能手動更改CID文件相應的設置。不然導致相應的IED設備模型與SCD文件不一致,從而使得相應的監(jiān)控以及保護信息出現(xiàn)錯誤,排查此問題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應該在源頭加以控制,嚴格按照上述流程建立模型文件。
5)數字化變電站是基于模型化、模塊化思路設計,每一個IED設備都需要與其他多個IED設置通信才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在組網過程中,要使用光功率計測試網絡光纖收發(fā)的衰耗,并做好數據記錄,這對于后續(xù)調試中網絡故障的排查起著重要
作用。
6)查光纜時要注意與設計圖紙相對應,看設計兩側光纜芯數功能的定義是否一致,查完光纜要做好標識;調試人員要盡早審圖,根據設計院圖紙與廠家實際配置模型核對,如發(fā)現(xiàn)IED設備光口定義與設計圖紙定義的不一致,要及時溝通,盡快確認完提供安裝施工,不然最后發(fā)現(xiàn)跳纖不對,返工工作量很大。
7)要求設計在系統(tǒng)保護原理圖中應包含保護配置、互感器配置等信息,互感器應標明繞組組別、極性和變比等參數,目的為了提前確認其CT變比,以免到現(xiàn)場聯(lián)調時還發(fā)現(xiàn)CID文件里CT變比與實際不符,需重新對配置文件進行更改,導致有些工作重復試驗,影響工程進度。
8)在調試前要確認過程層設備及站控層設備的版本號是否是國網檢測合格產品,不然給后期帶來巨大重復性調試工作。
9)調試人員在調試智能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文件規(guī)范要求執(zhí)行,參照各省及國網相關智能站相關標準文件。
1.3 投運前檢查
投運前檢查,所有調試項目經業(yè)主驗收及消缺后,沒有遺留任何影響啟動送電的缺陷,現(xiàn)場調試負責人員可以組織各部門負責人依據投運前檢查表進行投運前項目檢查,必須按表2執(zhí)行,確保設備投運一次性成功。
1.4 啟動送電
啟動送電,要編寫具體的啟動方案,編制向量測試表及PT核相表,啟動過程中要合理安排調試人員到各個崗位,及時測試數據并判斷其正確性;故障錄波及網絡分析儀要做好波形錄入,以備問題分析使用。
1.5 竣工材料移交
在變電站啟動送電前,所有廠家應對各自過程層設備及站控層保護設備進行配置備份,全站系統(tǒng)配置描述文件SCD、虛端子原理圖、調試變更單、竣工圖紙、全站CT交底單及報表要進行歸檔移交給業(yè)主,以便將來維護、擴建、改造使用。
2 結束語
經過幾個數字化變電站調試積累的經驗,本文章主要總結了數字化變電站線路保護調試方法及流程,科學合理地安排施工順序,減少不必要返工時間,加快了施工進度,保證了調試質量和設備的可靠運行。
參考文獻
[1]數字化變電站設計規(guī)范[S].
[2]數字化變電站技術導則.國家電網公司文件.
[3]賈潤芳,張士強,李猛,等.龍.數字化變電站的安裝、調試[J].自動化技術與應用,2008(08).
[4]劉明,徐志,曹文斌.變電站的數字化趨勢及其特點[J].冶金動力,2008(01).
作者簡介
鄭榮順俤(1982-),男,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調試工作。
李敏敏(1983-),女,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調試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