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芝等
摘要: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均在20 h以上;1~4齡桑葉育家蠶改人工飼料育后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相比明顯延長,5齡差別不大;隨著食桑時間的延長,改喂人工飼料后就眠率先逐漸降低然后上升;5齡家蠶桑葉育改人工飼料育的全繭量明顯低于桑葉育的全繭量。
關鍵詞:家蠶;人工飼料育;拒食時間;發(fā)育時間;就眠率;影響
中圖分類號:S88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3-0115-02
人工飼料養(yǎng)蠶較傳統的桑葉養(yǎng)蠶的優(yōu)勢:有利于調整農村生產布局,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推進蠶業(yè)迅速向產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無毒安全;有望改變“先種桑,后養(yǎng)蠶”的傳統格局,使養(yǎng)蠶不受季節(jié)、氣候、地域、土地的限制,為工廠化養(yǎng)蠶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可能;無菌飼養(yǎng),為生產家蠶生物制品提供保證[1]。
正因為家蠶人工飼料的諸多優(yōu)點,國內多家機構在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顧寅鈺等[2]研究了家蠶人工飼料的主要成分桑葉粉和大豆粉的含量與質量對稚蠶、壯蠶及繭質的影響。家蠶的攝食性是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攝食性和適應性與蠶品種有關,并且即使是同一品種,正反交及蛾區(qū)之間也有差異,在同一品種同一蛾區(qū)相同性別的個體之間,攝食性也有很大變化[3]。飽食程度和饑餓對攝食性有明顯影響,適度饑餓可提高蠶的攝食性和群體發(fā)育整齊度[4]。但是有關家蠶先飼喂桑葉再改喂人工飼料對家蠶的攝食性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尚未見報道,筆者就此進行了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家蠶品種為菁松×皓月,由山東廣通蠶種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家蠶人工飼料,由山東省蠶業(yè)研究所經濟蠶業(yè)研究室提供。
1.2試驗方法
取蟻蠶或經桑葉育的各齡起蠶分區(qū),分別喂食不同時間的桑葉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飼養(yǎng)1個齡期,飼育溫度為常規(guī)桑葉育溫度。
拒食時間調查:3~5齡觀察各試驗區(qū)從換飼料到開始取食的時間。
齡期經過調查:1~4齡試驗區(qū)調查90%以上就眠的發(fā)育時間,5齡調查至上蔟時的發(fā)育時間。
就眠率調查:1~4齡調查未食桑(0 h)區(qū)90%以上就眠時各區(qū)的就眠情況,就眠率包括眠蠶和已起蠶。
5齡調查上蔟率和全繭量。
2結果與分析
2.1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
從試驗結果(表1)看,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拒食時間都在20 h以上,有的可達48 h。3齡48 h區(qū)、4齡72 h區(qū)、5齡144 h區(qū)換喂人工飼料后,家蠶出現餓眠或饑餓上蔟的情況。
2.2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人工飼料齡期經過
由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發(fā)育不齊,很難調查出準確時間,表2中1~4齡的數據為大體時間,5齡為至上蔟時的準確時間。由表2可以看出,1~4齡經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的發(fā)育時間有很大差異,延長了1~3 d不等,而5齡的差異卻不大。
3結論與討論
由于1、2齡蠶太小,取食時間不易觀察,所以僅對3~5齡蠶進行試驗觀察,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均在20 h以上,說明在攝食性方面,家蠶人工飼料與桑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5齡家蠶經人工飼料育的全繭量明顯低于桑葉育的全繭量也說明了這一點。1~4齡經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相比明顯延長,估計除攝食性引起的食量偏小影響發(fā)育外,還與飼料的成分引起的家蠶體內各種激素的平衡水平有關,5齡期的經過時間差別不大,可能與5齡是幼蟲期最后一個齡期(家蠶進行生殖發(fā)育、繁殖下一代)有關,這個問題還有待研究;隨著食桑時間的延長,改喂人工飼料后就眠率先逐漸降低然后上升,估計食桑后影響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攝取,而后期由于食桑量已經達到就眠所需要的能量儲備,就眠率出現上升現象。
參考文獻:
[1]韓益飛,徐世清,沈衛(wèi)德.家蠶人工飼料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方向[J].蠶學通訊,2000,20(3):14-15,21.
[2]顧寅鈺,李化秀,施新琴.家蠶人工飼料中桑葉粉及大豆粉含量與質量對稚蠶、壯蠶及繭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5):105-107.
[3]崔為正.家蠶對人工飼料攝食性的生理遺傳學研究與展望[J].蠶業(yè)科學,2003,29(2):107-113.
