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霞
(淄博市張店區(qū)人民東路小學,山東 淄博 255000)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在學習﹑生活﹑工作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課程標準也向全體語文教師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讓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的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那么,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看法。
教科書一二年級每個語文園地都安排了口語交際訓練,每個口語交際課都不是一個孤立的話題,而是聯(lián)系每個單元的專題,圍繞專題安排??谡Z交際是課文學習的延伸拓展,學習課文及搜集材料﹑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又是口語交際學習的重要背景。因此,要扎實上好口語交際課。
口語交際課一定要提前布置學生做好準備,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搜集資料,觀察了解。不要等到上口語交際課了才提出交際的話題,否則這樣的訓練只是敷衍了事,沒有價值。這也是單元備課的目的:統(tǒng)籌單元備課,整體把握,再實施課時備課,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口語交際“郊游”,學完識字一,就可以布置學生想一想到哪里郊游,準備什么??谡Z交際“保護有益的小動物”,學完識字七就可以布置學生通過查書籍、上網搜集有益小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只有做了充足的準備,課上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不會亂說,或只聽別人說。
口語交際課要創(chuàng)設多種口語交際情境,創(chuàng)設要貼近生活,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世界,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樣,學生的情緒才會高漲起來,參與互動的主動性才會被激發(fā)起來,學習的動力才會增強,才會帶著情感,懷著興趣走進交際情境,去做進一步的體驗。例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植物”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大家看了這么多有關動植物的資料,掌握了這么多動植物的知識,可以說是動植物的專家了。我們組織一個‘動植物講解團’,向別人介紹動植物,大家愿意嗎?(愿意)先聽聽老師的介紹?!保úシ配浺簦ㄎ医写笮茇?,……)
口語交際課要讓學生放開膽子、無拘無束地參與。無論學生說得怎樣,教師要多一些表揚,多一些鼓勵,最好不要批評。對于那些精彩的語言,教師要及時肯定表揚,發(fā)現語病要以適當的方式點評。交際過程中,還要提醒學生認真聽,聽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談談“我的想法”,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把這次口語交際與課文《我選我》結合,讓學生圍繞“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對這件事你怎么看?”“如果咱班里改選班干部,你會選自己嗎?”展開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對學生的想法不妄加評論,引導學生有禮貌的客觀評論,允許學生之間有理有節(jié)的辯論,讓學生在和諧、融洽的氛圍中暢所欲言。教學口語交際還可以采取獎勵措施,評選“交際小能手”、“最佳聽眾獎”等,使學生體驗到積極參與交際的喜悅,盡情地展示自我,興趣盎然地參與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笨谡Z交際必須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小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長期以來,口語交際教學往往是善于表達、樂于表達小學生的殿堂,大多數小學生充當了“忠實觀眾”。針對這種現狀,教師要把交際的任務交給每一個小學生。讓所有小學生都感到自身的責任,積極參與交際活動。如在教學口語交際“我們去旅游”時,在“導游”介紹自己搜索的資料時,教師鼓勵“游客”可以提問,“導游”解答。同時還要訓練學生說話、問話要用禮貌用語。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插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插圖指導學生說話。如學習《一分鐘》一課,教師可讓學生觀察插圖,說一說圖中是什么時候,有哪些人物,他們分別會說些什么。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多數能說出一段完整、通順的文字。既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也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喜歡表演是小學生的天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許多課文趣味性強,語言活潑、生動,貼近兒童生活,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演一演、說一說。如學習《小柳樹和小棗樹》一文時,讓學生分別扮演小柳樹和小棗樹,上講臺對話表演,學生們把小柳樹的得意和小棗樹的謙虛通過對話說出來,生動形象,口語交際性強,這樣的表演有聲音,有動作,學生愛演愛說,課堂氣氛異常熱烈,在不知不覺中既理解了課文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討論好比百家爭鳴,學生使用口語性比較強。如《我要的是葫蘆》一課,結尾耐人尋味。教學中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理,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明年這個人種的葫蘆怎樣呢?”人人動腦,展開想象的翅膀,發(fā)表意見。在討論中訓練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
在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活動豐富多彩。例如每周的閱讀課,讀什么書呢?教師可發(fā)動學生從家里自帶,喜歡什么書就帶什么書,學生帶來的可能多數是小人書、漫畫書、卡通書,像老夫子、機器貓等。開始教師會覺得這些書只會影響學生學習,可經過仔細琢磨,你會發(fā)現這類書雖然文字少,但趣味性強,有些還蘊含一定的道理。教師可以允許學生看,但提出閱讀要求,每看完一段,要說出圖中的意思,包括道理。結果,學生們會看得津津有味,不時發(fā)出笑聲。在交流中,既培養(yǎng)了想象力,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還從中受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再如,一段時間,學校風靡玩“悠悠球”,有的學生有三四個悠悠球教師要是強行制止,學生會埋怨老師,偷著玩。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班內組織“悠悠球大賽”。想要評上獎,除了玩得好,還要給同學講出悠悠球的種類、怎么玩、玩“悠悠玩”與學習關系的處理在這樣的活動中,女生也不落后,雖玩得不如男生,但說得比男生好
此外,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最主要的還要從語感開始。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闭Z言素質高的人,往往是語感能力強的人,能達到一聽就明、一說就清、一讀就懂、一寫就通。獲得語感,必須通過大量的朗讀和背誦,在腦海里儲存大量的“說”的素材,需要時,隨時從“倉庫”去取,為“說”服務。因此,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加強朗讀和背誦訓練,鼓勵學生主動積極積累好詞、佳句、優(yōu)秀片段,為口語表達儲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