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芳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對英語加倍重視。但在偏遠的農村地區(qū)的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口語教學的效果很差。應該探索改變教學方法,運用激勵機制,努力營造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從而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水平。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環(huán)境性原則
隨著人們對外語的廣泛重視,英語目前已成為小學教育一個重要的內容。并且以聽,說為主的英語口語教學更受到關注。目前絕大多數(shù)學校的教師已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在課堂上以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在小學課程表中,已將英語排入日常教學中,并且要求教師在上課期間盡量使用英語上課。盡管這樣,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效果仍然很差,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目前就如何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眾說紛紜。本文從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的手段入手,結合他人的教學嘗試和自己的教學理論提出: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以聽說能力為主的初步口語交際能力。
一、造成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差的原因
就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在近三年的支教中,我認識了有著五年英語教齡(實際教齡8年)的一位張老師。根據與張老師的交談,我總結了以下幾點造成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力量差的原因:
1.學生沒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
農村的家長絕大多數(shù)都不會說英語。平時學生所聽,所想,所說的都是漢語。
2.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資歷低
大多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都不是英語專業(yè)的教師,所以不能很流暢地說英語,用英語上課,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聽到地道的英語。
3.學校的教學資源不足
英語口語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立足于要多聽。在農村小學里,學校根本沒有語音室,多媒體設備,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并不多。
4.學校,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現(xiàn)在大力要求推行素質教育,但是在農村地區(qū)多數(shù)學校還是以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優(yōu)劣??墒窃诳荚囍校⒄Z并不要求考口語。并且學校的領導對此的重視也不夠。大多學校英語課每周每班也只有兩節(jié)課。一旦臨近期末,這些課還要改成語文或數(shù)學課。
二、營造語言環(huán)境的教學手段
環(huán)境一般指語言輸出和輸入的外部條件?!罢f”的環(huán)境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社會和心理活動。由于環(huán)境問題,給學生帶來不少困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只管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主動形象的語言環(huán)境。
1.激發(fā)學生興趣,刺激說的欲望
要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氛圍,學生必定要與老師形成互動,因此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大膽開口。教師應當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漸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
2.英語授課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
小學生學習英語時,缺少學習母語時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就要求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這也是《新課標》中所要求的。而在此過程教師的英語水平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3.情景教學模擬生活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lián)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遷移到新的問題情境中去。
三、營造語言環(huán)境的教學方法
為了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還應將學生放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去考慮,制定的活動內容、方式都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具體方法總結以下幾點:
1.起英文名
給學生起一個通俗易懂,而又別致的應為名字??筛鶕W生自己名字的特色起,例如:名字中有叫“月”的女生起名叫“Moon”;名字有“雪”的女生起名叫“Snow”;還可根據諧音起名,例如:有“婕”的女生可叫“jesse”;有“濤”的男生可叫“Thomas”或“Tom”。這些名字對于小學生很有新鮮感,所以從一個名字就很有可能引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而不再排斥。老師可讓學生每人只做一張寫有自己英文名字的卡片,上課前擺放在桌子上,上課時老師叫學生,學生叫學生都只叫其英文名字,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常用的英文人名和寫法,同時也鍛煉了說話能力。
2.堅持值日生報告制度或小演講
堅持值日生報告制度或小演講給每個學生都提供了均等的開口說英語的機會。盡管開始時學生要在課前作充分的準備,甚至查閱資料、書寫材料,背誦等。但準備過程中學生也能復習或運用到所學過的知識。每個學生鍛煉口語都是先從背誦開始的,然后逐漸積累句子,有了一定的單詞量和語法結構知識,或是所背句子熟練后,才能從“背”變成“說”。
3.視聽模擬口語練習 培養(yǎng)語感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chuàng)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而農村小學設備落后。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錄音手段來移植情景,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有關對話的時空。例如,下雨的情境課堂上難以再現(xiàn),又無多媒體設備來展示圖片或錄像,老師可讓學生聽預先錄下的下雨聲,打雷聲,也可展示預先畫好的有關下雨的圖片(在有限的設備資料情況下,可取得美術老師的幫助),讓學生先體會下雨的情境,再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容,這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時間,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xiàn)自我。
4.唱英文歌,形成輕松愉快的氣氛
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會集中注意并能持久。不少小學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達,這有助于激發(fā)興趣和分散難點。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的同時,產生興奮情緒,增強了求知欲。
5.看圖說話提高口語能力
圖片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而且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圖片教學是最直觀最方便最可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根據句型、課文和練習內容,利用一些教學圖片或自己制作的簡易圖片等,用英語進行講述,啟發(fā)學生邊觀察圖片,邊聽老師講述基本內容;之后也可請同學進行講述。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聽和說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6.設計游戲情景,復習鞏固對話內容
農村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不易管理,但在課堂上設計游戲活動,絕對是孩子們樂于做的事情。而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做得還不夠。當然既要注意質,又要有良好的量的把握,不要把課堂變成游戲天地,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體會到快樂輕松,卻沒學到任何知識。那樣即使課堂氣氛多么活躍,孩子多么“喜歡”上英語課,這都不是一堂成功的課,因為沒能完成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將游戲引入課堂時,要注意把握好度。
7.創(chuàng)設課外英語學習氣氛,學以致用
教師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精心組織口與交流及多種課外活動,營造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與氛圍。如定期舉行“英語角”、“英語日”、“看誰說得多(好)”、組織學生將校園內的教室、設備貼上英文單詞等活動。同時倡導學生在生活中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教師要帶頭“學以致用”,課上學了,課下就用。鼓勵學生大膽說英語,學了打招呼的用語,課內外、校內外見到老師、同學就用英語打招呼。見面說聲“Hi/Hello! How are you?”。
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盡量啟發(fā)、誘導、激勵學生產生說的欲望。除了為他們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他們有機會“說”,還要具體幫助、指導,為他們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出些具體題目或范圍,并指導學生該說什么,怎么說。真正帶動農村小學生說英語的氣氛,營造良好環(huán)境。如若農村的小學英語教師能做到以上幾點,農村的小學英語口語水平定會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