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順發(fā)
【摘 要】1980年,我國為了把人數控制在合理人口容量范圍內,較好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趨勢,推出了計劃生育政策。目前,該政策導致了失獨群體的出現與擴大化,現行的二胎政策也無法彌補計劃生育的缺失,“放開二胎”成為公眾的呼喚。
【關鍵詞】失獨群體 ;二胎政策;放寬二胎;單獨二胎政策
一、失獨群體研究現狀
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先生曾對失獨群體作過這樣的推斷:目前,我國約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有1009萬人或將在25歲前離世,這樣一來,在十幾年內就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當然,易富賢先生的這一推斷并不是憑空推測的,他是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結果得出來的:每出生1萬人就會有360人在10歲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前離世。以此數據不難看出,獨生子女戶是潛在一定的社會問題。并且,按照醫(yī)學49歲生育極限年齡來看,失去孩子的女性一般很少再生育第二個孩子,即使有那個意愿,也許很難再生育第二胎。在這里,我們需要普及一個概念:失獨者,指的是那些失去獨生子女,年齡大多在50歲以上,很難再生養(yǎng)第二胎的老人。
2012年9月28日出版的《中國新聞周刊》載文稱:全國失獨家庭已超百萬,且每年新增7.6萬個。并且在2013年,全國空巢老人將突破1億人大關。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老人在沒有子女的溫情關懷下孤獨的度過余生,失獨群體這個社會問題也會越來越突出。教育專家朱克恒認為,放寬二胎政策,將有利于緩解這些矛盾。
二、放寬二胎政策對改善失獨群體現狀的意義
很多年前,當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進行到一定程度,社會老齡化苗頭出現時,我們補充了與計劃生育相適應的二胎政策。但是畢竟二胎政策只有滿足規(guī)定的條件才受到法律的保護,被允許生育第二胎,所以這種二胎政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對老齡化現象的緩解所起的作用不太大。隨著我國失獨老人群體的壯大,放寬二胎政策,由“雙獨”走向“單獨”的呼聲日益高漲。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網成曾就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發(fā)表過這樣的言論:“計劃生育政策持續(xù)到今天的代價已經太大,比如養(yǎng)老負擔、人口紅利的喪失、家長被孩子‘脅迫成為‘孩奴等等。”他認為上世紀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是造成本世紀失獨家庭現象擴大的根源。就此,張教授認為時至今日不應該再“一刀切”,而應該適度放寬“二胎政策”。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規(guī)定,在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的基礎,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即單獨二胎政策,又稱單獨兩孩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
(一)“放開二胎”或許能化解社??諑のC
由于計劃生育政策所引發(fā)的人口結構快速變化,中國社會的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在經濟層面上,社保險賬戶中資金流出迅速增加,資金流入增速減弱,甚至出現流入金額負增長,社保賬戶支付能力迅速下降,甚至出現空賬危機。
另一方面,在上層建筑層面上,中國養(yǎng)老金制度運行時間不長,目前正處于由現收現付制度轉向個人基金積累制的過程中,上層建筑跟不上經濟基礎,容易導致政策實施乏力。所以,在這種社保空帳危機下,社?;痣y以為繼,失獨老人老何所依?由此可見,“放開二胎”不僅將使得年輕人口得以迅速增加,讓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狀況得到相當程度的緩解,而且有利于化解社??諑のC,完善養(yǎng)老金制度。
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說,勞動人口增多,這不僅對于我國的經濟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也對較少失獨群體的規(guī)模起到的緩解作用。加上如今科技進步,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這樣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會發(fā)生社??召~甚至崩盤危機。
(二)一個國家少一個人不算什么,獨生子女家庭少了孩子就少了整個世界
