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元
老年認知障礙(俗稱“老年癡呆”)患者心智上的改變不但會使記憶力下降,也會極大地影響他們的語言能力。很多人發(fā)現(xiàn)難以和他們交流,于是不愿和他們說話。其實只要我們講究技巧,就可以較為順暢地進行交流。最近,美國“關愛老年人”網(wǎng)站邀請醫(yī)學專家撰文,傳授了和老年認知障礙患者交流的8個技巧。
1.友好面對。交流前,你可以先稱呼一下他們的名字,確保引起了對方注意。說話時和他們面對面,并且看著他們的眼睛,讓他們知道你的關注,他們就能更好地理解你所說的話。
2.減少干擾。如果身旁有電視、收音機、甚至是電扇的噪音,都可能會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他們在談話中忘了所說的內(nèi)容。所以談話時最好選擇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讓你們能專心致志地交流。
3.一對一交流。說話的人越多,內(nèi)容會越復雜。和認知障礙患者說話時,最好是單獨交流。即使是三四個人的小群體交流,也可能使患者應接不暇或者緊張。
4.語言簡明。美國梅奧醫(yī)學中心專家建議,無論是提建議或閑聊,你的話要保持簡單明了。指一種事物時,你應該用常用的名詞(比如看到了一只小鳥,你應該直接和患者說“小鳥”,而不是用代詞“它”)。還有,當認知障礙患者面對過多的選擇時,會產(chǎn)生困惑,所以要避免向患者提出有多種答案可選的問題。如果你問患者出門希望做什么,不要問:“今天你想去哪兒?”而是問:“你想去公園嗎?”
5.避免爭論。不要和認知障礙患者爭論,你不會贏,而且只能讓雙方更惱火。也不要刺激性地指責患者,比如“我剛告訴過你”或者“你錯了”。懂得退讓,不和患者慪氣,是最好的解決矛盾的辦法。
6.保持耐心。和患者交談時,一定要耐心。他們有時話到嘴邊又忘了,你不應替對方把話說下去,那樣做不但不會幫他們想起要說的話,而且可能比其他事情更讓他們受挫。
7.重視肢體語言。和一個認知能力正在減弱的人交流時,肢體語言尤其重要。這些患者可能無法說清自己的快樂和煩惱,但是觀察他們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tài),有助于你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
8.多方位交流。如果僅憑交談不足以表達你的想法,那么不妨換一種方式。比如,要想知道他們希望在三明治里夾雞肉還是火腿,你在詢問對方時,可以把這些實際物體擺出來,以幫助他們理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