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梅興+++陳素紅+++++陳春霞+++李云香++李美玲++
[摘要] 目的 探討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及面部表情量表在老年患者癌痛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為臨床醫(yī)生用藥提供準確、有效的依據(jù)。 方法 將2012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癌痛患者分為兩組:使用面部表情量表進行疼痛評分的60例癌痛患者設為對照組,使用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進行疼痛評分的60例癌痛患者設為觀察組,均采用規(guī)范的三階梯鎮(zhèn)痛治療,比較兩組癌痛患者在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7d后的疼痛緩解率。 結果 經過7d治療,觀察組疼痛緩解率為95%,對照組疼痛緩解率為83.33%,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較面部表情量表反映患者的疼痛程度更為細化、精確度高,為臨床醫(yī)生調整止痛藥物劑量提供了依據(jù),使癌痛患者得到有效、專業(yè)的疼痛護理,提高生存質量。
[關鍵詞] 老年; 癌痛; 疼痛評估量表
[中圖分類號] R473.7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6-0093-03
Th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pain assessment scal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with cancer pain nursing
LIANG Meixing CHEN Suhong CHEN Chunxia LI Yunxiang LI Meil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Affiliated Jiangmen Hospital of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men 529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 and face pain scale-revised(FPS-R)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nursing, to provide accurate and eff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doctors. Methods In this study,120 elderly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ancer pai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patients of using NRS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 and 60 patients of using FPS-R were set as observation group. All were treated by three?steps?analgesic ladder.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ain in the standard treatment of pain relief rate 7 days later. Results After 7 days of treatment, we could get the effect evaluation was that observation group of pain relief rate was 95%, the control group in pain relief rate was 83.3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FPS-R, NRS reflected the level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more detailed and higher accuracy,provided the better basis to adjust the analgesic drug dose for clinical doctors, made more efficient and professional pain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pai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survival.
[Key words] Aged; Cancer pain; Pain assessment scale 癌痛是癌癥患者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隨著病程的進展,癌痛患者表現(xiàn)為中度至重度疼痛,部分患者由斷續(xù)性疼痛逐漸加重為爆發(fā)痛,對其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尤其是老年人,生活質量相對青壯年人低,因此對老年癌癥疼痛的準確評估及及時的藥物控制顯得尤為重要[1]。
疼痛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受,基于患者的主訴和自我評估是評估疼痛的金標準?;颊咴陉愂鎏弁磿r不能準確表達或降低疼痛的等級[2],必然會導致醫(yī)護人員對疼痛的評估不準確,影響癌痛控制的效果。筆者對老年癌痛患者使用不同疼痛評估量表的掌握程度及疼痛緩解率進行觀察及分析,為臨床護理人員選擇正確、有效的疼痛評估量表提供參考依據(jù),提高癌痛控制效果,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分組情況選擇2012年1~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癌痛患者作為對照組,男 36例,女 24例,年齡61~75歲,腫瘤類型:腸癌16例,肝癌10例,乳腺癌8例,膀胱癌4例,肺癌10例,鼻咽癌3例,胰腺癌4例,其他腫瘤5例。中度疼痛48例,重度疼痛12例,其中軀體痛46例,內臟痛14例,選擇面部表情量表進行疼痛評估及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
