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左氧氟沙星是三代喹諾酮類廣譜抗菌藥,它主要是通過抑制細菌DNA復制和轉錄來達到殺菌的效果,它的抗菌作用強,在體內分布較廣,組織穿透性好,所以臨床應用日益廣泛。但是它也有較多的不良反應[1],包括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變態(tài)反應等。臨床常見的為皮膚發(fā)紅、瘙癢、靜脈條索狀改變等靜脈炎表現,這往往需要更換輸液部位,甚至停用藥物,不僅造成了病人的痛苦及經濟損失,還增加了護理的工作量。為此,對于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的預防及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1.1 藥物pH值 Kuwahara等[2]發(fā)現,輸注藥液的pH值為4.5的病人全部發(fā)生了靜脈炎;而使用藥液pH值為6.5的病人,則未發(fā)生靜脈炎。美國的靜脈輸液指南也指出,pH值>11或pH值<4.3都會明顯增加靜脈炎的風險[3]。正常人體血液的pH值為7.35~7.45,而左氧氟沙星的pH值是酸性的,這會干擾血管內膜的正常代謝和機能,引起靜脈或毛細血管痙攣,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從而引起液體外滲及靜脈炎的發(fā)生。
1.2 藥物濃度 楊旭權[4]發(fā)現,左氧氟沙星在液體中的濃度與靜脈炎的發(fā)生有關,濃度越高,靜脈炎的發(fā)生率越高。
1.3 輸液速度 臨床普遍認為使用左氧氟沙星類藥物需減慢滴速,以減輕血管反應。楊旭權等[4,5]研究指出,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的發(fā)生與滴速密切相關,滴速越快,靜脈炎的發(fā)生率越高。藥物說明書也注明輸注時間為100mL至少60min。陳玉如[6]指出,在輸注時采用先慢后快的方法能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但是也有研究顯示,短時間內快速輸注產生的血管靜脈炎性反應?。?]。所以輸液速度可能存在一個相對范圍,需要加大分組,繼續(xù)研究。
1.4 液體溫度 楊旭權[4]將實驗分為3組,即20℃、30℃、35℃,發(fā)現20℃的液體與靜脈炎的發(fā)生呈正相關,即溫度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高。但也有研究顯示,夏季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比其他季節(jié)高[8]。所以可能與溫度有關,但以上兩個研究結論有相互矛盾的地方,需要謹慎對待,進一步研究。
1.5 藥物的溶媒 查閱多份藥物說明書及報道[9],對予藥物能否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有爭議,可能與不同廠家的藥物所含的一些微小分子結構不同有關。
1.6 頭皮針的選擇 田麗源等[10]調查發(fā)現,5號頭皮針比7號頭皮針發(fā)生靜脈炎的幾率要小,這可能與多方面的協同作用有關,包括靜脈的機械性損傷、用藥速度等。
1.7 沖封管方法 吳麗紅等[11,12]認為,在輸液結束時使用20 mL生理鹽水沖管后用25U/mL肝素封管液封管,能夠減輕藥物對血管及周圍組織的刺激,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率。
1.8 輸液器的選用 多項研究顯示,輸液微粒污染與靜脈炎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3-15]。因此,林卓英等[14,15]建議 臨床使用 精 密過濾輸液器,以減少因輸液微粒污染而帶來的靜脈炎。
查看藥物說明書,了解藥物的基本情況,如配伍禁忌、藥物溶媒、藥物濃度、輸液速度等。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配制藥液,合理控制輸液速度。選擇合適的血管,盡量選擇口徑粗、彈性好、回流暢、走向直、易固定的上肢靜脈,不要選擇下肢靜脈穿刺,因為下肢靜脈有靜脈瓣,血流緩慢,藥物在局部血管停留時間比上肢長。避免反復穿刺血管,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同一注射器中不要混入其他制劑,同一輸液通路內不要輸入其他藥物。選用小號的針尖,以減小機械性損傷。使用精密過濾輸液器,輸液后如還有其他液體要輸,按需更換輸液器,避免發(fā)生藥物的配伍禁忌。使用留置針病人在輸液前后常規(guī)進行沖封管,以減少藥物對血管壁的刺激。注重心理護理,做好解釋工作,說明左氧氟沙星很可能造成靜脈炎,并且說明造成靜脈炎的原因,關心病人,以增加其滿意度,減少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嚴格交接班,密切觀察局部反應,多巡視,避免發(fā)生液體外滲現象。
3.1 2%山莨菪堿凝膠外涂 山莨菪堿為阻斷M膽堿受體的抗膽堿藥,可使平滑肌明顯松弛,并能解除血管痙攣(尤其是微血管),同時具有鎮(zhèn)痛作用,也可提高細胞對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從而減少靜脈炎及周圍組織壞死的發(fā)生[16]。倪潔[17]通過研究發(fā)現,使用2%山莨菪堿凝膠外涂治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靜脈炎,有效價比高、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
3.2 75%乙醇濕敷 乙醇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乙醇濕敷可擴張局部血管,增強血液循環(huán),且乙醇易揮發(fā),揮發(fā)時可使局部皮膚溫度降低而起到冷敷作用,在低溫狀態(tài)下血管內皮細胞抗損傷能力增強,從而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18]。
3.3 碘伏濕敷 碘對皮膚黏膜無刺激,能迅速減少創(chuàng)面分泌物,并在創(chuàng)面表層形成一層保護膜,不易被細菌侵入,起到保護創(chuàng)面作用,從而達到修復、收斂、抗感染的作用;碘伏本身具有組織脫水、促進創(chuàng)面干燥的作用,進而改善組織細胞代謝,促進損傷組織修復。蟻澤宜等[19]使用5%碘伏沿靜脈走向濕敷,發(fā)現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
3.4 中藥外敷 李海燕[20]使用黃連、黃柏各50g,浸泡于3%硼酸溶液500mL中,15d后濾除藥渣取浸泡液外敷,以治療喹諾酮類藥物所致靜脈炎,其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使用硫酸鎂濕敷??赡芘c黃連的提取液有抗感染作用,局部給藥也能使肉芽腫重量減輕,而且黃柏在發(fā)揮抗菌解毒作用的同時尚可促進血管新生,迅速消除炎性水腫,改善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促進肉芽生長和加速傷口愈合有關。但是此研究準備藥液需15d,不能及時減輕病人痛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5 其他 此外,還有使用紫金錠加醋外敷[21]、仙人掌汁加醋外敷[22]及木竹果漿濕敷[23]治療氧氟沙星致靜脈炎的研究,結果顯示以上治療效果都明顯優(yōu)于傳統的硫酸鎂濕敷。
