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日前,有朋友問:大自然一年四季里您最喜歡哪一季?甚至都沒打出個嗑唄兒來,“四季皆喜歡,獨獨尤愛春季”。草木青青,萬物萌發(fā),空氣中到處彌散著青澀的植物氣息,那才是春天獨有的味道。
與往年相比,北京今年的春天是暖春。罕見的暖春令萬千植物紛紛亂了自家的陣腳和萌發(fā)的先后次序,爭先恐后的一展風貌,以萬紫千紅一并開的萬物景象驚詫了路人,尤為令人賞心悅目。
往年迎春玉蘭在先,杏花桃花隨后,再就是梨花海棠,可今年,這些花一股腦地同時怒放,連丁香花也開了,郊外連野花都開了......
報紙上說這一現(xiàn)象幾十年未見,不知是喜是憂?
周末,老公和我商量,去哪里可以吃喝玩樂,我沉默五分鐘后想到一個地方——西山大覺寺,前些年我們經(jīng)常去的地方。
從阜石路至門頭溝出口一路走六環(huán),在大覺寺出口出,都有指示標志,很容易找到。去往大覺寺的路順暢,一度行駛在山谷里,清風綠樹,層巒疊嶂,郊外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景區(qū)有停車場,門票20元一人。
大覺寺位于北京西部陽臺山麓,該寺始建于遼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實可謂千年古剎!初名“清水院”,后稱“靈泉寺”,相對于北京的潭柘寺、戒臺寺來說,名不見經(jīng)傳,只是因為一座茶院,大覺寺近年來名聲鵲起。
大覺寺并不大,寺內(nèi)建筑依山勢層疊而上,布局緊湊,錯落有致。寺內(nèi)清凈幽雅,漫游其間,確也輕松身心。不過寺內(nèi)可游的景點并不多,游覽一圈,也花不了太多的時間。
大覺寺之妙,寺院周圍沒有噪雜人聲,沒有飛揚塵土,只有隱隱青山,寂寂流泉,靜靜向人傾吐。
步入山門,雨潭湖水,一座石橋,正面有大殿,暗紅色似大有文章,殿內(nèi)神仙金光閃閃,香煙繚繞,寺廟內(nèi)安靜、自然,安撫每一顆驛動的心。
穿過古舊的院門,進入北京四合院般的大院子,兩盞黃燈籠屋檐下?lián)u擺,這里便是明慧茶院,藏在深山名在外。院子里安置滿了藤器家具,供游人品茶休息,院內(nèi)兩株玉蘭樹,傲然相對;院角,兩棵古柏刻滿了年齡,中間盤著郁郁蔥蔥的藤蘿,藤蘿完全依賴著古柏,表現(xiàn)得透明、純粹,沒有他就沒有她,盡情依傍。
我們到這里時,茶院內(nèi)已有零星的客人,悠閑地飲茶,或低聲談笑,或無聲音地閱讀。
明慧茶院有茶師現(xiàn)場炒制春茶,同時還伴有民樂表演。花下聽古箏、琵琶輕奏,品清泉沏泡之鮮茶的同時,還可以觀看春茶現(xiàn)場炒制及各種茶藝表演。
二人找好了座位,茶,點了龍井,是大鐵鍋里剛剛炒好的;杯,卻是玻璃的,完全沒有茶道的痕跡,綠色的茶葉,淡極的茶水,我的味蕾沒有感覺,是不是古人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這般境界?
心煩氣躁之時,來明慧茶院賞花、品茗,一定有別樣的收獲。坐在院子里,嗑嗑瓜子,吸吸煙,無思想地發(fā)呆,這種感覺比茶更香,或許,吸引游人前往的原因便是如此吧,反正我有同感。
游人越來越多,沒有空間再安置游客了,清凈的明慧卻成了鬧市。兩個女孩的演奏被淹沒在急于找位的吵鬧聲,這里已經(jīng)沒有空位子了,要知道,誰也不會只坐30分鐘就走,將近1個小時的車程,不就是為了喝茶、泡時間嗎?
幾年來,我們一直喜歡在茶院的后院喝茶休息。在后院的山坡上,參天古樹下,擺放了一些茶幾藤椅,可以躺在藤椅上品茶聊天,山風習習,茶香清冽。茶客大都在聊天、打牌,把這里當作了自家的小院。其實,這小院倒是很有景致,山泉水順著巖石流淌,碧韻清池、松柏抱塔,只是這漫山遍野的人聲,令人懷疑,一不小心落入了老北京的大雜院。
明慧茶院本是是安靜、淡泊、幽雅的清凈之地,完全拒絕干擾。但今天的熱鬧是因為周末的原因,也許,在北京現(xiàn)在根本就沒有個靜謐的地方。
茶水錢是280元,龍井茶:240元;清泉水:40元,無從比較。
中午時分,茶院里茶客紛紛起身往隔壁紹興菜館轉(zhuǎn)移。紹興茶館就在明慧茶院的對面,不會找不到。酒樓更是熱氣騰騰,樓上樓下,人聲鼎沸,生意做成這樣,老板該偷著樂了。打開菜單就能看出來的確是地道的江浙菜館子,最有特色的當數(shù)自釀的花雕黃酒了,點上紹興菜當中經(jīng)典的西湖醋魚、干菜燜肉(沒想到吧在廟里能掄開了吃肉),雪菜蝦仁豆腐煲不錯,紹興臭豆腐也正宗,冬筍絲瓜油豆泡,蔥油拌面一份兒夠三個人的;如果不開車就喝上半斤花雕,飄然若仙也。服務員忙里忙外的,每道菜都很袖珍,其實可以多點菜,只是菜價小貴,在這里花費,實在欠妥??僧吘挂荒昃鸵淮?,小奢一次也無妨。
大覺寺對于我們這種俗人來說絕對是個好去處,玩了吃,吃了還可以繼續(xù)喝茶聊天。而且大覺寺離鷲峰很近,從寺里出來后還可以去其他景區(qū)繼續(xù)游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