[4]Cui W Z,Shang J Y ,Wang Y W.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ilkworm,Bombyx mori L.fed on mulberry leaf and artificial diet[J].Sericulogia,2001,41(3):421-431.endprint
摘要: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均在20 h以上;1~4齡桑葉育家蠶改人工飼料育后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相比明顯延長,5齡差別不大;隨著食桑時間的延長,改喂人工飼料后就眠率先逐漸降低然后上升;5齡家蠶桑葉育改人工飼料育的全繭量明顯低于桑葉育的全繭量。
關鍵詞:家蠶;人工飼料育;拒食時間;發(fā)育時間;就眠率;影響
中圖分類號:S88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3-0115-02
人工飼料養(yǎng)蠶較傳統的桑葉養(yǎng)蠶的優(yōu)勢:有利于調整農村生產布局,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推進蠶業(yè)迅速向產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無毒安全;有望改變“先種桑,后養(yǎng)蠶”的傳統格局,使養(yǎng)蠶不受季節(jié)、氣候、地域、土地的限制,為工廠化養(yǎng)蠶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可能;無菌飼養(yǎng),為生產家蠶生物制品提供保證[1]。
正因為家蠶人工飼料的諸多優(yōu)點,國內多家機構在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顧寅鈺等[2]研究了家蠶人工飼料的主要成分桑葉粉和大豆粉的含量與質量對稚蠶、壯蠶及繭質的影響。家蠶的攝食性是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攝食性和適應性與蠶品種有關,并且即使是同一品種,正反交及蛾區(qū)之間也有差異,在同一品種同一蛾區(qū)相同性別的個體之間,攝食性也有很大變化[3]。飽食程度和饑餓對攝食性有明顯影響,適度饑餓可提高蠶的攝食性和群體發(fā)育整齊度[4]。但是有關家蠶先飼喂桑葉再改喂人工飼料對家蠶的攝食性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尚未見報道,筆者就此進行了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家蠶品種為菁松×皓月,由山東廣通蠶種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家蠶人工飼料,由山東省蠶業(yè)研究所經濟蠶業(yè)研究室提供。
1.2試驗方法
取蟻蠶或經桑葉育的各齡起蠶分區(qū),分別喂食不同時間的桑葉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飼養(yǎng)1個齡期,飼育溫度為常規(guī)桑葉育溫度。
拒食時間調查:3~5齡觀察各試驗區(qū)從換飼料到開始取食的時間。
齡期經過調查:1~4齡試驗區(qū)調查90%以上就眠的發(fā)育時間,5齡調查至上蔟時的發(fā)育時間。
就眠率調查:1~4齡調查未食桑(0 h)區(qū)90%以上就眠時各區(qū)的就眠情況,就眠率包括眠蠶和已起蠶。
5齡調查上蔟率和全繭量。
2結果與分析
2.1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
從試驗結果(表1)看,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拒食時間都在20 h以上,有的可達48 h。3齡48 h區(qū)、4齡72 h區(qū)、5齡144 h區(qū)換喂人工飼料后,家蠶出現餓眠或饑餓上蔟的情況。
2.2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人工飼料齡期經過
由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發(fā)育不齊,很難調查出準確時間,表2中1~4齡的數據為大體時間,5齡為至上蔟時的準確時間。由表2可以看出,1~4齡經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的發(fā)育時間有很大差異,延長了1~3 d不等,而5齡的差異卻不大。
3結論與討論
由于1、2齡蠶太小,取食時間不易觀察,所以僅對3~5齡蠶進行試驗觀察,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均在20 h以上,說明在攝食性方面,家蠶人工飼料與桑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5齡家蠶經人工飼料育的全繭量明顯低于桑葉育的全繭量也說明了這一點。1~4齡經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相比明顯延長,估計除攝食性引起的食量偏小影響發(fā)育外,還與飼料的成分引起的家蠶體內各種激素的平衡水平有關,5齡期的經過時間差別不大,可能與5齡是幼蟲期最后一個齡期(家蠶進行生殖發(fā)育、繁殖下一代)有關,這個問題還有待研究;隨著食桑時間的延長,改喂人工飼料后就眠率先逐漸降低然后上升,估計食桑后影響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攝取,而后期由于食桑量已經達到就眠所需要的能量儲備,就眠率出現上升現象。
參考文獻:
[1]韓益飛,徐世清,沈衛(wèi)德.家蠶人工飼料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方向[J].蠶學通訊,2000,20(3):14-15,21.
[2]顧寅鈺,李化秀,施新琴.家蠶人工飼料中桑葉粉及大豆粉含量與質量對稚蠶、壯蠶及繭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5):105-107.
[3]崔為正.家蠶對人工飼料攝食性的生理遺傳學研究與展望[J].蠶業(yè)科學,2003,29(2):107-113.
