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橋+聶曉霞+李艷蘭+杜利軍+蔣惠華+何仁亮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微量元素與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的相關性及護理對策。 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剖宮產術后發(fā)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40例作為觀察組,同期剖宮產切口愈合良好的產婦4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產婦的血清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含量水平。 結果 觀察組中缺鋅18例(45.0%)、缺鐵12例(30.0%)、高錳5例(12.5%)、高銅2 例(5.0%),對照組中缺鋅7例(17.5%)、缺鐵5例(12.5%)、高錳1例(2.5%)、高銅0例(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血清微量元素含量與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有關,據(jù)此指導孕期的營養(yǎng)支持并設立相應的預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微量元素;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R719.8[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5(c)-0180-03
Correlation study of trace elements and undesirable heal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and nutrition guidance
ZHANG Ai-qiao NIE Xiao-xia LI Yan-lan DU Li-jun JIANG Hui-hua HE Ren-liang
Huangpu People′s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shan 5284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of trace elements of serum and undesirable heal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and the nursing strategies. Methods 40 puerperae occurred with undesirable heal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from January 2012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period,another 40 puerperae with favorable heal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 of trace elements like manganese,copper,iron,zinc of serum were compar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re were 18 patients (45.0%) lacking of zinc and 12 ones (30.0%) with shortage of iron.The number of high-manganese and high-copper was 5 (12.5%) and 2 (5.0%) respectively.In the control group,7 (17.5%) participants were lack of zinc,5 (12.5%) in shortage of iron,and 1 with in high-manganese.There was no high-copper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these indexes mentioned above display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he two groups (P<0.01). Conclusion Trace elements of serum have relationship with undesirable heal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Hereby,guidance of nutrition support in pregnancy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ncidence of undesirable healing of cesarean section incis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in puerpera.
[Key words] Trace element;Cesarean section;Undesirable incision healing;Nursing strategy
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剖宮產的并發(fā)癥也相應增多,其中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其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1]。有研究表明,與創(chuàng)傷愈合有關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鋅、銅、鐵等,其中鋅所具有的生理功能最多[2],但微量元素引起的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國內尚未有文獻報道,因此,本課題通過了解微量元素含量與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的相關性,為孕期的營養(yǎng)支持、保健提供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剖宮產術后發(fā)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40例作為觀察組,并以同期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良好的產婦4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年齡21~35歲,平均(28.5±3.3)歲,孕次0~2次,平均(1.3±0.5)次,孕周37~41周,平均(39.5±1.6)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0~36歲,平均(28.9±3.7)歲,孕次0~2次,平均(1.4±0.3)次,孕周38~41周,平均(39.1±1.5)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次以及孕周等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兩組受試者均為初產婦,均在知情的情況下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的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途不合作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4 診斷標準
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的判斷標準依據(jù)原衛(wèi)生部《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規(guī)定,乙、丙級切口視為愈合不良。乙級:切口局部紅腫、硬結、血腫、滲液;丙級:切口化膿[3]。
1.5 實驗方法
1.5.1 標本采集產婦晨間空腹采取靜脈血3 ml,注入含有肝素鈉的潔凈聚乙烯小試管內,混勻。采用美國安捷倫公司生產的7700X ICP-MS質譜痕量元素分析儀檢測,試劑為上海源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硝酸-過氧化氫(體積比5∶1)溶液[6]。
1.5.2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入選對象的血清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含量水平,觀察其變化與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發(fā)生率的關系。
endprint
