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豪
淺談MIDI制作中多款弦樂
摘要:在MIDI弦樂制作過程中,出于增加群感、豐富泛音、美化音色等目的,經(jīng)常將兩款或者多款弦樂音源混疊使用。本文將對其細節(jié)進行簡要探討。
關(guān)鍵詞:弦樂 MIDI制作
弦樂聲部的制作一直都是MIDI制作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最不易仿真的項目之一。制作弦樂聲部除了需要對傳統(tǒng)樂器法有準確細致的了解外,音源的選擇與控制也是決定仿真程度的要素之一。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在各大音源廠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弦樂音源體積越做越大,音色越做越真。但因為弦樂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至今仍沒有一款弦樂音源可以完美解決所有制作需求。而多款弦樂音源混疊使用,可以融合不同弦樂音源的優(yōu)點,達到揚長補短的目的。
實際制作過程中,許多制作者直接使用大編制弦樂音源(如同時使用兩款均為16把小提琴采樣的音源)疊加,往往會造成音色過于肥厚,而且不符合真實演奏人數(shù)編制。為達到仿真和提升音色的雙重目的,可以采用小編制音源按演奏人數(shù)湊成大型編制的方法。同時此方法也給予制作者更多的編制選擇。
一、音源的選擇
對于弦樂音源的選擇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是演奏技法,涉及到許多細節(jié),如:連奏技法的流暢程度;動態(tài)過度的自然程度;揉弦的可控性;短音技法(spiccato、staccato、staccatissimo、pizzicato等)種類的豐富程度,同音反復采樣的多少等。二是音色,涉及到:錄音聲場;是否有多重麥克風采樣;與其他音源的融合度等。在混合使用多款弦樂音源時,需要同時兼顧以上細節(jié)。
以AudioBro LA Scoring Strings 2(以下簡稱LASS2)和Spitfire Audio BML SABLE系列(以下簡稱SABLE)兩款弦樂音源為例,兩款弦樂音源都有自身的特色:
LASS2的連奏技法自然、流暢,動態(tài)控制靈敏,有細致的編制分組,但音色略顯干澀,缺乏空間感。
SABLE為小編制弦樂音源,音色細膩、立體,擁有近、中、遠、Decca tree四種拾音方式采樣, 但連奏技法在配合動態(tài)控制的時候不夠自然。
LASS2包含多種演奏人數(shù)的采樣:
用這兩款音源便可組合出單管制、雙管制等不同編制的弦樂隊。
兩款弦樂音源的演奏技法都非常全面,都包含:legato、portamento、glissando、tremolo、trill、spiccato、staccato、pizzicato、harmonics、sordino、bartok pizz等常用演奏技法,避免了兩款音源不能同時使用同一演奏技法。
二、音量匹配
不同音源之間的音量大小可能會不匹配,如:同是4把小提琴的采樣,在相同演奏技法、相同力度下,演奏相同音高,不同的音源回放的音量可能不同。這時就需要進行音量匹配。
下面以LASS2第二小提琴首席(1人)、第二小提琴A組(4人)、與SABLE第二小提琴組(3人)混合成8人第二小提琴組為例,來計算如何匹配它們之間的音量。
描述音量需要引入分貝這個計量單位。分貝(decibel)是量度兩個相同單位之數(shù)量比例的單位,主要用于度量聲音強度,常用dB表示。①dB值是按照對數(shù)規(guī)律疊加的。計算公式如下:
(L1、L2為需要相疊加的dB值)
設(shè)n把小提琴發(fā)聲的dB值是a
則:
2n把小提琴在相同條件下發(fā)聲的dB值:
3n把小提琴在相同條件下發(fā)聲的dB值:
由此得出LASS2第二小提琴首席(1人)、第二小提琴A組(4人)、與SABLE第二小提琴組(3人)組成8人第二小提琴組時,在相同演奏技法、相同力度下,演奏相同音高,它們之間的音量大小關(guān)系大致是:LASS2第二小提琴A組(4人)比第二小提琴首席(1人)大6dB,LASS2第二小提琴A組(4人)比SABLE第二小提琴組(3人)大1.23dB。
在實際操作中,因音源制作的差異,普通情況下,不易判斷不同音源是否處于同一演奏力度,所以使用最大動態(tài)觸發(fā)所有音源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三、延遲匹配
弦樂音源由于每個采樣的音頭和運弓,必然會存在少許延遲,不同音源之間會存在不同的延遲,需要制作者依靠聽覺調(diào)整,兩款音源間適量的相對延遲可以增加群感。
四、聲場調(diào)制
音源錄制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定的聲場,統(tǒng)一不同音源間的自帶聲場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熟悉音源的聲場特點,從聲相、混響、立體聲寬度等多個方面入手才能做好。
如:用LASS2第一小提琴B組(4人)與SABLE第一小提琴組(4人)組成8人第一小提琴組。
聲像:SABLE第一小提琴組更偏左,可以補充LASS2第一小提琴B組比較窄的聲場。
混響:LASS2第一小提琴B組聲音干,更靠前,SABLE第一小提琴組比較靠后,縱深比較大。
立體聲寬度:二者均比較適宜
利用已有條件,通過適當調(diào)整后易得出如下聲場:
對于不同音源分軌制作,處理的時候揚長避短,如:LASS2沒有marcato技法,只能對長音進行動態(tài)包絡(luò)來模仿,混合SABLE使用后,出現(xiàn)marcato技巧的地方,可以在音量或力度上稍微突出SABLE;SABLE的連奏技法某些時候會不太自然,配合使用LASS2,在連奏處突出LASS2; SABLE細膩的音色和優(yōu)秀的聲場可以彌補LASS2的不足。
五、結(jié)語
專業(yè)的音樂制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眾多的音樂制作人都在探索各種尖端的制作技術(shù)。多款弦樂音源混疊使用的方法,為獲取更好的音色、編制、聲場、表現(xiàn)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途徑。對于MIDI弦樂的制作,只有了解真實的弦樂隊是怎樣工作的,真實的弦樂是怎樣演奏的,在此基礎(chǔ)上熟練掌握相關(guān)專業(yè)知識和軟件使用技能,精準把握每個制作環(huán)節(jié),方能作出更為精致的音響。
注釋:
①維基百科(wikipedia.org):《分貝》,2013年10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86%E8%B2%9D,2014年2月25日。
②Sengpielaudio.com,:《Addition Von Pegeln In Der Tontechnik》,2003年7月,
http://www.sengpielaudio.com/AdditionVonPegelnInDerTontechnik.pdf ,2014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