各種資料顯示輸液性靜脈炎的發(fā)生與輸注液體的機械和化學作用密切相關[24]。其中液體的濃度、液體的pH值等因素研究已經比較充分,但是對于液體溫度、藥物的溶媒、輸液速度等對靜脈炎的影響,研究者間還存在分歧,有待深入探討。而有關頭皮針選擇、輸液器選擇、沖封管方式等方面還需要大樣本調查。并且,對于各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聯合作用還需要繼續(xù)研究。為了避免或減少靜脈炎的發(fā)生,需警惕藥物性因素,并及時評估非藥物因素的影響,及時改變護理策略[25]。對于已發(fā)生靜脈炎的病人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F在已經有許多更有效地方法來替代傳統的硫酸鎂濕敷,但是對于各種新方法之間的效果評價還是缺失的。建議根據病人及醫(yī)院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以減少病人痛苦,促進康復。
[1]鄒洪來.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16):116-117.
[2]Kuwahara T,Asanami S,Kawauchi Y,etal.Experimental infusion phlebitis:Tolerance pH of peripheral vein[J].J Toxicol Sci,1999,24(2):113.
[3]Chee S,Tan W.Reducing infusion phlebitis in Singapore hospitals using extended life endline filters[J].Journal of Infusion Nursing,2002,25(2):95-104.
[4]楊旭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靜脈炎因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1,4(7A):34-35.
[5]邢靜.輸液速度對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9,12(6):882-883.
[6]陳玉如.滴注速度對左氧氟沙星致皮炎及靜脈炎的影響[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07,14(4):24-25.
[7]Simamora P,Pinsuwan S,Alvarez JM,etal.Effect of pH on injection phlebitis[J].J Pharm Sci,1995,84(4):520-522.
[8]亢國良.靜脈滴注鹽酸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與季節(jié)的關系[J].臨床醫(yī)學,2008,28(9):121-122.
[9]吳洲,武風云.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不同pH值液體中的穩(wěn)定性研究[J].黑龍江醫(yī)學,2007,31(5):360.
[10]田麗源,孫紅,王晶晶,等.兩種型號頭皮針對喹諾酮類藥物靜脈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8):955-956.
[11]吳麗紅,吳金香.封管方法影響喹諾酮類藥物致靜脈炎及導管堵塞的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9,8(11):952-953.
[12]李慧,余春芳.不同留置針封管法對喹諾酮類藥物致靜脈炎和導管堵塞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0(7):85-86.
[13]Falchuk KH,Peterson L,McNeil BJ.Microparticulate-induced phlebitis[J].N Engl J Med,1985,321(2):78-82.
[14]林卓英,周金容,陳麗珍.精密輸液器預防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2):98-99.
[15]寧雪連,蔣志梅.精密過濾輸液器預防喹諾酮類藥物性靜脈炎的觀察[J].護理學報,2009,16(8B):63.
[16]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09.
[17]倪潔.山莨菪堿凝膠治療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靜脈炎52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9):123-124.
[18]秦春霞,黃萬琪.乙醇濕敷預防左氧氟沙星致靜脈炎48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5):122-123.
[19]蟻澤宜,林華瑤,吳潔蕓,等.碘伏濕敷防治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9):34-35.
[20]李海燕.中藥外敷治療喹諾酮藥物引起的靜脈炎[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護理版),2009,5(9):66-70.
[21]黃春.紫金錠外敷治療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療效觀察[J].醫(yī)護論壇,2010,7(35):140-143.
[22]高清琴,李秋妍,曾映雪.仙人掌汁加醋外敷治療左氧氟沙星所致靜脈炎[J].護理學雜志,2012,27(1):44-45.
[23]趙雪金,張桂芬,曾燕輝.木竹果漿濕敷治療喹諾酮類藥物性靜脈炎的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2):284-286.
[24]仇元俊,王彩鳳.液體相關因素致輸液性靜脈炎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1,25(4A):944-946.
[25]陳紅琢,劉薇群.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機制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2,26(3A):5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