另選擇同期我科收治的60例癌痛患者作為觀察組,年齡64~83歲,男 40例,女 20例,腫瘤類型:腸癌14例,肝癌7例,乳腺癌10例,膀胱癌2例,肺癌11例,鼻咽癌6例,胰腺癌6例,其他腫瘤4例。中度疼痛42例,重度疼痛18例,其中軀體痛49例,內臟痛11例,選擇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進行疼痛評估及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
1.1.2 入選標準①年齡>60歲,病理確診為癌癥;②存在中、重度疼痛,入院時疼痛數(shù)字或面部評分≥4分;③神志清,表達清晰,能與醫(yī)護人員交流和描述疼痛情況。
1.1.3 排除標準剔除認知功能障礙、表達能力喪失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的病例。
兩組患者之間的年齡、疼痛評分及腫瘤類型分布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
1.2 方法
1.2.1 疼痛治療方法①兩組病人均采用WHO推薦三階梯鎮(zhèn)痛療法[3]進行治療,第一階梯療法:對于輕度疼痛的患者,選擇以雙氯芬酸、洛芬待因為代表的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第二階梯療法:對于中度疼痛的患者,選擇以曲馬多、可待因為代表的弱阿片類藥物;第三階梯療法:對于重度疼痛的患者,選擇以鹽酸羥考酮、芬太尼貼片為代表的強阿片類藥物。針對疼痛的不同性質,配合其他必要的輔助藥物。②用藥時遵循三階梯鎮(zhèn)痛療法原則:盡量采用口服等無創(chuàng)性和低危險性方法;按時給藥;按階梯給藥;個體化原則;注意細節(jié)及實際效果,密切觀察可能出現(xiàn)的藥物副作用,及時作出處理。
endprint
1.2.2 疼痛評估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NRS):O~10的數(shù)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最劇烈疼痛,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1~3代表輕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在進行疼痛評估過程中,患者表達不夠精確時,根據(jù)疼痛對睡眠影響的程度,提供2個坐標點,即4分為出現(xiàn)痛醒,7分為無法入睡,來幫助患者更精確地定位[2]。
對照組患者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用快樂到悲傷及哭泣6個不同表情的面孔表達不同的疼痛強度。0代表無痛,2代表輕度疼痛;4代表中度疼痛;6代表重度疼痛?;颊咧赋銎渲幸粋€臉譜來表達現(xiàn)時的疼痛程度。
1.2.3 疼痛護理方法①對新入院患者使用疼痛評估量表進行疼痛評估及篩查,評估時護士使用通俗、易懂語言與病人溝通、了解患者病史,詳細解釋量表的使用方法。利用床頭疼痛評分圖、在床邊懸掛疼痛評估標尺,指導患者正確運用疼痛評估量表,并根據(jù)量表進行疼痛評分。根據(jù)老年患者自身、年齡、家庭及社會的因素,進行個性化的宣教,直至患者掌握為止。②兩組患者由始至終分別使用同一疼痛評估量表進行疼痛評分。要求醫(yī)生和護士的評估工具、記錄用語保持一致性。③疼痛評估的分數(shù)記錄在疼痛護理單[4](使用廣東省《護理文書規(guī)范》中的疼痛護理單)及體溫單。方便醫(yī)生了解病人疼痛程度,及時調整疼痛治療方案,從而采取正確合適的控制措施,達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④老年癌痛患者對疼痛常有焦慮、恐懼的心理,缺乏家人陪護時的孤獨感,影響疼痛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為患者創(chuàng)造溫馨、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待患者如家人,主動與患者交流,爭取家屬的配合,讓患者感受到愛與關懷,取得患者的信任,樹立疼痛治療的信心。
1.3 主要觀察指標
1.3.1 兩組患者對不同評估方法的理解程度[5]采用問卷方法評估,理解程度分四級:①一過性理解;②反復講解后理解;③部分理解未能有效運用;④不能理解。一次性理解+反復講解后理解為有效理解率。
1.3.2 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疼痛的緩解率疼痛緩解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治療后疼痛消失,不影響睡眠;部分緩解(PR):治療后疼痛緩解明顯,對睡眠影響減小;輕度緩解(MR):治療后疼痛有所緩解,但仍影響睡眠;無效(NR):疼痛沒有緩解甚至加重。 CR+PR為有效緩解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O統(tǒng)計學軟件,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老年癌痛患者對采用不同評估方法的理解程度的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采用不同疼痛評估量表理解程度的比較[n(%)]
從表1中可見,患者對面部表情法的有效理解率為96.66%,數(shù)字分級法有效理解率為85.00%。老年患者對面部表情法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能迅速、有效表達疼痛評分。同時,兩組患者對疼痛評估量表的理解程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
2.2 兩組老年癌痛患者治療7d后的疼痛緩解率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7 d后的疼痛緩解率比較[n(%)]
