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生
(商洛學院體育教學部,陜西商洛,726000)
傳統(tǒng)教育的特點在于,主要是教師單方面的傳授,學生單方面的接受老師的信息,大多時間處于被動學習、被動聽課、被動接納的地位,沒有真正的進入課堂,跟上老師思路,往往導致的結果是學習效率低下,學習任務難以完成。這顯然是不符合現(xiàn)代高校教育的需求的,要想摒棄原來“填鴨式”教育方式和“應試教育”,我們必須采用新的技術手段開拓思路,創(chuàng)立新的、符合現(xiàn)代背景、有現(xiàn)代氣息、能完成現(xiàn)代教育目標的新的教育手段。而CAI恰恰做到了這一點。
CAI作為依賴于計算機的一種教育方式,其性質顯而可見,即有著所有計算機擁有的多媒體特性,且這些多媒體能夠與教學相互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是因為這一點,CAI運用于高校體育教學后,能夠把高校體育課程中的基礎知識、體育技能和體能知識以及計算機中的文檔、圖片、音樂以及視頻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一來學生感受到的是來自各個全方面的教育感受和獨特體會,能夠對課堂知識有著更為深刻的記憶和理解,二來方便教師的教學形式和手法的拓展,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教學手法,能夠傳遞給學生更多的信息。
綜上所述,CAI對于現(xiàn)代高校體育教育的效用是顯而可見的,它的運用,勢必對傳統(tǒng)教學發(fā)起新的挑戰(zhàn)和改革,有助于現(xiàn)代新的科學的教育手段的發(fā)展,對高校體育教育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
(1)選擇教學課題,確定教學目標
第一階段主要是對課件中心主題和具體內容的確定和認識,簡列出課程內容的大致方向、整體內容以及重點難點分布,據(jù)此來設計CAI課件,要求課件圍繞課程的中心進行設立,整體教學內容清晰化、完整化和層次化,并且要達到重難點突出,難點詳細化和側重化,難點通俗化和簡便化。整體課程設計完后要根據(jù)文本可見走流程,確保CAI課件的每個部分沒有明顯漏洞和邏輯缺陷。只有真正思路清晰、內容明了的CAI課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研究教材內容,創(chuàng)作設計腳本階段
要真正的做到CAI文件對課程教學有極大的輔助作用,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對自身的教材文本有著透徹、清晰的了解,并且有詳細可見的課程腳本,關于腳本,因為CAI教學的輔助特性,因此應該分為兩類:一類是教材性腳本,即自身教材或講案上的腳注、解釋以及提醒等文字;二類是CAI課件腳本,即關于CAI課件的具體標注,此類標注可另擬,也可以和第一類一起擬寫。只有兩種腳注相輔相成,才能夠讓整體課堂教育節(jié)奏清晰不亂套,學生更易明白教師的授課重點。
(3)搜集媒體素材,制作合成多媒體課件階段
由于CAI課件的多媒體特性,因此對于CAI課件的制作過程中,素材的搜集這一項必不可少,除了本身課程所相關的基本圖片資源、音頻資源以及視頻資源的搜集,教師還應該根據(jù)授課內容模擬和猜想學生的聯(lián)想以及思路,從而搜集基本教學內容以外的多媒體資料,要求這些資源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拓展學生的基本思路,對整體課程的教學有幫助。在上述素材和資源的搜集基礎上,還應該學會合理對這些素材的使用和分配,例如課程中比較無聊、單一或者文字敘述比較多的部分,可以采用較多的多媒體資料進行補充,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教學目的;而對于課程中比較重要、難以理解的部分,則應該注重選擇相關性高的材料進行編排,達到既能夠讓學生易于理解,而又不分散學生注意力的效果。
傳統(tǒng)教學手段極為單薄,僅僅是教師口述,加上黑板板書,后來雖然也有課堂上采用歌唱乃至其他方式進行教學的,但畢竟是少數(shù),而且在技術條件的限制下,顯得極為不方便。隨著近十年來科技高速發(fā)展,計算機科學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教育過程之中,也讓原來很多教學工作者無法想象的教學手段運用到了課堂之上。CAI的出現(xiàn)更是給符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教育者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手法,提供了新的傳承知識、授予技能和傳遞信息的載體,課堂再不是單調的“你講我聽”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圖片、聲音乃至視頻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信息傳授知識的形式,這不僅是教育手法的一種全面改革,更是教育形式的一個從質的飛躍。作為高校體育工作者,更是應該努力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手段,一方面,要學會適應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不落后于新時代和新社會;另一方面,要真正掌握這種高效和有用的教育方法,合理的運用到當下的教學中,讓CAI真正成為自己教學中的法寶。