1.5.3 參考范圍血清微量元素正常值參考范圍,以小于低限值為缺乏。錳:4.0~18.0 μg/L,銅:720.0~1750.0 μg/L,鐵380.8~572.3 mg/L,鋅:4.8~9.3 mg/L[7]。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觀察組中缺鋅18例(45.0%)、缺鐵12例(30.0%)、高錳5例(12.5%)、高銅2 例(5.0%),對照組缺鋅7例(17.5%)、缺鐵5(12.5%)、高錳1例(2.5%)、高銅0例(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21、11.18、9.87、9.45,P<0.01)(表1)。
表1 兩組產婦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x±s)
2.2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孕婦出現(xiàn)并發(fā)癥8例(20.0%),而對照組出現(xiàn)21例(5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37,P<0.01)。
3 討論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剖宮產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明顯,在我國尤為突出[4]。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剖宮產的并發(fā)癥也相應增多。有報道稱[5],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為2.2%~3.3%。一旦出現(xiàn)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不僅給產婦帶來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其經(jīng)濟負擔,而且容易引起醫(yī)療糾紛。目前已經(jīng)證實,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6],其中包括產婦自身的因素,如肥胖、合并基礎疾病、瘢痕子宮、胎膜早破等,通過血清研究又發(fā)現(xiàn),微量元素的含量與孕期并發(fā)癥有關[6],比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貧血、胎膜早破等都與微量元素含量異常有關,由此可見,產婦血清微量元素的水平是影響腹部切口愈合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手術后由于失血、血紅蛋白分解導致鐵的丟失,失血致血容量相對減少[7],鋅與血漿中一些低分子量化合物結合由腎臟過濾排出,致手術后一段時間內處于低鋅于狀態(tài),因此創(chuàng)傷也是導致體內血清微量元素異常的原因之一[8]。目前,被國際上確認為“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主要有碘、硒、鋅、銅、錳、鉻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含量異常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存在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均與剖宮產切口愈合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血清鋅、鐵含量顯著低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者,尤其是血清鋅低的比例較高,而血清銅、錳的含量則顯著高于切口愈合良好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微量元素水平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相關。另外,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低于對照組的52.5%,說明孕期并發(fā)癥會影響傷口的愈合,因而可根據(jù)此結果為孕婦孕期營養(yǎng)指導提供參考。
近年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報道顯示[9],孕婦血液微量元素的含量直接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并且可能導致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而,產婦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微量元素的共同作用,在圍產期中,定期檢查孕婦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并由產科專業(yè)護理人員做出孕期營養(yǎng)指導方案以及督促孕婦執(zhí)行[10]。一般情況下,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都能在日常飲食中得到補充,如含鐵豐富的食物有瘦肉、蛋類、豆類、海帶、木耳、香菇、菠菜等,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瘦肉、魚類、海產品、堅果等,含銅豐富的食物有糙米、芝麻、動物肝臟、葡萄干、茶葉等,含錳豐富的食物有糙米、板栗、桃仁、菇類等。有研究者表示[11],孕婦體內鐵、鋅的含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降低,銅、錳的含量則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多。錳和銅均有促進胎兒生長發(fā)育的作用,因孕期錳、銅的含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多,因此正常情況下孕婦不需要額外補充錳、銅元素。鐵可促進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活力,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孕婦每日至少需攝入15 mg鐵元素,因為人體每天從食物中吸收的鐵只有1.0~1.5 mg,妊娠4個月以后鐵的需要量逐漸增加,鐵的需求量很難從食物中得到滿足,因此,妊娠4個月開始口服硫酸亞鐵0.3 g,每日1次,以預防缺鐵性貧血。鋅是人體的“生命之花”,是組織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為滿足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孕婦每日需攝入20 mg的鋅元素,因此,為了預防孕期因微量元素異常引起的妊娠并發(fā)癥,在孕早、中、晚期需檢測孕婦的血清微量元素,產科門診護士根據(jù)各周期孕婦體內微量元素變化情況,評估孕婦的營養(yǎng)水平,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給予專業(yè)性飲食指導[12]。對于微量元素的補充遵循“缺多少補多少,不缺不補,食補為主,藥補為輔”的原則。元素輕度缺乏的則可通過食物去補充,缺乏嚴重的可考慮藥物治療[13]。
綜上所述,微量元素錳、銅、鐵、鋅的含量與剖宮產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關,加強孕期保健宣傳工作及孕期營養(yǎng)狀況的監(jiān)測,合理指導孕婦補充微量元素,將有利于有效降低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文琇.剖宮兒綜合征的形成與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2005,16(5):276-277.
[2]王麗姿.傷口愈合的相關營養(yǎng)因素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55-56.
[3]劉興會,何鐳.剖宮產腹部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6):412-414.
[4]張愛橋.剖宮產與正常分娩對初產婦早期子宮復舊影響的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7):1857.
[5]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7):387-388.
[6]潘秀明.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的相關因素探討及預防[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3):45-46.
[7]李杰,馬慧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與血清中微量元素關系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9):2761-2762.
[8]鄧繼民.孕婦122例血微量元素與貧血的關系[J].職業(yè)與健康,2006,22(22):2016-2017.
