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萍
簡約不是簡單,是一種韻味,是凝聚大氣、智慧、深刻的一種無痕境界。簡約課堂應該擯棄華而不實的低效,刪繁就簡,返璞歸真。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任何學科的內(nèi)容都可以用更為經(jīng)濟、富有活力的簡約方法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習者易于掌握。語文課堂只有追求更高層次的簡約求實的境界才會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扎實有效。
然而,一直以來,由于語文承載著太多的使命: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言語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傳承民族文化……所以,語文課千頭萬緒,模糊一片,甚至失卻了純真的語文味。一些老師又走進了新的誤區(qū):過分追求課堂的包羅萬象、滴水不漏和完美無缺,使得語文課堂“枝繁葉茂卻不見樹干”。
在經(jīng)濟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更應該提倡“簡約高效”,讓課堂理性回歸。構建一種“簡約而不簡單”的課堂,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的不懈追求!
(一)教學目標要簡潔明了
目前,部分語文教師設置的課堂教學目標存在“虛化”的現(xiàn)象:目標高而多,在課堂上卻得不到落實。教師在課堂上用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擴展性訓練,卻忽視了識字、詞句積累及運用等基礎性內(nèi)容的教學。更有甚者,個別教師把追求生成性目標作為“擋箭牌”,設計的教學目標隨意性大,課堂教學雜亂無章。
教學目標是要實實在在的,可以達成的?!墩Z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課程目標要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痹诮虒W中,教師要做好三維目標的整合,而不是將三者簡單地疊加。在三維目標中,知識和能力是基礎,是核心,是其他兩個目標得以實現(xiàn)的依托。在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是語文能力。語文教學要以知識和能力訓練為主線,同時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并將其充分地落實在過程與方法之中。
(二)教學活動適度適量
為了使小學語文上得精彩,不少教師設計了各種各樣的課堂教學活動。語文課堂上新方法、新花樣層出不窮,教學活動越來越豐富。但是我們?nèi)绻o下來,聽聽學生活動后的感受,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活動學生真正參與體驗和思考的并不多,學生掌握的語言技能也不扎實。研其原因是教學活動過多、低效。如果活動過多,就會分散學生的精力,學生會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戲本身上面, 那么活動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所以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緊緊圍繞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
教學活動應該是有的放矢,是為了某一教學內(nèi)容,達成某一教學目標而設計的。聽一些老師的課,有時看似簡單的活動,其實暗藏玄機。那是活動的背后凝聚了教師的教學智慧。
2.活動的安排要適量、適度。
一節(jié)課的活動不要太多。但形式要有變化。游戲與朗讀、書寫或回答問題等訓練方式相結合,做到動后有靜,靜后有動。
一次公開課上,一位老師上《草原》一課。在研讀草原景色部分時,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各種形式的讀,個人讀、自由讀、默讀、教師引讀、集體誦讀、配樂朗讀等,通過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培養(yǎng),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落實教學目標。再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草原的遼闊壯美以及自己的喜愛之情。此時,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點撥。尤其是寫作方法的點撥: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草原的天的可愛,美麗;把寫景物和感受緊密結合起來;用比喻句,把羊群比大花具體恰當?shù)匕蜒蛉涸诓菰系拿辣憩F(xiàn)出來。然后讓學生選擇其中一種方法來寫身邊的一處景物。這樣就巧妙地將閱讀與習作緊密聯(lián)系起來,水到渠成。
(三)教學媒體使用有所取舍
在網(wǎng)絡時代的今天,教學資源是越來越豐富。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了很大的便利。在公開課上,多媒體課件被運用的淋漓盡致。動聽的聲音,漂亮的圖片,逼真的flash總是能刺激我們的眼球。然而,有意無意中,我們的教材被忽視了,最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被遺忘了。有的課堂,學生從頭到尾都沒有翻開我們的教科書;沒有老師或同學的范讀、范寫;沒有學生的朗讀與書寫。只見教師在電腦旁自如點擊鼠標。
這讓我陷入反思。我們是否太依賴課件了,被課件牽制住了。PPT太多,眼花繚亂,那么師生間的交流就會減少。由于課件內(nèi)容很多,教師只能加快速度。試想,我們都記不下來,學生能接受得過來嗎?所以多媒體應該合理使用,有所取舍。去掉幾張幻燈片,將有限的幾張幻燈片用足、用透,留點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我們將有更多的驚喜。同時教師要使用好我們的常規(guī)媒體,認真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讓學生翻開課文大聲讀一讀,翻開作業(yè)本做一做。從而讓我們的語文課返璞歸真,體現(xiàn)語文課的簡約美!
(四)教師語言簡要流暢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如果言簡意賅,簡要流暢,就會讓學生心曠神怡。教師組織教學語言的時候首先讓學生聽懂我們的話;其次問題語言要有啟發(fā)性,有助于師生間的交流,提高教學效率;再次過渡語言要自然流暢;最后評價語言要扼要坦誠。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借助簡練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生動、有效地學習,把他們帶入瑰麗的知識殿堂。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應發(fā)揮以下功能:(1)滲透學習方法。新課堂應當讓學生經(jīng)歷和體驗學習過程,改善學法。因此,教師要依據(jù)學情,巧妙地運用評價性語言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2)促進認識提高。教師要充分利用評價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在步步深入的思維活動中理解知識,取得成功。為此,教師要深入解讀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情境,積極尋求評價內(nèi)容與知識點的融合,少些理性和機械,多些感性和靈動。(3)激發(fā)表現(xiàn)欲望。小學生的認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在思考問題時難免出現(xiàn)“偏差”,因而教師要客觀、準確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和不足,既肯定學生的長處,又要有針對性地提醒并糾正學生的不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4)溝通師生心靈。新課程強調(diào)課堂教學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在評價時要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不拘一格,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教師的評價語言應是真誠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滿關愛的,贊賞而充滿期待的,要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親切感、親近感。
總而言之,簡約并不簡單。語文課堂教學只有刪繁就簡,才能做到有效教學,才能無比豐盈。
(作者單位:福建永春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