表2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合計的總緩解率差異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明NRS評分法比面部表情法更為細化,精確度高,患者能夠清楚地表達疼痛的等級,尤其在進行嗎啡滴定過程中,疼痛動態(tài)評估的準確性更優(yōu)于面部表情法。為及時調整止痛藥的劑量提供依據(jù),95%的老年癌痛患者疼痛得到緩解,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3討論
臨床實踐中,大部分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級是由一線護士與患者共同完成。針對癌痛患者的疼痛評估是疼痛處理的關鍵步驟,選擇正確、合適的疼痛評估方法工具可以減少發(fā)生錯誤、偏差的機會[6]。臨床使用的疼痛護理單,其中的疼痛評估量表有三種:數(shù)字評定量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及詞語描述量表。NRS評分法是目前臨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疼痛程度評估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靈敏度,但刻錄較為抽象,對兒童、文化程度低、認知有障礙者使用效果不理想[7],面部表情法比較簡單、直觀[5,8],易于理解和表述,初次進行疼痛評估的急性疼痛、兒童、文化程度低、老年人和表達能力喪失者,能達到快速、有效的疼痛評分,但評分的精確程度不如NRS評分法,主要用于兒童和表達能力喪失及危重患者。詞語描述量表用無痛、輕度痛、中度痛、重度痛、極度痛、最痛來幫助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此量表易被患者理解,但精確度不夠,患者很難找出與自己的疼痛程度相對應的級別,臨床上較少采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對面部表情法的有效理解率為96.66%,數(shù)字分級法有效理解率為85.00%,面部表情法較數(shù)字分級法易于掌握。劉雪琴等[9]研究顯示,對于不同認知水平的老年人,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錯誤率最低而首選率高,是最適合老年人疼痛評估的量表。但面部表情法只是將癌痛分為六個等級,而NRS評分法將癌痛分為十個等級,更為細化,便于醫(yī)務人員掌握及記錄,在連續(xù)、動態(tài)的疼痛評估中如嗎啡滴定、口服止痛藥調整過程更顯優(yōu)勢,對于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可以用很確切的數(shù)字來表達。例如:“有一點兒痛”可以用1-3分來表達,“夜里痛得睡不著”可以用4~6分來表達。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匯報的疼痛程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及處理[10],提高癌痛控制效果及病人滿意度。本研究中使用此量表患者治療7d后疼痛緩解率達95%。胡三蓮等[11]研究也顯示,對于有疼痛患者,選擇疼痛評估工具進行評估時,通常優(yōu)選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綜上所述,2種量表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癌痛評估,面部表情法在臨床疼痛評估中更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但NRS評分法更為細化,對癌痛控制程度更加準確,更能指導臨床用藥的調整。
老年癌痛患者由于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和藥代動力學特征[12],使得老年癌痛治療及護理面臨諸多挑戰(zhàn),癌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癌痛的控制有賴醫(yī)、護、患三方的共同努力。而疼痛評估是癌痛控制關鍵的一步,在評估過程中應遵循“常規(guī)、量化、全面、動態(tài)”的疼痛評估原則[13]。同時針對老年癌痛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將評估及癌痛知識宣教貫穿整個治療過程,提高患者對癌痛控制的主動性,通過規(guī)范化護理,選擇正確、有效的疼痛評估工具,從而降低老年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谷沫麗,梁敏,方芳. 老年癌癥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 南方護理學報,2005,12(7):13-14.
[2]羅少燕,馬冬. 癌性疼痛的控制與護理進展[J]. 南方護理學報,2010,17(10A):25-28.
[3]孫燕,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科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67-270.
[4]廣東省衛(wèi)生廳 . 廣東省護理文書規(guī)范[M]. 廣州:廣東省科技出版社,2007:8.
[5]宋瑋,王昆. 癌痛患者對不同疼痛強度評估方法的認知[J]. 中國臨床康復,2002,9(48):168.
[6]蘆婳,程云. 癌性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J]. 上海醫(yī)藥,2013, 34(4):8-12.
[7]Pasero C. Challenges in pain assessment[J]. J Peianesth Nurs,2009,24(1):50-54.
[8]林楨,高莉蓉,陳盈. 對癌性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2-43.
[9]劉雪琴,李漓. 老年人疼痛輕度評估量表的選擇[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65-167.