[9]于朝云,楊慧.微量元素與人體生理功能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09,49(9):113-114.
[10]鐘秀清,鐘俊輝.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61-63.
[11]陳津津,蔡威.微量元素與危重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4,12(4):265-269.
[12]蘭曉萍.微量元素在妊娠期營養(yǎng)中作用與指導要點[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3(8):22-28.
[13]黃小芳.微量元素與妊娠不良結局的原因分析及飲食護理[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12(7):11-15.
(收稿日期:2014-04-10本文編輯:許俊琴)
[基金項目] 廣東省中山市衛(wèi)生局醫(yī)學科研立項(2013A020 240)
[作者簡介] 張愛橋(1974-),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護理
endprint
1.5.3 參考范圍血清微量元素正常值參考范圍,以小于低限值為缺乏。錳:4.0~18.0 μg/L,銅:720.0~1750.0 μg/L,鐵380.8~572.3 mg/L,鋅:4.8~9.3 mg/L[7]。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觀察組中缺鋅18例(45.0%)、缺鐵12例(30.0%)、高錳5例(12.5%)、高銅2 例(5.0%),對照組缺鋅7例(17.5%)、缺鐵5(12.5%)、高錳1例(2.5%)、高銅0例(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21、11.18、9.87、9.45,P<0.01)(表1)。
表1 兩組產婦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x±s)
2.2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孕婦出現(xiàn)并發(fā)癥8例(20.0%),而對照組出現(xiàn)21例(5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37,P<0.01)。
3 討論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剖宮產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明顯,在我國尤為突出[4]。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剖宮產的并發(fā)癥也相應增多。有報道稱[5],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為2.2%~3.3%。一旦出現(xiàn)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不僅給產婦帶來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其經(jīng)濟負擔,而且容易引起醫(yī)療糾紛。目前已經(jīng)證實,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6],其中包括產婦自身的因素,如肥胖、合并基礎疾病、瘢痕子宮、胎膜早破等,通過血清研究又發(fā)現(xiàn),微量元素的含量與孕期并發(fā)癥有關[6],比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貧血、胎膜早破等都與微量元素含量異常有關,由此可見,產婦血清微量元素的水平是影響腹部切口愈合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手術后由于失血、血紅蛋白分解導致鐵的丟失,失血致血容量相對減少[7],鋅與血漿中一些低分子量化合物結合由腎臟過濾排出,致手術后一段時間內處于低鋅于狀態(tài),因此創(chuàng)傷也是導致體內血清微量元素異常的原因之一[8]。目前,被國際上確認為“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主要有碘、硒、鋅、銅、錳、鉻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含量異常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存在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均與剖宮產切口愈合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血清鋅、鐵含量顯著低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者,尤其是血清鋅低的比例較高,而血清銅、錳的含量則顯著高于切口愈合良好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微量元素水平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相關。另外,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低于對照組的52.5%,說明孕期并發(fā)癥會影響傷口的愈合,因而可根據(jù)此結果為孕婦孕期營養(yǎng)指導提供參考。
近年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報道顯示[9],孕婦血液微量元素的含量直接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并且可能導致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而,產婦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微量元素的共同作用,在圍產期中,定期檢查孕婦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并由產科專業(yè)護理人員做出孕期營養(yǎng)指導方案以及督促孕婦執(zhí)行[10]。一般情況下,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都能在日常飲食中得到補充,如含鐵豐富的食物有瘦肉、蛋類、豆類、海帶、木耳、香菇、菠菜等,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瘦肉、魚類、海產品、堅果等,含銅豐富的食物有糙米、芝麻、動物肝臟、葡萄干、茶葉等,含錳豐富的食物有糙米、板栗、桃仁、菇類等。有研究者表示[11],孕婦體內鐵、鋅的含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降低,銅、錳的含量則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多。錳和銅均有促進胎兒生長發(fā)育的作用,因孕期錳、銅的含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多,因此正常情況下孕婦不需要額外補充錳、銅元素。鐵可促進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活力,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孕婦每日至少需攝入15 mg鐵元素,因為人體每天從食物中吸收的鐵只有1.0~1.5 mg,妊娠4個月以后鐵的需要量逐漸增加,鐵的需求量很難從食物中得到滿足,因此,妊娠4個月開始口服硫酸亞鐵0.3 g,每日1次,以預防缺鐵性貧血。鋅是人體的“生命之花”,是組織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為滿足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孕婦每日需攝入20 mg的鋅元素,因此,為了預防孕期因微量元素異常引起的妊娠并發(fā)癥,在孕早、中、晚期需檢測孕婦的血清微量元素,產科門診護士根據(jù)各周期孕婦體內微量元素變化情況,評估孕婦的營養(yǎng)水平,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給予專業(yè)性飲食指導[12]。對于微量元素的補充遵循“缺多少補多少,不缺不補,食補為主,藥補為輔”的原則。元素輕度缺乏的則可通過食物去補充,缺乏嚴重的可考慮藥物治療[13]。
綜上所述,微量元素錳、銅、鐵、鋅的含量與剖宮產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關,加強孕期保健宣傳工作及孕期營養(yǎng)狀況的監(jiān)測,合理指導孕婦補充微量元素,將有利于有效降低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文琇.剖宮兒綜合征的形成與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2005,16(5):276-277.
