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板藍根、藿香正氣水,夏季感冒該用哪一種?
夏季感冒很少像冬季感冒那樣,是在公共場所中受到別人傳染的。而且夏季感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除了一般的感冒癥狀以外,還有口渴、心煩等內熱現象。
夏季感冒常見的四種類型
夏季感冒包括暑熱感冒、熱傷風、暑濕感冒、胃腸型感冒等多種類型,這幾種感冒除了鼻塞、流涕、發(fā)燒之外,又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
暑熱感冒:其重要特征是熱象突出,因暑熱侵襲,出現發(fā)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舌苔黃等癥狀。
熱傷風:多因內有熱又貪涼而導致,出現鼻塞、流涕、怕風,也有些患者出現咽痛、咳嗽等,癥狀相對較輕。
暑濕感冒:是指在暑濕季節(jié)里感受暑濕之邪所導致的感冒,其癥狀多見發(fā)熱、食欲不振、胸悶、頭身困重、口雖干但飲水不多等。
胃腸型感冒:多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如發(fā)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板藍根——
用于夏季熱性感冒
作為一種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板藍根并不是各種感冒的萬能藥,它只適用于暑熱感冒、熱傷風等熱性疾病的治療,而風寒感冒和暑濕感冒等不宜使用。
專家提醒說,即使同樣是風熱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夾濕、內熱等個體差異,板藍根較適于體內蘊熱的風熱感冒,對于風熱夾濕感冒的病人就不太適合。人在健康狀態(tài)下服用板藍根過多,會傷及脾胃,反而容易引發(fā)某些疾病。如果屬于體質偏虛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瀉、身體怕冷,就不適宜多喝板藍根沖劑,服用最好不要超過三天。
藿香正氣水——
用于暑濕和胃腸型感冒
夏季暑濕當令,感冒中以感受暑濕之邪為多見。暑濕感冒除了發(fā)熱、頭痛、鼻塞、流涕等一般感冒的癥狀外,通常伴有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而胃腸道癥狀恰恰就是暑濕之邪為患的表現。濕邪屬土,主犯脾胃。濕性重濁,所以暑濕感冒的頭痛明顯,并有困重之感。
藿香正氣水是夏季最常用的暑濕感冒治療藥物,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藿香正氣制劑中,傳統的藿香正氣水療效明顯,口感卻很差;而藿香正氣膠囊和軟膠囊,優(yōu)點是口感好,但是藥物的療效均不及藿香正氣水。近年備受好評的新劑型——滴丸,不含乙醇(酒精),沒有刺激味道,且保留了藿香中易揮發(fā)的有效成分,更加適用于胃腸型感冒的治療。
揉搓大椎穴治夏季感冒
專家指出,雖然夏季感冒分很多種,但無論是哪種感冒,在它發(fā)病之初的一小段時間內,都有一些風寒的癥狀,此時,就可以用揉搓大椎穴的方法來對付感冒。在中醫(yī)針灸理論中,大椎穴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脈氣的作用,可以通過振奮人體的陽氣來抵御外邪,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
方法:低頭,頸后最高起的骨頭的下邊就是大椎穴。
揉法: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著力于大椎穴上,做輕柔緩和的環(huán)旋揉動,反復10至15次。
搓擦法:將食、中、無名指壓力均勻地放在大椎穴上,左右搓擦,反復10至15次。
需要提醒的是,年幼、年老和骨質疏松的人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一定要輕柔,避免挫傷頸椎。
板藍根、藿香正氣水,夏季感冒該用哪一種?
夏季感冒很少像冬季感冒那樣,是在公共場所中受到別人傳染的。而且夏季感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除了一般的感冒癥狀以外,還有口渴、心煩等內熱現象。
夏季感冒常見的四種類型
夏季感冒包括暑熱感冒、熱傷風、暑濕感冒、胃腸型感冒等多種類型,這幾種感冒除了鼻塞、流涕、發(fā)燒之外,又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
暑熱感冒:其重要特征是熱象突出,因暑熱侵襲,出現發(fā)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舌苔黃等癥狀。
熱傷風:多因內有熱又貪涼而導致,出現鼻塞、流涕、怕風,也有些患者出現咽痛、咳嗽等,癥狀相對較輕。
暑濕感冒:是指在暑濕季節(jié)里感受暑濕之邪所導致的感冒,其癥狀多見發(fā)熱、食欲不振、胸悶、頭身困重、口雖干但飲水不多等。
胃腸型感冒:多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如發(fā)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板藍根——
用于夏季熱性感冒
作為一種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板藍根并不是各種感冒的萬能藥,它只適用于暑熱感冒、熱傷風等熱性疾病的治療,而風寒感冒和暑濕感冒等不宜使用。
專家提醒說,即使同樣是風熱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夾濕、內熱等個體差異,板藍根較適于體內蘊熱的風熱感冒,對于風熱夾濕感冒的病人就不太適合。人在健康狀態(tài)下服用板藍根過多,會傷及脾胃,反而容易引發(fā)某些疾病。如果屬于體質偏虛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瀉、身體怕冷,就不適宜多喝板藍根沖劑,服用最好不要超過三天。
