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文學報》報道,于國慶期間上映的《黃金時代》制作耗資近七千萬,輾轉(zhuǎn)各地拍攝歷時三年,堪稱中國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文藝片,卻遭遇票房滑鐵盧,引起熱議。影片以民國才女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以及愛情經(jīng)歷為引子,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海闊天空的時代。這部電影被導演許鞍華視作自己導演生涯最重要且反映自己價值觀的電影,充滿了文學史上的各類話題。因而有評論者如此說道:“鑒別文藝青年和文學青年的時候到了——怕是起碼要有文科生的本科水平,才能把劇情看順了;最好要有文科生的碩士水平,才能把劇情看懂了——該片的每一句臺詞幾乎都有出處,劇本堪稱論文級,注解可以有上百條。碩士生可以一邊看畫面,一邊腦補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名家名篇,進行鏡像式的對照,懂電影的還能自釀平行蒙太奇。那些熱愛看清新文藝片的文藝青年們要面臨大考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