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元
1999年貝爾格萊德時間5月7日午夜,美國悍然用導彈襲擊中國駐南斯拉夫聯(lián)盟大使館,制造了我國三名記者死亡、多名外交人員受傷、大使館館舍受到嚴重毀壞的特大慘案。
當時我在中國駐萊索托大使館工作,聽到美國轟炸我大使館,又辯稱為“誤炸”的消息后,真是氣炸了肺。
為揭露美國的炸館罪行,并闡明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5月9日上午,我使館將我國政府聲明以大使館新聞公報的形式,分發(fā)給萊索托外交部、新聞界和各國駐萊索托外交使團及駐萊索托各國際組織。
我們的新聞公報發(fā)出去不久,就收到了美國駐萊索托大使館發(fā)來的一份傳真,原來我館傳給美國大使館的那份新聞公報被美國大使館退了回來。就是說,美國駐萊索托大使館拒絕接受中國政府的聲明。
氣憤之余,我對美國大使館作此舉動做了如下分析:首先,美國轟炸我駐南大使館,炸后又辯稱“誤炸”,但并未拒絕接收我國政府聲明。美國駐萊索托大使館拒絕接收,顯然不是美國政府的指示。其次,我館的傳真剛發(fā)出,美國大使館就把它退了回來,從時間上看也不像是其請示國內(nèi),并得到國內(nèi)指示后的奉命之舉。因此,我斷定這是當時美國大使館臨時代辦的個人決定。
若真如此,這位臨時代辦就欺人太甚了。更重要的是,這不是我與他個人之間誰占便宜誰吃虧的問題,而是一個關(guān)乎祖國尊嚴的原則問題。
就在美國大使館退回我館新聞公報的當天中午,歐盟駐萊索托代表在其官邸舉行慶祝歐盟日招待會,萊索托各有關(guān)部門的官員、各國駐萊索托的外交使節(jié)、駐萊索托各國際組織的代表約200人應(yīng)邀出席。
這次招待會是美國轟炸我駐南大使館后,首次在萊索托舉行的大型外交活動,與會者交談的話題無一不涉及美國轟炸我大使館的事。
我到達招待會現(xiàn)場時,立即成了大家關(guān)注的人物。很多人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也沒有多少寒暄客套,多是表情嚴肅地小聲詢問。我向在場的各國官員和朋友介紹了事件真相,并闡述了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
就在這時,美國代辦從會場另一側(cè)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到我跟前,不但不講一句代表美國政府道歉的話,甚至連以個人名義說聲道歉也沒有,而是陰陽怪氣地對我說:“大使先生,你一切都好嗎?”同時伸出右手要和我握手,并盛氣凌人地盯著我。
若在平時,他問這句話,并要與我握手,是件很平常的事。但在當時的特定背景下,顯然是在為他拒收我館新聞公報而自鳴得意。
我本來就琢磨如何與他進行交涉,如今他又得寸進尺!我臉一沉,大聲說:“我一切都不好。請你把手收回去!今天我不和你握手,原因是什么,你自己知道?!?/p>
這位代辦先生萬沒想到,我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突然作出如此強烈的反應(yīng)。他一下子愣住,伸出的右手也僵住了,神氣活現(xiàn)的樣子沒有了,狼狽地站在那里。好一會,他才反應(yīng)過來,把手縮了回去,尷尬地說道:“那好,那好,那我們今天就不握手了?!闭f完轉(zhuǎn)過身去,隨后離開。
幾天后,美國駐萊索托大使返回使館。她也許聽說了我的強烈反應(yīng),立即給我寫了一封親筆信,稱美國“誤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lián)盟大使館,美國政府誠心向中方致歉。同時,希望美中兩國駐萊索托使館繼續(xù)保持良好的工作關(guān)系,為幫助萊索托人民建設(shè)自己的國家而共同努力。
第二天,在萊索托方面舉行的一場大型招待會上,她見面便一把握住我的手,問我是否收到她的信,并說在萊索托的外交使團不多,希望我以使團間的團結(jié)為重,不要總想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想,這位大使還是懂外交的,我們對外斗爭應(yīng)區(qū)別對象,有理、有利、有節(jié),故沒有拒絕與她握手,但向她表明,美國炸館不是誤炸,同時重申了中國政府對炸館事件的原則立場。(源自《環(huán)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