據(jù)現(xiàn)有心理學知識可知,人類對世界情況的反應來自己各個感覺的同時體驗,然后經(jīng)過大腦的綜合分析和處理后得到新的意識。這就意味著,人所接受信息的來源渠道越豐富,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所調動的感官越豐富,從中所了解以及掌握的知識也就越多,這也是CAI教學的根本理念和基礎。
CAI課件中不僅有著豐富的多媒體信息,而且還有這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各種人性化圖標。例如CAI的整體操作需要鼠標和鍵盤的配合,無論是光標的移動還是窗口的出現(xiàn)和關閉等,這都能引起學生極大的共鳴,對他們來說,課堂并不再僅僅意味著乏味的描述和空洞的黑板,更是圖片和音樂等各種多媒體所聯(lián)合起來的視覺、聽覺各方面的感官刺激,在這種感官刺激之下,學生更容易對課程內容產(chǎn)生興趣,更愿意及時對教師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得到更好的反饋,自然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CAI還有一項更為重要的技能,就是能夠把老師的就具體講述內容進行細致的分解和分析。例如,傳統(tǒng)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體操教學,通常都是由老師領隊,一個一個步驟的分解教學,這樣極易造成老師疲勞,且教學效果甚是不佳,如果采用CAI教學,老師可以將視頻投影到主屏幕上,在觀看或是訓練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暫停或者是慢放的形式對學生們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可以省時省力,二來教師可以專注于各個動作的教學,教授過程顯得更為專業(yè)和高效,三來學生在觀看多媒體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非同以前的訓練上的感官方面的刺激,能產(chǎn)生更為深刻、強烈的印象。
從上述CAI在教學中所占據(jù)的重要的作用,我們不難看出CAI的各項實際功用和有效作用,而CAI在現(xiàn)代教育之中,更是擁有著待各位教學工作者挖掘的潛在價值。如何將CAI更為合理的運用到真正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讓CAI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更為豐富的作用,這是我們教學工作者日后的研究目標,也是CAI在教育界的發(fā)展方向。
多媒體能夠有效的對課本上所敘述的各種場面進行有效的還原,使課本上的文字信息不再局限于老師的蒼白描述,更多的能讓學生們進行身臨其境的領悟和體會,讓學生們對知識有著更深一層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的學習興趣,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告訴發(fā)展,人們對生活的理念也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如今的情況,我們教育工作者也應該迎上時代的潮流,保持高度的信息流更新,教育手法和方式更不應該僅僅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是應該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良改善,讓高校教育實實在在的做到隨時更新、隨時反饋的狀態(tài)。而CAI這種新的教育手法,正是讓廣大教育者和新時代教育方式接軌的手段,廣大高校體育工作者更不能抱著體育教育是“戶外課”,所以并不需要這種教學手段的想法,而是應該努力把CAI運用到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之中,讓CAI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真正的發(fā)光發(fā)彩。
[1]呂月娥.《計算機基礎》CAI課件設計[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2).
[2]果永寬,王國臣.再論CAI課件的使用原則[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8,(1).
[3]王文濤.多媒體CAI課件教學的思考[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