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滔
(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廣東 廣州 510075)
簡論磁州窯瓷枕裝飾題材和內(nèi)容特點
林滔
(廣東省文物鑒定站,廣東 廣州 510075)
磁州窯是我國古代北方著名的民間瓷窯,瓷器造型豐富,品種繁多,尤以多種多樣的瓷枕最具代表性,其中磁州窯瓷枕的裝飾題材和內(nèi)容,取材多來自生活,對象著眼于鄉(xiāng)民,客觀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情趣、愛好和民間習俗,極具北方的民風、民情、民俗性,被譽為古代“民俗博物館”。
磁州窯;瓷枕;裝飾;民風和民俗
磁州窯我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位于現(xiàn)在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和磁縣,始燒于北朝,宋、金時期達到高峰,延燒至今。磁州窯以生產(chǎn)白釉黑彩瓷器著稱,圖案鮮明,黑白對比強烈,刻、劃、剔、填彩兼用,其釉下彩繪的裝飾手法,開創(chuàng)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磁州窯瓷器造型豐富,品種繁多,尤以多種多樣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瓷枕是中國古代瓷器中較為流行的一種器型,最早創(chuàng)燒于隋代,唐代以后開始大量生產(chǎn),并逐漸成為人們喜愛的枕具。到了宋、金、元時期,瓷枕的發(fā)展進入了繁榮期。
磁州窯瓷枕的造型多樣,從藏品上來看,宋代至元代,常見的有長方形、腰圓形、八角形、如意形、樹葉形、美人形、銀錠形、扇形、貓形、虎形、馬鞍形、臥嬰形等。
磁州窯瓷枕的裝飾方法、風格在不同時代不盡相同。如觀臺窯一期,以刻剔花和珍珠地紋飾為主;第二期出現(xiàn)用毛筆書畫的裝飾紋飾;經(jīng)過宋代的發(fā)展到金代的第三期,已達到成熟,由在器胎上或釉色上簡單書畫,逐漸發(fā)展為釉下書寫和繪畫,產(chǎn)生了綠釉黑繪、白釉或綠釉繪劃花、黑釉鐵繪等多種裝飾藝術品種,其中白地黑繪的裝飾風格最具代表性;到元代的第四期,白地黑繪的瓷枕數(shù)量較前代有所減少,但也不乏精品,如白地黑繪的書元曲的長方枕等。明代以后,除彭城窯外,漳河、滏陽河流域瓷窯基本停燒。從整體來看,磁州窯瓷枕的裝飾方法大體可分兩種:
1、在釉色裝飾上以化妝白瓷和白釉醬點、綠斑居多,此外還有青瓷和青瓷白唇、黑釉和黑釉白唇、醬釉、綠釉、黃釉、褐釉、茶葉末釉、三彩釉、翠藍釉等,宋中后期還燒出不施白化妝土的仿白定瓷、仿黑定、仿綠定、仿紫定和仿南方建窯黑釉系列的油滴、兔毫、玳瑁等,以及元代仿鈞瓷等。
2、裝飾。紋飾裝飾具有寫實、瀟灑、豪放的特點,有刻、剔、劃、填、繪、模印、貼塑等多種手法。一件瓷枕可用一種或多種手法進行裝飾,然后再施以透明釉色使花紋清晰明亮,可保證釉下花紋不脫色,使瓷枕散發(fā)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1、山水畫裝飾,這是磁州窯匠師常用的一種體材,他憑仗自己的高超技藝、嫻熟的筆法,巧妙的構思,把祖國的大好河山、深山古寺、江船擺渡、名勝古跡、園林風貌、亭臺樓閣等繪畫在瓷枕上,來表現(xiàn)我國江山秀麗的美好風光。
2、花卉裝飾,是磁州窯美化裝飾器物的主要紋飾,在瓷枕上也不例外,但要有適當?shù)倪x擇,不是任何一種花都能做裝飾用的。目前,在瓷枕上常見的花卉有牡丹、荷花、菊花、竹子、梅花、向日葵等,這個可能與花的屬性有很大關系,如牡丹表示富貴,荷花代表純潔,出污泥而不染。梅花、竹子表現(xiàn)有高尚的情操,石榴代表多子多福。佛手表示信念與長壽等等。
3、動物畫裝飾,這是瓷枕畫面圖案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根據(jù)當?shù)孛耖g的風俗習慣及廣大群眾的愛好,選用獅子、老虎、熊、鹿、魚、兔子等作為裝飾紋樣,希望給人們事來祥瑞、福壽、保佑家庭平安,如獅子兇猛,虎是獸中之王,能鎮(zhèn)宅降妖。鶴表示長壽,魚表示富足,如年年有魚(余)等。
4、歷史故事裝飾,這是磁州窯匠師習慣運用的一種傳統(tǒng)題材,他們根據(jù)群眾喜歡故事的心情,把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動人事跡繪在瓷枕上,去影響人,教育人,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趙抃入蜀》(一琴一鶴圖)、《李逵負荊圖》、《單鞭救駕圖》、《柳毅傳書圖》、《八仙過海圖》、《僧稠降虎圖》、《唐僧取經(jīng)圖》等都表現(xiàn)了一段美好的故事,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5、文字裝飾,這是磁州窯匠師的一種大膽嘗試,他們把宋、金、元時代,社會上流傳的詩、詞、賦、警句等用楷書、隸書、行草書、篆書等抄錄在瓷枕上,作為傳播文化的一種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有宋朝文學家蘇東坡的《如夢令》:“為向東波(坡)傳語,人在玉堂深處,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贝送膺€有金朝吳激的《人月圓》、元朝陳草庵的《山坡羊》等等。其中最令人易學易懂的還是當?shù)亓鱾鞯囊恍┧自姡纾骸俺涬x家日,雙親拂背言,遇橋先下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尋宿,雞鳴再看天,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边@些詩淺顯易學,有教益,深受群眾的喜愛。
6、嬰戲畫裝飾,這也是磁州窯枕上常見的一種圖案,多以童子游戲為主題,組成各種形式和圖案,畫在枕面上,主要反映了當時社會兒童的生活服飾及活動場面,如“蹴鞠”、“背荷戲鴨”、“釣魚”、“騎竹馬”、“打陀螺”、“放風箏”等,這些圖案,畫面簡單,線條流暢,生動活潑,深受人們青睞。
7、珍珠地與書空文字裝飾,這是磁州窯匠師早期使用的一種裝飾方法,匠師先在枕面上畫好文字的框架。如“福德”或“福德枕一支”等。然后在畫面空余部位。畫上珍珠圓圈。也有的先畫上牡丹、仕女之后再填補珍珠,效果十分美觀。
磁州窯瓷枕的造型豐富多樣,制作工藝精湛,藝術裝飾風格豪放、瀟灑、生動、古拙,裝飾內(nèi)容和題材廣泛并帶有時代特征,客觀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情趣、愛好和民間習俗,被稱為古代“民俗博物館”。也為后人研究中國陶瓷史留下豐富而詳實的考證。
J527
A
1005-5312(2014)17-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