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嵐
寫人記事類文在小學階段占有較大比重,尤其在小學3——6年級居多。學習此類文章的重點就是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雖然每篇文章的內容不一樣,但寫法基本相同,都是通過典型事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凸顯人物品質。教學這類課文時,如果能教會學生運用學習此類文的方法結構去自主學習,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以蘇教版六年級下冊《半截蠟燭》一課中部分內容的教學來說明這一方法在課堂中的有效運用以及取得的效果。
一、復習回顧,清晰結構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6課,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這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文章,學習寫人記事文章除了要了解事件還要干什么?(通過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走進人物內心從而更深入地了解這個人物)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板書:認識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
【設計意圖:教師有長程意識,注重學法指導,幫助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結構去學習課文, 強化學生結構意識。同時,也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空間?!?/p>
二、活用結構,明晰形象
1.今天我們就用這個辦法來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打開課文,用筆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語句,圈畫出表示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想象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他們的內心到底是怎樣想的?把自己的體會寫在課文旁邊。
2.學生默讀批注,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結構自學課文,但這只是一種基本的閱讀策略,課堂如果止步于此,自然不能實現(xiàn)方法的明晰與能力的提升。我的教學還涵蓋“品出什么樣的人物”,尋求“品什么”的具體落實,方法是具體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是在已有能力與方法的基礎上生長出來的。】
3.指導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預設一:伯諾德夫人吹熄蠟燭
引導學生從伯諾德夫人的行為及語言兩處感受伯諾德夫人鎮(zhèn)定表現(xiàn)背后內心獨特的想法,從而感悟她鎮(zhèn)定、機智的可歸貴品質。
(1)從“急忙”“輕輕”兩個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去體會伯諾德夫人的鎮(zhèn)定自若,機智勇敢。
(2)通過對伯諾德夫人的話語“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辈煌匾舻闹笇Ю首x,體會伯諾德夫人的鎮(zhèn)定。
(3)小結:看,我們就這樣抓住了表示人物行為、語言的關鍵詞讀著、想著,走進了人物的內心,感受到伯諾德夫人的機智。 一起讀讀這段話,再次感受她的機智與鎮(zhèn)定!
另外兩個人呢,用這樣的方法,你會認識的更深刻!
【設計意圖:教師對教材的解讀視野開闊,對學生的學情把握準確。在已有學法的指導下,針對每篇課文的獨特性,精準預測學生的障礙點,教師在學生感悟斷點處、障礙處適時點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想法,從而深刻感受人物的品質。在品讀課文時能緊扣課標對第三學段學生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 “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感情色彩、表達效果。”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研讀、品味和體會,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感受人物形象。并且通過學法的總結提煉,為下文和以后學習同類文打下堅實的基礎?!?/p>
預設二、杰克鎮(zhèn)定抱柴火
1.從“慢慢地”體會他的聰明,心思縝密。
2.圍繞“從容抱柴火”進行同桌討論。
抱柴火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蠟燭被端走了,還要繼續(xù)抱柴火?他是怎么想的?同桌討論。
評價:他僅僅是一個孩子,能做到這樣鎮(zhèn)定自若,不動聲色,真是不簡單!
請男生一起來讀這一段!
小結:我們又一次通過他的行為體會到他的機智、鎮(zhèn)定!他們兩個人都想拿走蠟燭,結果卻都失敗了!板書:(失?。┈F(xiàn)在只剩下杰奎琳了,從杰奎琳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中你又能體會到什么?
總述:從以上這個設計中可以看出學生在已有學法的幫助下,老師的適時點撥下,真正走進了人物內心,體會到他們機智、鎮(zhèn)定的可貴品質!可見,“結構”的運用,讓課堂更高效,更具生長感;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這樣的課堂中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