[10]陸宇晗. 癌癥疼痛評估及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6): 477-480.
[11]胡三蓮,許燕玲. 骨折后疼痛的護理研究進展[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24-26.
[12]淳雪麗. 老年癌痛患者疼痛管理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 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8):980-982.
[13]鄒本燕,黃薇,詹靖,等. 一體化護理在無痛示范病房中實施[J]. 護理學報,2013,2(2A):45-46.
(收稿日期:2013-12-26)
endprint
1.2.2 疼痛評估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NRS):O~10的數(shù)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最劇烈疼痛,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1~3代表輕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在進行疼痛評估過程中,患者表達不夠精確時,根據(jù)疼痛對睡眠影響的程度,提供2個坐標點,即4分為出現(xiàn)痛醒,7分為無法入睡,來幫助患者更精確地定位[2]。
對照組患者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用快樂到悲傷及哭泣6個不同表情的面孔表達不同的疼痛強度。0代表無痛,2代表輕度疼痛;4代表中度疼痛;6代表重度疼痛?;颊咧赋銎渲幸粋€臉譜來表達現(xiàn)時的疼痛程度。
1.2.3 疼痛護理方法①對新入院患者使用疼痛評估量表進行疼痛評估及篩查,評估時護士使用通俗、易懂語言與病人溝通、了解患者病史,詳細解釋量表的使用方法。利用床頭疼痛評分圖、在床邊懸掛疼痛評估標尺,指導患者正確運用疼痛評估量表,并根據(jù)量表進行疼痛評分。根據(jù)老年患者自身、年齡、家庭及社會的因素,進行個性化的宣教,直至患者掌握為止。②兩組患者由始至終分別使用同一疼痛評估量表進行疼痛評分。要求醫(yī)生和護士的評估工具、記錄用語保持一致性。③疼痛評估的分數(shù)記錄在疼痛護理單[4](使用廣東省《護理文書規(guī)范》中的疼痛護理單)及體溫單。方便醫(yī)生了解病人疼痛程度,及時調整疼痛治療方案,從而采取正確合適的控制措施,達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④老年癌痛患者對疼痛常有焦慮、恐懼的心理,缺乏家人陪護時的孤獨感,影響疼痛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為患者創(chuàng)造溫馨、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待患者如家人,主動與患者交流,爭取家屬的配合,讓患者感受到愛與關懷,取得患者的信任,樹立疼痛治療的信心。
1.3 主要觀察指標
1.3.1 兩組患者對不同評估方法的理解程度[5]采用問卷方法評估,理解程度分四級:①一過性理解;②反復講解后理解;③部分理解未能有效運用;④不能理解。一次性理解+反復講解后理解為有效理解率。
1.3.2 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疼痛的緩解率疼痛緩解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治療后疼痛消失,不影響睡眠;部分緩解(PR):治療后疼痛緩解明顯,對睡眠影響減?。惠p度緩解(MR):治療后疼痛有所緩解,但仍影響睡眠;無效(NR):疼痛沒有緩解甚至加重。 CR+PR為有效緩解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O統(tǒng)計學軟件,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老年癌痛患者對采用不同評估方法的理解程度的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采用不同疼痛評估量表理解程度的比較[n(%)]
從表1中可見,患者對面部表情法的有效理解率為96.66%,數(shù)字分級法有效理解率為85.00%。老年患者對面部表情法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能迅速、有效表達疼痛評分。同時,兩組患者對疼痛評估量表的理解程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
2.2 兩組老年癌痛患者治療7d后的疼痛緩解率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7 d后的疼痛緩解率比較[n(%)]
表2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合計的總緩解率差異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明NRS評分法比面部表情法更為細化,精確度高,患者能夠清楚地表達疼痛的等級,尤其在進行嗎啡滴定過程中,疼痛動態(tài)評估的準確性更優(yōu)于面部表情法。為及時調整止痛藥的劑量提供依據(jù),95%的老年癌痛患者疼痛得到緩解,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3討論