我們暫且先不討論“放開二胎”會為國民做出了什么很大的貢獻,但起碼在對失獨群體的心理撫慰上,還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在“未富先老”、勞動力短缺、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問題日益嚴峻的情況下,獨生子女的父母是承受著很大心理壓力的。他們一方面要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號召,做個良好公民,另一方面也想多生一胎,養(yǎng)兒防老。然而,目前我國貧富差距依然很大,很多處于社會中下層的百姓就會認為原有的生育政策對有錢人的約束力是非常小的,而如今的生育政策則更有可能讓大家獲得平等的生育機會,這不管是對于國家昭示公平,構建和諧社會,還是對獨生子女家庭的安撫來說,都是具備著重大意義的。換句話說,政策的放寬,讓獨生子女家庭有了保障,減少了獨生子女的贍養(yǎng)壓力,提高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減緩公眾的“養(yǎng)老焦慮癥”現象,這對國家的穩(wěn)定和諧是很重要的。
一個國家少一個人不算什么,但失獨老人少了孩子就少了整個世界,這句話正是印證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的脆弱性。一旦失去唯一的孩子,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會徹底崩潰,精神上會受到重創(chuàng)。雖然對國家來說,這僅僅是渺小的一個人,但是對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孩子就是他們的全部。少了孩子,就等同于少了一個支撐他們世界的頂梁柱,他們就見不到未來。家庭養(yǎng)老是我國的傳統(tǒng)養(yǎng)老模式,對家庭的依賴則體現出老年人精神上的需要,所以,家庭的完整性對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精神贍養(yǎng)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缎⒔洝吩赋觯骸靶⒆又掠H也,居則致其敬,養(yǎng)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養(yǎng)其親而致其樂,就是說不僅要在物質上使老年人溫飽,而在精神上也應讓他們感到快樂,安享晚年。從某種程度上看,“放開二胎”是有利于老年人的精神贍養(yǎng)的。適當的放寬二胎的限制,對解決國家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問題和滿足獨生子女家庭的心理要求都具有前瞻性的作用。
三、對“放寬二胎”的建議
也許,“最傷心莫過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是對失獨群體最大的寫照。近年來,“失獨家庭”、“計劃生育”這些敏感的字眼慢慢地闖入了公眾的視野,并不斷地牽動著我們的心弦和很自然地扯動著人們近乎脆弱的神經,勾起共同遭遇者傷心往事無重數。失獨家庭的痛楚,成了社會心照不宣的暗傷,失獨家庭往往失語,他們選擇封閉心扉,埋葬“過去”,卻時常因別人的一句無意的寒暄,感情崩潰,痛哭流涕。雖然針對失獨家庭這種現狀,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和救濟措施,讓有些需要節(jié)衣縮食才能安度晚年的失獨家庭不再為溫飽問題焦頭爛額,并不能從根源上根治他們感情上的創(chuàng)傷;或者說,福利機構志NGO的看望和交流,會給予失獨家庭一時的精神慰藉,卻難以成為他們長久的心靈依靠。處于失獨家庭的他們,是計劃生育政策的響應者,也成了政策風險承擔者,苦苦捱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與痛。然而,此時熱論的“放寬二胎”無意給失獨家庭打上一注強心針,讓他們重新看到了活著的希望。endprint
但是,放寬二胎依然要考慮諸多的問題,例如:家庭養(yǎng)育成本的提高;盲目的二胎會導致人口激增,會對公共資源造成很大的壓力;“單獨二胎”的放開還需要做好政策的配套等。
(一)降低家庭養(yǎng)育成本,促進二胎政策的深入進行
生二胎,是滿足了各位父母的心里多年的愿望了,可是在這個“養(yǎng)孩子比買房子貴”的時代下,盲目地生第二胎,無疑會雪上加霜。即使放寬了二胎政策,面對不少家庭也許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首先,孩子的生活費用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國家鼓勵父母生育第二胎,就應出臺相應的困難戶補助措施,防止“二次啃老”。接著,孩子的教育費也是一個長久的支出,每個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可是成才前是一個長期的付出,父母在這方面的壓力也是很大的。雖說窮有窮養(yǎng),富有富養(yǎng),但是我們在提高人口質量的時代下,國家加大對困難家庭的補助力度還是有利于人口“質”的提高。并且家庭在生第二胎可以相對節(jié)省沒必要的支出,例如可以重復利用上一胎的物品,減少養(yǎng)育成本,普通家庭盡量選擇公辦學校,父母可以合理分配收入,穩(wěn)健投資。
(二)完善公共措施,豐富公共資源
