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王現(xiàn)德 王樹松
建立和諧警民關系,是公安機關為民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公安機關行使好行政執(zhí)法職權的重要保障。當前,在公安機關內部仍在影響警民和諧關系的不良因素。公安機關必須進一步提升群眾服務理念、轉變群眾工作作風、改進群眾工作方法、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切實加強和諧警民關系建設。
1.宗旨觀念不強影響和諧。少數(shù)單位和民警宗旨觀念不強,平時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掛在口頭上,但一遇群眾投訴和處理具體矛盾和糾紛,就把群眾利益放在一邊,不能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而是用法律法規(guī)、政策框框等各種理由來搪塞。
2.執(zhí)法質量不高損害和諧。有的民警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思想嚴重,工作態(tài)度不端正。有的民警對待群眾報警出警慢,處警馬虎,出警不及時,錯失取證良機,致使不法分子不能受到打擊;有的在接到報警時,只重視大案,忽視小事,與群眾的期望相去甚遠,甚至背道而馳。
3.“四難”作風難得和諧。有的民警承諾辦證辦事隨到隨辦,上門服務,而實際上按部就班,讓群眾人難找,有的平時還對群眾冷言冷語,把群眾當管理對象,擺架子、耍威風,但在工作需要群眾配合與支持時,卻一味埋怨群眾覺悟低、法制觀念差,存在著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四難作風”。
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公安機關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是新形勢下公安機關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于“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重要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當前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公安機關要做好群眾工作、密切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必須切實做到“四個必須”:必須提升服務群眾的理念、必須轉變服務群眾的工作作風、必須改進群眾工作的方法、必須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
一要更新服務觀念。新時期,要有新觀念。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人民群眾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認識到構建和諧警民關系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要求。
二要牢記服務宗旨。每一位公安民警務必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宗旨,植根于心、嵌之于腦,并在日常的執(zhí)勤、處理突發(fā)事件中認真踐行。
三要強化服務意識。打造和實施民生警務,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最現(xiàn)實、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在充分發(fā)揮打擊和防范職能的同時,更加強調服務意識。
一是要有良好的生活作風。警察形象、儀表、言談舉止、遵章守紀對警民關系和諧化建設有著重要影響。從當前隊伍的實際狀況來看,少數(shù)民警警風不正、警紀松馳,嚴重影響警民關系和諧化建設。有的民警一心二用,在崗不敬業(yè)、履職不敬責,把心思用在或明或暗參股企業(yè)和做生意上,警不警、民不民,在群眾希望出現(xiàn)警察的地方不見蹤影,在不希望出現(xiàn)的地方如:娛樂場所出入頻繁,社會影響很壞。有的民警利用職務之便,暗里充當一些特行特業(yè)的保護傘,從中收取“好處費”,甘心被人收買。有的民警對自己要求不嚴格,出入娛樂場所,忙碌于吃吃喝喝,醉心于打牌賭博,一面抓賭一面自己賭,群眾嗤之以鼻。
二是要有優(yōu)質高效的工作作風。有的群眾反映說,平時覺得人民警察愛人民這句話不錯,但是要到公安機關辦幾次事,就感到人民警察再也不可愛了,因為個別公安機關存在著嚴重的“門難進、話難聽、臉難看、事難辦”的“四難作風”。有的窗口警種承諾與實際行動不一致,對辦事求助群眾態(tài)度冷漠,說話不和氣,給群眾一種衙門作風的感覺。有的承諾辦證辦事隨到隨辦,上門服務,而實際上按部就班,讓群眾人難找,跑來跑去。有的平時對群眾冷言冷語,把群眾當管理對象,擺架子,耍威風,但在工作需要群眾配合與支持時,卻一味埋怨群眾覺悟低,法制觀念差。要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出實招,認真落實上級公安機關制定的各項便民、利民措施,寓管理于優(yōu)質服務之中,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克服“四難”作風,講究文明禮貌,尊重群眾,服務群眾,要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加深同人民群眾的感情。
三是要有雷厲風行的戰(zhàn)斗作風。近年,公安機關著力糾正了亂關亂押、隨意執(zhí)法等亂作為行為,集中處理了一大批因執(zhí)法問題引起的群眾上訪疑難案件,推動了公安機關執(zhí)法規(guī)范化。與此同時,公安機關對執(zhí)法質量要求更加嚴格,監(jiān)督和糾錯機制也更加健全和完善,對執(zhí)法質量不合格的單位在評先評優(yōu)中實行一票否決。但有的民警卻因此錯誤地背上怕出錯、怕?lián)煹乃枷氚?。有的民警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作為多挨批評,少作為少挨批評,不作為不挨批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思想嚴重,工作態(tài)度不端正。有的對待群眾報警出警慢,處警馬虎,特別是對尋釁滋事、打架斗毆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由于出警不及時,錯失取證良機,致使不法分子不能受到打擊,群眾意見大。有的在接到報警時,覺得是大案、刑事案件就認真對待,對一般治安案件就馬虎對待,與群眾的期望相去甚遠,甚至背道而馳。平時既要注意破大案,又要注意破小案,既要從重從快打擊刑事犯罪,又要注意對小矛盾、小糾紛、小事情、小求助的解決,勿以事小而不為,只要是有關群眾平安的事,都要認真去做,才能保平安,建和諧。
“打鐵必先自身硬”。民警隊伍素質的高低,關系到公安機關職能作用的發(fā)揮,關系到服務人民群眾的工作成效,關系到良好警民關系的形成,必須大力提高民警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是通過政策法規(guī)的學習,熟悉國家政策、特別是法律法規(guī),為執(zhí)法規(guī)范化打下基礎。二是通過“輪訓輪值、戰(zhàn)訓合一”培訓、案例分析、疑難案件會診、“傳幫帶”等方法,規(guī)范廣大民警的執(zhí)法辦案,提高民警的警務實戰(zhàn)技能。三是通過專題研討、經(jīng)驗交流、典型示范、專家授課、警民互動等途徑,使每一位民警善于與群眾打交道,善于做群眾工作。四是通過新時期新戰(zhàn)法集中培訓,積極適應新形勢下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如適應公安博客、微博客的建設需要,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提高民警經(jīng)營博客、微博客的能力,為警務現(xiàn)代化培養(yǎng)儲備高素質警力資源。同時,在與群眾打交道過程中,必須把“三懂四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大限度地增強群眾工作的有效性。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公安機關要認真總結群眾工作的經(jīng)驗,逐步建立一套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群眾工作制度體系,使之成為民警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
[1]曾頁九.關于建設和諧警民關系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6,(7).
[2]韓寶忠,王鑫,何英華.關于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公安研究,2009,(2).
[3]吳航.論提升執(zhí)法公信力于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意義與作用[J].公安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