臨床實踐中,大部分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級是由一線護士與患者共同完成。針對癌痛患者的疼痛評估是疼痛處理的關鍵步驟,選擇正確、合適的疼痛評估方法工具可以減少發(fā)生錯誤、偏差的機會[6]。臨床使用的疼痛護理單,其中的疼痛評估量表有三種:數(shù)字評定量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及詞語描述量表。NRS評分法是目前臨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疼痛程度評估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靈敏度,但刻錄較為抽象,對兒童、文化程度低、認知有障礙者使用效果不理想[7],面部表情法比較簡單、直觀[5,8],易于理解和表述,初次進行疼痛評估的急性疼痛、兒童、文化程度低、老年人和表達能力喪失者,能達到快速、有效的疼痛評分,但評分的精確程度不如NRS評分法,主要用于兒童和表達能力喪失及危重患者。詞語描述量表用無痛、輕度痛、中度痛、重度痛、極度痛、最痛來幫助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此量表易被患者理解,但精確度不夠,患者很難找出與自己的疼痛程度相對應的級別,臨床上較少采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對面部表情法的有效理解率為96.66%,數(shù)字分級法有效理解率為85.00%,面部表情法較數(shù)字分級法易于掌握。劉雪琴等[9]研究顯示,對于不同認知水平的老年人,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錯誤率最低而首選率高,是最適合老年人疼痛評估的量表。但面部表情法只是將癌痛分為六個等級,而NRS評分法將癌痛分為十個等級,更為細化,便于醫(yī)務人員掌握及記錄,在連續(xù)、動態(tài)的疼痛評估中如嗎啡滴定、口服止痛藥調整過程更顯優(yōu)勢,對于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可以用很確切的數(shù)字來表達。例如:“有一點兒痛”可以用1-3分來表達,“夜里痛得睡不著”可以用4~6分來表達。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匯報的疼痛程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及處理[10],提高癌痛控制效果及病人滿意度。本研究中使用此量表患者治療7d后疼痛緩解率達95%。胡三蓮等[11]研究也顯示,對于有疼痛患者,選擇疼痛評估工具進行評估時,通常優(yōu)選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綜上所述,2種量表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癌痛評估,面部表情法在臨床疼痛評估中更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但NRS評分法更為細化,對癌痛控制程度更加準確,更能指導臨床用藥的調整。
老年癌痛患者由于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和藥代動力學特征[12],使得老年癌痛治療及護理面臨諸多挑戰(zhàn),癌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癌痛的控制有賴醫(yī)、護、患三方的共同努力。而疼痛評估是癌痛控制關鍵的一步,在評估過程中應遵循“常規(guī)、量化、全面、動態(tài)”的疼痛評估原則[13]。同時針對老年癌痛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將評估及癌痛知識宣教貫穿整個治療過程,提高患者對癌痛控制的主動性,通過規(guī)范化護理,選擇正確、有效的疼痛評估工具,從而降低老年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谷沫麗,梁敏,方芳. 老年癌癥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 南方護理學報,2005,12(7):13-14.
[2]羅少燕,馬冬. 癌性疼痛的控制與護理進展[J]. 南方護理學報,2010,17(10A):25-28.
[3]孫燕,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科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67-270.
[4]廣東省衛(wèi)生廳 . 廣東省護理文書規(guī)范[M]. 廣州:廣東省科技出版社,2007:8.
[5]宋瑋,王昆. 癌痛患者對不同疼痛強度評估方法的認知[J]. 中國臨床康復,2002,9(48):168.
[6]蘆婳,程云. 癌性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J]. 上海醫(yī)藥,2013, 34(4):8-12.
[7]Pasero C. Challenges in pain assessment[J]. J Peianesth Nurs,2009,24(1):50-54.
[8]林楨,高莉蓉,陳盈. 對癌性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2-43.
[9]劉雪琴,李漓. 老年人疼痛輕度評估量表的選擇[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65-167.
[10]陸宇晗. 癌癥疼痛評估及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6): 477-480.
[11]胡三蓮,許燕玲. 骨折后疼痛的護理研究進展[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24-26.
[12]淳雪麗. 老年癌痛患者疼痛管理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 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8):980-982.
