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淺的海水,柔軟的沙灘,這正是度假的好去處。可你想過沒有,這些沙子是從哪兒來的?如果條件允許,不妨帶一臺小顯微鏡去海邊。如果沒有顯微鏡,放大鏡也是可以的。通過觀察海邊沙子的細微結(jié)構(gòu),你自會找到答案嘍。
我們一般說的沙子,是指巖石風化后的碎屑。然而在海邊,沙子的種類要豐富許多,很多細小的沙粒其實是海洋生物留下的外殼,一些海灘的沙子90%以上來源于此,比如貝殼、海螺、海綿骨針、有孔蟲 、珊瑚等。也正因為它們的存在,海邊沙灘的顏色變得豐富多彩。例如,熱帶島嶼常見的白色沙灘主要由珊瑚碎屑組成;美洲熱帶海域有幾個著名的粉色沙灘,它們有的是貝殼們的杰作,也有的是特殊的有孔蟲在作怪。
孟加拉的某海灘,沙色黃褐。這些沙子主要由各色石英碎屑組成,其顏色來自于多種礦物元素。
中國西沙群島某海灘沙色潔白。這些沙子主要以珊瑚碎屑和熱帶多彩的軟體動物外殼碎屑組成。
太平洋某島嶼黃褐的沙灘,主要由各種有孔蟲組成。其中一類有孔蟲形似星星,因而這種沙灘又被稱為“星星沙灘”。
印度尼西亞某島嶼海灘,沙色斑駁,組成非常豐富:透明的Y字顆粒為海綿骨針,橙黃色顆粒為珊瑚,橢圓形以及粽子形顆粒為有孔蟲,黑色顆粒為火山礦物結(jié)晶。
太平洋某火山島嶼的沙灘是深綠的。其中綠色糖塊狀沙粒為火山島特有的橄欖石沙,粉色條紋碎屑則為熱帶貝類的殘體。
美洲某熱帶沙灘居然是嫩粉色的,它主要由白色和粉色的“湯圓狀”有孔蟲組成。
不過,并不是所有沙灘的沙子都如此神奇哦。一般來說,熱帶海域沙灘要更漂亮一些,而溫帶海域沙灘就要遜色不少。另外,有些冒牌海灘的沙是從別的地方運來的,那種沙子就沒什么看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