[2]王麗姿.傷口愈合的相關營養(yǎng)因素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55-56.
[3]劉興會,何鐳.剖宮產腹部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6):412-414.
[4]張愛橋.剖宮產與正常分娩對初產婦早期子宮復舊影響的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7):1857.
[5]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7):387-388.
[6]潘秀明.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的相關因素探討及預防[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3):45-46.
[7]李杰,馬慧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與血清中微量元素關系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9):2761-2762.
[8]鄧繼民.孕婦122例血微量元素與貧血的關系[J].職業(yè)與健康,2006,22(22):2016-2017.
[9]于朝云,楊慧.微量元素與人體生理功能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09,49(9):113-114.
[10]鐘秀清,鐘俊輝.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61-63.
[11]陳津津,蔡威.微量元素與危重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4,12(4):265-269.
[12]蘭曉萍.微量元素在妊娠期營養(yǎng)中作用與指導要點[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3(8):22-28.
[13]黃小芳.微量元素與妊娠不良結局的原因分析及飲食護理[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12(7):11-15.
(收稿日期:2014-04-10本文編輯:許俊琴)
[基金項目] 廣東省中山市衛(wèi)生局醫(yī)學科研立項(2013A020 240)
[作者簡介] 張愛橋(1974-),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護理
endprint
1.5.3 參考范圍血清微量元素正常值參考范圍,以小于低限值為缺乏。錳:4.0~18.0 μg/L,銅:720.0~1750.0 μg/L,鐵380.8~572.3 mg/L,鋅:4.8~9.3 mg/L[7]。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
觀察組中缺鋅18例(45.0%)、缺鐵12例(30.0%)、高錳5例(12.5%)、高銅2 例(5.0%),對照組缺鋅7例(17.5%)、缺鐵5(12.5%)、高錳1例(2.5%)、高銅0例(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21、11.18、9.87、9.45,P<0.01)(表1)。
表1 兩組產婦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較(x±s)
2.2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孕婦出現(xiàn)并發(fā)癥8例(20.0%),而對照組出現(xiàn)21例(5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37,P<0.01)。
3 討論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世界剖宮產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明顯,在我國尤為突出[4]。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升高,剖宮產的并發(fā)癥也相應增多。有報道稱[5],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為2.2%~3.3%。一旦出現(xiàn)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不僅給產婦帶來痛苦、延長住院時間、增加其經(jīng)濟負擔,而且容易引起醫(yī)療糾紛。目前已經(jīng)證實,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6],其中包括產婦自身的因素,如肥胖、合并基礎疾病、瘢痕子宮、胎膜早破等,通過血清研究又發(fā)現(xiàn),微量元素的含量與孕期并發(fā)癥有關[6],比如妊娠高血壓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貧血、胎膜早破等都與微量元素含量異常有關,由此可見,產婦血清微量元素的水平是影響腹部切口愈合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手術后由于失血、血紅蛋白分解導致鐵的丟失,失血致血容量相對減少[7],鋅與血漿中一些低分子量化合物結合由腎臟過濾排出,致手術后一段時間內處于低鋅于狀態(tài),因此創(chuàng)傷也是導致體內血清微量元素異常的原因之一[8]。目前,被國際上確認為“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主要有碘、硒、鋅、銅、錳、鉻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含量異常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存在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微量元素錳、銅、鐵、鋅均與剖宮產切口愈合存在一定的相關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產婦血清鋅、鐵含量顯著低于腹部切口愈合良好者,尤其是血清鋅低的比例較高,而血清銅、錳的含量則顯著高于切口愈合良好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微量元素水平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相關。另外,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0.0%,低于對照組的52.5%,說明孕期并發(fā)癥會影響傷口的愈合,因而可根據(jù)此結果為孕婦孕期營養(yǎng)指導提供參考。