[4]Cui W Z,Shang J Y ,Wang Y W.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ilkworm,Bombyx mori L.fed on mulberry leaf and artificial diet[J].Sericulogia,2001,41(3):421-431.endprint
摘要: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均在20 h以上;1~4齡桑葉育家蠶改人工飼料育后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相比明顯延長,5齡差別不大;隨著食桑時間的延長,改喂人工飼料后就眠率先逐漸降低然后上升;5齡家蠶桑葉育改人工飼料育的全繭量明顯低于桑葉育的全繭量。
關鍵詞:家蠶;人工飼料育;拒食時間;發(fā)育時間;就眠率;影響
中圖分類號:S883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4)03-0115-02
人工飼料養(yǎng)蠶較傳統的桑葉養(yǎng)蠶的優(yōu)勢:有利于調整農村生產布局,增強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推進蠶業(yè)迅速向產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無毒安全;有望改變“先種桑,后養(yǎng)蠶”的傳統格局,使養(yǎng)蠶不受季節(jié)、氣候、地域、土地的限制,為工廠化養(yǎng)蠶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可能;無菌飼養(yǎng),為生產家蠶生物制品提供保證[1]。
正因為家蠶人工飼料的諸多優(yōu)點,國內多家機構在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顧寅鈺等[2]研究了家蠶人工飼料的主要成分桑葉粉和大豆粉的含量與質量對稚蠶、壯蠶及繭質的影響。家蠶的攝食性是重要研究內容之一,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攝食性和適應性與蠶品種有關,并且即使是同一品種,正反交及蛾區(qū)之間也有差異,在同一品種同一蛾區(qū)相同性別的個體之間,攝食性也有很大變化[3]。飽食程度和饑餓對攝食性有明顯影響,適度饑餓可提高蠶的攝食性和群體發(fā)育整齊度[4]。但是有關家蠶先飼喂桑葉再改喂人工飼料對家蠶的攝食性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尚未見報道,筆者就此進行了研究。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家蠶品種為菁松×皓月,由山東廣通蠶種集團有限公司提供。
家蠶人工飼料,由山東省蠶業(yè)研究所經濟蠶業(yè)研究室提供。
1.2試驗方法
取蟻蠶或經桑葉育的各齡起蠶分區(qū),分別喂食不同時間的桑葉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飼養(yǎng)1個齡期,飼育溫度為常規(guī)桑葉育溫度。
拒食時間調查:3~5齡觀察各試驗區(qū)從換飼料到開始取食的時間。
齡期經過調查:1~4齡試驗區(qū)調查90%以上就眠的發(fā)育時間,5齡調查至上蔟時的發(fā)育時間。
就眠率調查:1~4齡調查未食桑(0 h)區(qū)90%以上就眠時各區(qū)的就眠情況,就眠率包括眠蠶和已起蠶。
5齡調查上蔟率和全繭量。
2結果與分析
2.1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
從試驗結果(表1)看,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拒食時間都在20 h以上,有的可達48 h。3齡48 h區(qū)、4齡72 h區(qū)、5齡144 h區(qū)換喂人工飼料后,家蠶出現餓眠或饑餓上蔟的情況。
2.2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人工飼料齡期經過
由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發(fā)育不齊,很難調查出準確時間,表2中1~4齡的數據為大體時間,5齡為至上蔟時的準確時間。由表2可以看出,1~4齡經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的發(fā)育時間有很大差異,延長了1~3 d不等,而5齡的差異卻不大。
3結論與討論
由于1、2齡蠶太小,取食時間不易觀察,所以僅對3~5齡蠶進行試驗觀察,飼喂桑葉不同時間后改喂家蠶人工飼料,家蠶拒食時間均在20 h以上,說明在攝食性方面,家蠶人工飼料與桑葉相比還有很大差距,5齡家蠶經人工飼料育的全繭量明顯低于桑葉育的全繭量也說明了這一點。1~4齡經過人工飼料育的家蠶,其發(fā)育時間與桑葉育相比明顯延長,估計除攝食性引起的食量偏小影響發(fā)育外,還與飼料的成分引起的家蠶體內各種激素的平衡水平有關,5齡期的經過時間差別不大,可能與5齡是幼蟲期最后一個齡期(家蠶進行生殖發(fā)育、繁殖下一代)有關,這個問題還有待研究;隨著食桑時間的延長,改喂人工飼料后就眠率先逐漸降低然后上升,估計食桑后影響家蠶對人工飼料的攝取,而后期由于食桑量已經達到就眠所需要的能量儲備,就眠率出現上升現象。
參考文獻:
[1]韓益飛,徐世清,沈衛(wèi)德.家蠶人工飼料研究進展及發(fā)展方向[J].蠶學通訊,2000,20(3):14-15,21.
[2]顧寅鈺,李化秀,施新琴.家蠶人工飼料中桑葉粉及大豆粉含量與質量對稚蠶、壯蠶及繭質的影響[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3,45(5):105-107.
[3]崔為正.家蠶對人工飼料攝食性的生理遺傳學研究與展望[J].蠶業(yè)科學,2003,29(2):107-113.
[4]Cui W Z,Shang J Y ,Wang Y W.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ilkworm,Bombyx mori L.fed on mulberry leaf and artificial diet[J].Sericulogia,2001,41(3):421-4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