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曉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老銀器的美,一些好的老銀器價格翻了十幾倍。因為收藏銀飾的門檻低,大量明清時期的老銀都便宜,不少材料足、工藝精的老銀飾在藏品市場上便宜得難以想象,與其他同時期藏品相比,嚴重超跌。
如果說金器、玉器是王宮貴族的專屬,那么老銀器則是屬于老百姓的文化。
說起老銀器,每個人家里差不多都有幾件:奶奶傳下來的銀手鐲、爺爺小時候戴過的銀項圈。這些歷經(jīng)歲月沉淀的老銀飾,除了工藝精湛、紋飾美妙,還有一種中國人深諳于此的民俗之風。
前段時間,媒體報道,一位銀鋪老板歷經(jīng)16年,收藏1000多件老銀飾,包括銀冠、發(fā)簪、耳環(huán)、壓襟、手鐲、銀鎖、銀扣等。原來,這位老板總是看到有人把老銀飾熔掉換成新的,就覺得非??上В切┛此七^時的紋飾都是純手工制作的。每每遇到這種情況,他就買下來,直到越買越多。
在中國民間,像他這樣的老銀器收藏者很多,但是老銀器市場的表現(xiàn)卻默默無聞。
老銀器市場方興未艾
現(xiàn)在的銀器都是機器制造的,與老銀器的韻味根本沒法比,這正是很多人收藏老銀器的初衷。
老銀器一般分為器物和飾物兩大類,器物類可細分為飲食器、盥洗器、陳設(shè)觀賞品、宗教祭祀器等;而飾物類則可細分為發(fā)飾、頸飾、耳飾、手臂飾、胸墜飾等。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護國寺古玩市場,發(fā)現(xiàn)精美的銀器并不多見,一些零星小件的飾物倒是不少,西洋銀器偶爾也能碰到?!爸谱骶赖睦香y器還是很搶手的,因為老銀器基本都是純手工制作,一樣只有一件,買不到,就沒有了”。經(jīng)營老銀器的商家李先生告訴記者。
市場中出現(xiàn)的老銀器一般以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居多。目前,清末一對做工考究的銀手鐲大概在500元左右,長命鎖價格略低,約在200元到400元,銀腰牌市價在300元至1000元之間,一枝銀簪最少也在200元以上,至于紐扣、耳墜等小飾物,一般不會超過百元。
雖然老銀器價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收藏基礎(chǔ),但一直沒有形成有氣候的收藏。
李先生告訴記者:“金銀飾在雜項收藏中是很重要的一塊。我認為老銀的市場剛剛起步,也在逐漸走向正軌,現(xiàn)在的這個價格一直在漲,跟10年前比,翻了幾十倍。比如現(xiàn)在一把銀壺要賣到5000塊錢,10年前也就幾百塊錢”。
在過去的50年中,因為沒有受到足夠重視,老銀器的存世量也越來越少。“文革”時期,很多大件的銀器都被熔毀,燒成銀磚入庫了。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度流行將銀首飾拿到金店換成金首飾,在沒有人收藏的情況下,重新澆鑄成新的流行款式,成了老銀飾唯一的出路?,F(xiàn)在,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人們更愿意佩戴金飾或是其他飾物,大量承載了獨特文化與技藝的老銀飾都被熔毀了。
所以說,現(xiàn)在收藏老銀飾是一個搶救性的工作。
李先生告訴記者,現(xiàn)在流行的銀飾都是用模具制作和機器雕刻花紋,和過去銀匠的純手工制作沒法比。過去打造一件銀飾,需要先將銀熔化,制作成片、條、絲等零件形狀,然后銀匠根據(jù)巧妙構(gòu)思,精心打造成精美的首飾。
老銀器之美貴在工藝,一件好銀器的標準應該是材質(zhì)好、工藝細、年代早。傳統(tǒng)的老銀器制作,單工具就有上百件,大致經(jīng)過化銀、鑄料、成型、鏨花、焊接、洗等十幾道工藝流程。制作一個普通的小銀飾,工匠往往需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如果是更精細的銀器,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就更多了。
西洋老銀器受寵
與中國人使用白銀的悠久歷史不成正比,中國人極不注重老銀器的鑒賞與收藏,反而是西方人非常重視銀器收藏。在國際市場上,早已形成相當穩(wěn)定而規(guī)范的收藏隊伍,許多藏家都以買到歐洲皇室銀器為幸事。
在早期的歐洲社會,銀器一直為教堂或貴族使用,它的使用代表著富有與尊貴地位。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由于工場手工業(yè)和經(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大量造型精美實用的銀器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歐洲銀器的特點是傳承有序,其制作一直與整個社會的藝術(shù)風格相伴,從早期帶有宗教色彩的哥特式,到律動的巴洛克式、奢華的洛可可式,之后出現(xiàn)的新古典主義、折中主義等。
目前,出現(xiàn)在拍賣場上的老銀器,多來自西方的貴族家庭。
2010年6月份上海拍賣行的春拍中,就有一套1836年英國倫敦W?H家族品牌的新古典主義銀茶壺,以及被歐洲貴族標榜“擁有一件就足夠自豪”的海絲特曼家族銀器4件套,具有極高的歷史與收藏價值。2010年7月,北京保利推出國內(nèi)首度的英國古董銀器專場拍賣,一件維多利亞時期的銀制鍍金海馬分層飾盤以31.36萬元高價成交;而具有愛丁堡標記的維多利亞古董純銀“五支燭臺”也以19.04萬元成交。
專家提醒收藏投資者,西洋銀器一般都帶有標記,通過這些標記,就可追溯到銀器的成色、生產(chǎn)年代、制造商等信息,這也是鑒定西方銀器的方法之一。
相對于西洋老銀器的規(guī)整有序,中國老銀器產(chǎn)地眾多,品種多樣,需要一定的耐心。
就銀飾而言,各地所出的樣式都有不同的風格,山東、河南出產(chǎn)的銀飾都比較渾厚,器型小,卻有大氣象,但一般成色平平;山西的銀飾型制大度,構(gòu)思精巧,又具人文底蘊,加之良工精做,簡直無懈可擊;福建一帶的銀飾復雜細致;江浙出產(chǎn)的銀飾純度高,成色好。此外,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老銀器因為其風格獨特,受到收藏者的青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老銀器的美,一些好的老銀器價格翻了十幾倍。因為收藏銀飾的門檻低,大量明清時期的老銀都便宜,不少材料足、工藝精的老銀飾在藏品市場上便宜得難以想象,與其他同時期藏品相比,嚴重超跌。所以,在此情況下,老銀飾非常適合普通人投資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