[13]鄒本燕,黃薇,詹靖,等. 一體化護理在無痛示范病房中實施[J]. 護理學報,2013,2(2A):45-46.
(收稿日期:2013-12-26)
endprint
1.2.2 疼痛評估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量表(NRS):O~10的數(shù)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為無痛,10為最劇烈疼痛,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1~3代表輕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在進行疼痛評估過程中,患者表達不夠精確時,根據(jù)疼痛對睡眠影響的程度,提供2個坐標點,即4分為出現(xiàn)痛醒,7分為無法入睡,來幫助患者更精確地定位[2]。
對照組患者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用快樂到悲傷及哭泣6個不同表情的面孔表達不同的疼痛強度。0代表無痛,2代表輕度疼痛;4代表中度疼痛;6代表重度疼痛。患者指出其中一個臉譜來表達現(xiàn)時的疼痛程度。
1.2.3 疼痛護理方法①對新入院患者使用疼痛評估量表進行疼痛評估及篩查,評估時護士使用通俗、易懂語言與病人溝通、了解患者病史,詳細解釋量表的使用方法。利用床頭疼痛評分圖、在床邊懸掛疼痛評估標尺,指導患者正確運用疼痛評估量表,并根據(jù)量表進行疼痛評分。根據(jù)老年患者自身、年齡、家庭及社會的因素,進行個性化的宣教,直至患者掌握為止。②兩組患者由始至終分別使用同一疼痛評估量表進行疼痛評分。要求醫(yī)生和護士的評估工具、記錄用語保持一致性。③疼痛評估的分數(shù)記錄在疼痛護理單[4](使用廣東省《護理文書規(guī)范》中的疼痛護理單)及體溫單。方便醫(yī)生了解病人疼痛程度,及時調整疼痛治療方案,從而采取正確合適的控制措施,達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④老年癌痛患者對疼痛常有焦慮、恐懼的心理,缺乏家人陪護時的孤獨感,影響疼痛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為患者創(chuàng)造溫馨、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待患者如家人,主動與患者交流,爭取家屬的配合,讓患者感受到愛與關懷,取得患者的信任,樹立疼痛治療的信心。
1.3 主要觀察指標
1.3.1 兩組患者對不同評估方法的理解程度[5]采用問卷方法評估,理解程度分四級:①一過性理解;②反復講解后理解;③部分理解未能有效運用;④不能理解。一次性理解+反復講解后理解為有效理解率。
1.3.2 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疼痛的緩解率疼痛緩解評價標準:完全緩解(CR):治療后疼痛消失,不影響睡眠;部分緩解(PR):治療后疼痛緩解明顯,對睡眠影響減?。惠p度緩解(MR):治療后疼痛有所緩解,但仍影響睡眠;無效(NR):疼痛沒有緩解甚至加重。 CR+PR為有效緩解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O統(tǒng)計學軟件,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老年癌痛患者對采用不同評估方法的理解程度的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采用不同疼痛評估量表理解程度的比較[n(%)]
從表1中可見,患者對面部表情法的有效理解率為96.66%,數(shù)字分級法有效理解率為85.00%。老年患者對面部表情法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能迅速、有效表達疼痛評分。同時,兩組患者對疼痛評估量表的理解程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
2.2 兩組老年癌痛患者治療7d后的疼痛緩解率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7 d后的疼痛緩解率比較[n(%)]
表2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合計的總緩解率差異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表明NRS評分法比面部表情法更為細化,精確度高,患者能夠清楚地表達疼痛的等級,尤其在進行嗎啡滴定過程中,疼痛動態(tài)評估的準確性更優(yōu)于面部表情法。為及時調整止痛藥的劑量提供依據(jù),95%的老年癌痛患者疼痛得到緩解,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
3討論