藿香正氣水——
用于暑濕和胃腸型感冒
夏季暑濕當令,感冒中以感受暑濕之邪為多見。暑濕感冒除了發(fā)熱、頭痛、鼻塞、流涕等一般感冒的癥狀外,通常伴有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而胃腸道癥狀恰恰就是暑濕之邪為患的表現。濕邪屬土,主犯脾胃。濕性重濁,所以暑濕感冒的頭痛明顯,并有困重之感。
藿香正氣水是夏季最常用的暑濕感冒治療藥物,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藿香正氣制劑中,傳統的藿香正氣水療效明顯,口感卻很差;而藿香正氣膠囊和軟膠囊,優(yōu)點是口感好,但是藥物的療效均不及藿香正氣水。近年備受好評的新劑型——滴丸,不含乙醇(酒精),沒有刺激味道,且保留了藿香中易揮發(fā)的有效成分,更加適用于胃腸型感冒的治療。
揉搓大椎穴治夏季感冒
專家指出,雖然夏季感冒分很多種,但無論是哪種感冒,在它發(fā)病之初的一小段時間內,都有一些風寒的癥狀,此時,就可以用揉搓大椎穴的方法來對付感冒。在中醫(yī)針灸理論中,大椎穴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脈氣的作用,可以通過振奮人體的陽氣來抵御外邪,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
方法:低頭,頸后最高起的骨頭的下邊就是大椎穴。
揉法: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著力于大椎穴上,做輕柔緩和的環(huán)旋揉動,反復10至15次。
搓擦法:將食、中、無名指壓力均勻地放在大椎穴上,左右搓擦,反復10至15次。
需要提醒的是,年幼、年老和骨質疏松的人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一定要輕柔,避免挫傷頸椎。
板藍根、藿香正氣水,夏季感冒該用哪一種?
夏季感冒很少像冬季感冒那樣,是在公共場所中受到別人傳染的。而且夏季感冒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除了一般的感冒癥狀以外,還有口渴、心煩等內熱現象。
夏季感冒常見的四種類型
夏季感冒包括暑熱感冒、熱傷風、暑濕感冒、胃腸型感冒等多種類型,這幾種感冒除了鼻塞、流涕、發(fā)燒之外,又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
暑熱感冒:其重要特征是熱象突出,因暑熱侵襲,出現發(fā)熱、微惡風寒、汗出熱不退、心煩、口渴、舌苔黃等癥狀。
熱傷風:多因內有熱又貪涼而導致,出現鼻塞、流涕、怕風,也有些患者出現咽痛、咳嗽等,癥狀相對較輕。
暑濕感冒:是指在暑濕季節(jié)里感受暑濕之邪所導致的感冒,其癥狀多見發(fā)熱、食欲不振、胸悶、頭身困重、口雖干但飲水不多等。
胃腸型感冒:多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如發(fā)熱、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板藍根——
用于夏季熱性感冒
作為一種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板藍根并不是各種感冒的萬能藥,它只適用于暑熱感冒、熱傷風等熱性疾病的治療,而風寒感冒和暑濕感冒等不宜使用。
專家提醒說,即使同樣是風熱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夾濕、內熱等個體差異,板藍根較適于體內蘊熱的風熱感冒,對于風熱夾濕感冒的病人就不太適合。人在健康狀態(tài)下服用板藍根過多,會傷及脾胃,反而容易引發(fā)某些疾病。如果屬于體質偏虛寒的人,常感脾胃不和、容易腹瀉、身體怕冷,就不適宜多喝板藍根沖劑,服用最好不要超過三天。
藿香正氣水——
用于暑濕和胃腸型感冒
夏季暑濕當令,感冒中以感受暑濕之邪為多見。暑濕感冒除了發(fā)熱、頭痛、鼻塞、流涕等一般感冒的癥狀外,通常伴有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而胃腸道癥狀恰恰就是暑濕之邪為患的表現。濕邪屬土,主犯脾胃。濕性重濁,所以暑濕感冒的頭痛明顯,并有困重之感。
藿香正氣水是夏季最常用的暑濕感冒治療藥物,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的藿香正氣制劑中,傳統的藿香正氣水療效明顯,口感卻很差;而藿香正氣膠囊和軟膠囊,優(yōu)點是口感好,但是藥物的療效均不及藿香正氣水。近年備受好評的新劑型——滴丸,不含乙醇(酒精),沒有刺激味道,且保留了藿香中易揮發(fā)的有效成分,更加適用于胃腸型感冒的治療。
揉搓大椎穴治夏季感冒
專家指出,雖然夏季感冒分很多種,但無論是哪種感冒,在它發(fā)病之初的一小段時間內,都有一些風寒的癥狀,此時,就可以用揉搓大椎穴的方法來對付感冒。在中醫(yī)針灸理論中,大椎穴具有統率和督促全身陽經脈氣的作用,可以通過振奮人體的陽氣來抵御外邪,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清熱解毒,預防感冒。
方法:低頭,頸后最高起的骨頭的下邊就是大椎穴。
揉法: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著力于大椎穴上,做輕柔緩和的環(huán)旋揉動,反復10至15次。
搓擦法:將食、中、無名指壓力均勻地放在大椎穴上,左右搓擦,反復10至15次。
需要提醒的是,年幼、年老和骨質疏松的人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一定要輕柔,避免挫傷頸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