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康
關于讀書的重要性,我想在這里不用列舉,因為那些經久不衰的名言便是明證。而關于讀書產生的影響,我想每個人都有一段或許是關于精神提升、或許是關于人生際遇改變的故事。
1963年春,父親因公傷醫(yī)治無效與世長辭。時年我才8歲,無依無靠,為了生存不得已乞討過日。沒有著落的生活,“讀書”、“文化”、“知識”對我來說是如此遙不可及,但內心卻未曾放棄對知識的渴求,對讀書的渴望,尤其是駐足學校時,隔窗聽到教室內瑯瑯的讀書聲,既羨慕又嫉妒。正如魯迅所說,“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彪S著年齡的增長,加上求生的本能,我很快學會了草編、竹編、藤編等謀生手藝,夢寐以求的讀書生活也開始漸漸明朗。
1966年秋,我正式上學了,白天讀書,晚上編制各種器具,學習生產兩不誤,雖然辛苦,但很充實。加上學習成績不錯,經常受到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表揚,這才感覺到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不被忽略的人。是讀書讓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好景不長,十年動亂,學制縮短,才讀了7年書我就初中畢業(yè)了。1973年冬,我懷揣一本初中畢業(yè)證書應征入伍,成了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因為7年所學到的知識,很快在部隊被提拔為排長、連長。而我也深知學海無涯,于是利用休息時間自學了高中和大專課程,同時在報刊發(fā)表了作品,從此筆耕不輟,越學越愛寫,越寫越愛學,偶有作品獲得國家或省級一、二、三等獎。是讀書培養(yǎng)了我的興趣,發(fā)揮了我的特長。
書其實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因為它會在你面對新的挑戰(zhàn)和未知領域時給予能量。1991年初,我被選調到省人大機關工作,新的工作讓我深感知識匱乏,工作也很吃力,為了能盡快上手,我經常挑燈夜讀;為了不影響家人休息和節(jié)省電費,我經常到路燈下苦讀到深夜;為了獲得大學文憑,我40多歲還參加成人高考。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所有的夢想都一一實現(xiàn)。是讀書讓我不懼風雨,戰(zhàn)勝挑戰(zhàn),如愿以償。
回想50年來的成長歷程,從乞丐到學生、軍人、文人,再到機關干部,是讀書成就了我每一個人生角色的轉變。我想,只要有書讀,做人總是幸福的。(作者系貴州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