臨床實踐中,大部分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分級是由一線護士與患者共同完成。針對癌痛患者的疼痛評估是疼痛處理的關鍵步驟,選擇正確、合適的疼痛評估方法工具可以減少發(fā)生錯誤、偏差的機會[6]。臨床使用的疼痛護理單,其中的疼痛評估量表有三種:數(shù)字評定量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及詞語描述量表。NRS評分法是目前臨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疼痛程度評估方法,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靈敏度,但刻錄較為抽象,對兒童、文化程度低、認知有障礙者使用效果不理想[7],面部表情法比較簡單、直觀[5,8],易于理解和表述,初次進行疼痛評估的急性疼痛、兒童、文化程度低、老年人和表達能力喪失者,能達到快速、有效的疼痛評分,但評分的精確程度不如NRS評分法,主要用于兒童和表達能力喪失及危重患者。詞語描述量表用無痛、輕度痛、中度痛、重度痛、極度痛、最痛來幫助患者描述自己的疼痛,此量表易被患者理解,但精確度不夠,患者很難找出與自己的疼痛程度相對應的級別,臨床上較少采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對面部表情法的有效理解率為96.66%,數(shù)字分級法有效理解率為85.00%,面部表情法較數(shù)字分級法易于掌握。劉雪琴等[9]研究顯示,對于不同認知水平的老年人,面部表情疼痛量表錯誤率最低而首選率高,是最適合老年人疼痛評估的量表。但面部表情法只是將癌痛分為六個等級,而NRS評分法將癌痛分為十個等級,更為細化,便于醫(yī)務人員掌握及記錄,在連續(xù)、動態(tài)的疼痛評估中如嗎啡滴定、口服止痛藥調整過程更顯優(yōu)勢,對于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可以用很確切的數(shù)字來表達。例如:“有一點兒痛”可以用1-3分來表達,“夜里痛得睡不著”可以用4~6分來表達。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匯報的疼痛程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及處理[10],提高癌痛控制效果及病人滿意度。本研究中使用此量表患者治療7d后疼痛緩解率達95%。胡三蓮等[11]研究也顯示,對于有疼痛患者,選擇疼痛評估工具進行評估時,通常優(yōu)選數(shù)字疼痛分級法。綜上所述,2種量表均可用于老年患者癌痛評估,面部表情法在臨床疼痛評估中更容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但NRS評分法更為細化,對癌痛控制程度更加準確,更能指導臨床用藥的調整。
老年癌痛患者由于其生理特點、疾病特點和藥代動力學特征[12],使得老年癌痛治療及護理面臨諸多挑戰(zhàn),癌痛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癌痛的控制有賴醫(yī)、護、患三方的共同努力。而疼痛評估是癌痛控制關鍵的一步,在評估過程中應遵循“常規(guī)、量化、全面、動態(tài)”的疼痛評估原則[13]。同時針對老年癌痛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將評估及癌痛知識宣教貫穿整個治療過程,提高患者對癌痛控制的主動性,通過規(guī)范化護理,選擇正確、有效的疼痛評估工具,從而降低老年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谷沫麗,梁敏,方芳. 老年癌癥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 南方護理學報,2005,12(7):13-14.
[2]羅少燕,馬冬. 癌性疼痛的控制與護理進展[J]. 南方護理學報,2010,17(10A):25-28.
[3]孫燕,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科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67-270.
[4]廣東省衛(wèi)生廳 . 廣東省護理文書規(guī)范[M]. 廣州:廣東省科技出版社,2007:8.
[5]宋瑋,王昆. 癌痛患者對不同疼痛強度評估方法的認知[J]. 中國臨床康復,2002,9(48):168.
[6]蘆婳,程云. 癌性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J]. 上海醫(yī)藥,2013, 34(4):8-12.
[7]Pasero C. Challenges in pain assessment[J]. J Peianesth Nurs,2009,24(1):50-54.
[8]林楨,高莉蓉,陳盈. 對癌性疼痛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42-43.
[9]劉雪琴,李漓. 老年人疼痛輕度評估量表的選擇[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65-167.
[10]陸宇晗. 癌癥疼痛評估及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6): 477-480.
[11]胡三蓮,許燕玲. 骨折后疼痛的護理研究進展[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9):24-26.
[12]淳雪麗. 老年癌痛患者疼痛管理及護理的研究進展[J]. 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8):980-982.
[13]鄒本燕,黃薇,詹靖,等. 一體化護理在無痛示范病房中實施[J]. 護理學報,2013,2(2A):45-46.
(收稿日期:2013-12-2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