近年來,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報道顯示[9],孕婦血液微量元素的含量直接影響胎兒的發(fā)育,并且可能導致剖宮產術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而,產婦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微量元素的共同作用,在圍產期中,定期檢查孕婦體內的微量元素含量,并由產科專業(yè)護理人員做出孕期營養(yǎng)指導方案以及督促孕婦執(zhí)行[10]。一般情況下,人體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都能在日常飲食中得到補充,如含鐵豐富的食物有瘦肉、蛋類、豆類、海帶、木耳、香菇、菠菜等,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瘦肉、魚類、海產品、堅果等,含銅豐富的食物有糙米、芝麻、動物肝臟、葡萄干、茶葉等,含錳豐富的食物有糙米、板栗、桃仁、菇類等。有研究者表示[11],孕婦體內鐵、鋅的含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降低,銅、錳的含量則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多。錳和銅均有促進胎兒生長發(fā)育的作用,因孕期錳、銅的含量隨著孕周的增加而增多,因此正常情況下孕婦不需要額外補充錳、銅元素。鐵可促進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活力,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孕婦每日至少需攝入15 mg鐵元素,因為人體每天從食物中吸收的鐵只有1.0~1.5 mg,妊娠4個月以后鐵的需要量逐漸增加,鐵的需求量很難從食物中得到滿足,因此,妊娠4個月開始口服硫酸亞鐵0.3 g,每日1次,以預防缺鐵性貧血。鋅是人體的“生命之花”,是組織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為滿足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孕婦每日需攝入20 mg的鋅元素,因此,為了預防孕期因微量元素異常引起的妊娠并發(fā)癥,在孕早、中、晚期需檢測孕婦的血清微量元素,產科門診護士根據(jù)各周期孕婦體內微量元素變化情況,評估孕婦的營養(yǎng)水平,結合孕婦的實際情況給予專業(yè)性飲食指導[12]。對于微量元素的補充遵循“缺多少補多少,不缺不補,食補為主,藥補為輔”的原則。元素輕度缺乏的則可通過食物去補充,缺乏嚴重的可考慮藥物治療[13]。
綜上所述,微量元素錳、銅、鐵、鋅的含量與剖宮產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關,加強孕期保健宣傳工作及孕期營養(yǎng)狀況的監(jiān)測,合理指導孕婦補充微量元素,將有利于有效降低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發(fā)生率,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文琇.剖宮兒綜合征的形成與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2005,16(5):276-277.
[2]王麗姿.傷口愈合的相關營養(yǎng)因素及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55-56.
[3]劉興會,何鐳.剖宮產腹部切口感染的防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6):412-414.
[4]張愛橋.剖宮產與正常分娩對初產婦早期子宮復舊影響的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7):1857.
[5]黃醒華.對剖宮產術的思考.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7):387-388.
[6]潘秀明.剖宮產切口愈合不良的相關因素探討及預防[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13):45-46.
[7]李杰,馬慧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病與血清中微量元素關系的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9):2761-2762.
[8]鄧繼民.孕婦122例血微量元素與貧血的關系[J].職業(yè)與健康,2006,22(22):2016-2017.
[9]于朝云,楊慧.微量元素與人體生理功能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09,49(9):113-114.
[10]鐘秀清,鐘俊輝.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34(1):61-63.
[11]陳津津,蔡威.微量元素與危重病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營養(yǎng)雜志,2004,12(4):265-269.
[12]蘭曉萍.微量元素在妊娠期營養(yǎng)中作用與指導要點[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3(8):22-28.
[13]黃小芳.微量元素與妊娠不良結局的原因分析及飲食護理[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12(7):11-15.
(收稿日期:2014-04-10本文編輯:許俊琴)
[基金項目] 廣東省中山市衛(wèi)生局醫(yī)學科研立項(2013A020 240)
[作者簡介] 張愛橋(1974-),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護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