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nóng)資》記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個著名音樂人叫張楚,他說:我長大以后就不看《讀者》了,淺顯的溫情故事容易讓人不成熟。我曾經(jīng)深以為是。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反而對《讀者》的價值有個新的認識——人不論成熟到何種地步,世事洞明、意志如鋼,但溫情都是需要的。試想,如果沒有了這些,這種成熟與堅強讓一個血肉之軀與機器人有何區(qū)別呢?
也就從改革開放開始,成功學大行其道,在這個講究集體主義的東方國家,個人的奮斗與成功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得到重視與褒揚。于是“勵志”成為數(shù)十年不衰的主題詞。而品牌故事作為商業(yè)社會高度藝術化的傳播載體,非常簡潔而有力地抓住了這兩大主題,成為幾乎所有品牌傳播的“殺手锏”。
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深秋的夜晚,一對年老夫妻在連續(xù)遭遇旅館客滿的情況下,來到一家小旅館試試運氣。前臺侍者不忍心讓這兩位老人深夜再去找住宿,就將他們引到一個房間:“也許它不是最好的,但至少你們不用再奔波了?!崩先丝吹诫m然小但整潔干凈的屋子,就愉快地住下來。第二天,當他們要結賬時,侍者說:“不用了,你們住的是我的休息間。祝你們旅途愉快!”原來他自己在前臺過了一個通宵。老人十分感動,說:“孩子,你是我見到過最好的旅店經(jīng)營人。你會得到報答的?!笔陶咝α诵Γ屠先顺鲩T,轉身就忘了這件事。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里面有一張去紐約的單程機票,他按信中所示來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大樓。原來,那個深夜他接待的是一個億萬富翁和他的妻子。富翁為這個侍者買下了一座大酒店,并深信他會經(jīng)營管理好這個大酒店。這就是著名的希爾頓飯店和他首任經(jīng)理的傳奇故事。
這則故事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品牌故事的特點:小侍者成企業(yè)家——勵志;出讓自己的房間給老人——溫情。小故事,隱藏大智慧。
說到這里,忍不住對“褚橙故事”發(fā)一句遺憾——褚時健老年喪女,是何種動力讓他為世人種出褚橙?這最能打動人心的無處寄托的溫情,竟付闕如。我們?yōu)槭裁次窇譁厍槟??怕是不夠成熟、不夠堅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