首先,總人口數量的增加無疑加劇經濟社會發(fā)展成果和資源環(huán)境分配的競爭性。我們不能一下子全面放開二胎,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完善相關的公共措施和豐富公共資源是個彈性過程,不會一下子就蹦的緊,而需要慢慢進行。政府要加強這些方面的建設,為放開二胎提供設施條件。
其次,基層計生服務管理能力也會面臨考驗,二胎的放寬無疑將會給計生委的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管理能力的落后容易造成公眾與政府的新一輪矛盾,由此可見,政府應加大對相關部門人員的技能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服務和公仆意識,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
最后,公共服務、管理和保障更是要亟須跟上。新政實施后,三五年可見到效果,出生人口增長將對醫(yī)院、幼兒園、學校等公共資源造成一定壓力。完善教育機構的基礎設施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強化學校的責任意識,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浙江湖州某婦幼保健院院長對在當地調研的喬曉春說,“大量高危人群集中生育,我們醫(yī)院承受不了。此外,孕前免費優(yōu)生檢查的數量急劇上升,也給醫(yī)院帶來困難?!彼裕诳紤]放寬二胎的前期,還是會有很多相關的措施需要政府完善。
(三)“單獨二胎”的放開需做好政策的配套
雖然目前我國處于人口老齡化階段,但是在沒有相關完善的措施就一味放開二胎,這無疑不適合我國國情的發(fā)展。說到底,人口問題的在本質上也是發(fā)展問題。所以,在處理人口問題時,我們應該是“以質取勝”而不是“人多力量大”的思想。倘若實施“單獨二胎”政策,這不僅有利于我國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guī)模,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也有利于提升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獨生子女家庭抗壓功能,從而使得家庭幸福和構建和諧社會。或者可以這么說,調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啟動“單獨二胎”新政,人口“質的”發(fā)展和飛躍才是“放開二胎”的根本目的,這對于我國在國際取得戰(zhàn)略性地位具有重大的意義。
在新舊政策銜接執(zhí)行時,要妥善處理當中的關系,不是說放開二胎就拋棄了計劃生育,要時刻記住,計劃生育政策才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另外,“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實行新配套政策的同時,也要及時跟進配套措施,不要形成“丟三落四”的習慣,阻礙了新政策的順利實施。其實更基礎的是要做好教育、醫(yī)療等公共服務應對準備,為放寬二胎提供相應的設施保障。再者,政府應引導有生二胎意愿的育齡夫婦合理安排生育計劃,做好包括產科床位配備、人員儲備和培訓等在內的相關配套工作,盡量減輕在公共服務領域帶來的壓力。
四、結語
總之,不管是否會全面放開二胎,我們目前要做的還是要關注老人的物質困難和精神困境。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qū)虹橋社區(qū)虹儲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朱國萍說:“建議把緊缺的養(yǎng)老資源向失獨家庭傾斜,建立失獨老人的保險制度,讓失獨者老有所養(yǎng),沒有后顧之憂?!苯鉀Q好失獨群體的生活起居問題亟待解決,除了給失獨者提供適當的物質保障,我們更應該關注他們的精神贍養(yǎng)問題,強化失獨群體的精神贍養(yǎng)的組織保障機制,創(chuàng)新失獨群體精神贍養(yǎng)輿論導向機制,建立失獨群體精神贍養(yǎng)的心理關愛機制,推進失獨群體進深贍養(yǎng)的社會參與機制,完善失獨群體精神贍養(yǎng)的志愿服務機制,深化失獨群體精神贍養(yǎng)的政府扶持機制等。讓放寬二胎給獨生子女家庭開辟另一片天空。
參考文獻
[1] 易富賢.大國空巢[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2012.10
[2] 救助失獨者[J].中國新聞周刊,2012,9(28):36.
[3] 陳協(xié)平,丁芳.失獨老人社會保障體系探究[D]南京:南京科技學院人文學院,2013:1-3.
[4] “單獨二胎”的N個影響[EB/OL].http://www.wmtv.cn/html/2013/a08081_1119/27145.html
[5] 張韞兮.單獨夫妻生二胎政策 能彌補失獨家庭情感缺位嗎[J].知音,2013.8.05:14-15
[6] 陳徐東.“空巢老人”精神贍養(yǎng)路徑的探新[J].中國民政,2012(9):46-47.
[7] 高燕,王海波.社會資本視角下農村“失獨家庭”養(yǎng)老問題研究[J].江西農業(yè)報,2013,25(10):143-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