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千金》中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對漢譯英的啟示

      2014-08-24 05:51:30趙承健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俗語千金詞組

      殷 燕,趙承健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65)

      《千金》中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對漢譯英的啟示

      殷 燕,趙承健

      (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65)

      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多以華人生活或華人歷史為背景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一種用英語表達中國社會文化的“翻譯特征”,涉及中國文化的英語表達問題。鑒于這種特殊性,本研究以Ruthanne Lum McCunn的英文原創(chuàng)小說Thousand Pieces of Gold(《千金》)作為研究文本,結合語料對作品中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規(guī)律進行分析,以探討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問題。

      文化負載詞;華裔美國文學創(chuàng)作;《千金》

      一、引語

      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多為一種用英語母語表達中國社會文化的文學創(chuàng)作,它呈現(xiàn)出一種用英語表達中國社會文化的“翻譯特征”,在涉及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時尤為明顯。這種與中國文學英譯極其相似的特殊性能否為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所借鑒呢?帶著這種疑問,筆者以母語為英語的華裔美國女作家Ruthanne Lum McCunn的歷史人物傳記小說Thousand Pieces of Gold[1](《千金》)作為研究文本,分析她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規(guī)律,以探究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策略。這一研究努力將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的文學作品納入研究視野,期望能深化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共性研究。

      近十年間,國內有關漢語文化負載詞英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有以漢語文學作品的英譯本為例來分析漢語文化負載詞英譯策略和方法的,如潘利鋒的《從英譯魯迅小說看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2]、李佳的《漢英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探討——以魯迅小說<祝福>的英譯文為例》[3]、李穎玉的《試論方言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以<浮躁>中的“瓷”為例》[4]等,也有探討文化翻譯雜合研究的,如韓子滿的《文學翻譯與雜合》[5]、孫會軍和鄭慶珠的《翻譯和文化“雜合”》[6]、孫廣治的《文化間性視域中的雜合翻譯策略》[7]。這些研究選取漢譯英的譯本作為分析對象,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不過,以英語原創(chuàng)小說作為文本研究對象來研究漢英文化負載詞翻譯的,只有章艷的《文化翻譯中的“調和兼容”——哈金非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對中譯外的啟示》[8]71-75一文,該文以華裔作家(母語為漢語)的非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為例來探究文化翻譯處理方法。而本研究擬將以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的英語原創(chuàng)小說作為研究文本來探究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

      二、文化負載詞的界定

      文化負載詞是語言系統(tǒng)中最能體現(xiàn)語言承載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社會生活的詞匯,在不同文獻中也被稱為文化專有項或詞匯空缺。根據(jù)哈維·佛朗哥·艾克西拉(Javier Franco Aixelá)在其著作《翻譯的文化專有項》中提出的定義:文化專有項是在文本中出現(xiàn)的某些項目,由于在譯語讀者的文化系統(tǒng)中不存在對應項目或者與該項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義轉移到譯文時發(fā)生翻譯困難[9]。也就是說,文化負載詞或文化專有項指原語詞匯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譯語中很難有對應語。國內學者廖七一把文化負載詞定義為“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語。這些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10]。受地理環(huán)境、歷史發(fā)展、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影響,每一種文化都形成一些特定的詞匯,比如稱呼語、詛咒語、俗語、古代詩詞、宗教神話色彩詞等詞匯,它們都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這種文化負載詞要用另一語言表達出來具有較大的難度。而《千金》盡管是一部用英語母語寫作的小說,但中國讀者理解起來卻并不費勁。原因之一是作者對于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表達能夠根據(jù)漢語中已有的詞匯,運用了翻譯或類似翻譯的策略將其轉換成英語。因此下文從稱呼語、詞組型俗語、句子型俗語或四字成語、宗教文化詞4個方面來分析《千金》中用英語表達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規(guī)律,從而探討比較理想的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策略。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本項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兩個問題:(1)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McCunn在用英語表達漢語文化負載詞方面有沒有規(guī)律可循?(2)如果存在規(guī)律性,其規(guī)律性是什么?這種規(guī)律性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有何啟示?

      (二)語料來源

      本研究所用語料從McCunn的英語原創(chuàng)小說中選取,這位中美混血作家有“英語為母語且了解中國文化”的背景。本研究選取她的其中一部作品作為研究對象:歷史人物傳記小說《千金》,該作品被翻譯成6種不同文字,并于1991年被好萊塢改編成同名電影。

      (三)語料收集

      文化負載詞涵蓋一個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服飾、飲食、生產、教育、法律、政治、風俗習慣、歷史典故以及氣質情感、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宗教心態(tài)等諸多因素[10]。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僅收集稱呼語、詞組型俗語、句子型俗語或四字成語、宗教文化詞4個方面的文化負載詞語料,且每個方面抽取典型語料,并不窮盡。因為《千金》前十章記載的是主人公拉魯(Lalu)在中國的生活,十一章以后記載的是她在美國的生活,因此相比之下,在其前十章的描述中,漢語文化負載詞出現(xiàn)的頻率非常高。本研究的語料主要選自該小說的前十章,總共抽取23個文化負載詞項,種類及數(shù)量見表1:

      表1 文化負載詞的種類及數(shù)量 (單位:個)

      (四)語料分析

      語料分析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稱呼語、詞組型俗語、句子型俗語或四字成語、宗教文化詞4個方面分析漢語文化負載詞語料的英語表達規(guī)律。第二階段的分析在翻譯策略的層面上進行,對比不同詞類在不同語境中的英語表達方式,然后將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得出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策略。

      四、結果與討論

      本項研究對預設問題的回答涉及兩個方面:(1)本研究所選定的4類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漢語言對應情況及對漢譯英策略的啟示;(2)所選定的漢語文化負載詞在人物話語和敘述語言這兩種話語形式中的英語表達差異性。

      (一)稱呼語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不得不使用稱呼語。稱呼語可以傳達豐富的文化信息,漢語和英語的稱呼語有著各自鮮明的特色。從《千金》的人物話語和敘述語言中分別隨機選出親屬直呼語和姓名稱呼語進行分析,見表2:

      表2 原作品中稱呼語分析

      如表2所示,文中采用漢語拼音來音譯人物話語中的親屬直呼語,如“Baba”,而敘述語言中的親屬直呼語則采用直譯,如“father”。對姓名稱呼語而言,無論是人物話語還是敘述語言,作品中都用拼音來音譯,然而其中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對國內生活時期人物的姓名稱呼語采用的是漢語拼音音譯,如“Li Ma”,而對美國生活時期華人的姓名稱呼語采用的是粵語音譯如“Hong King”(漢語拼音應該是Hong Jin)。仔細分析語言表達變化的原因不難看出其中的規(guī)律:小說主人公拉魯在國內生活時期稱呼爸爸、媽媽,適合用中國文化語境的直接稱呼語,所以音譯;敘述語言是以“第三人稱”為敘述角度展開敘述,敘述者的身份是作者本人,因此作者直接用英語來表述,故而采用直譯;因為姓名稱呼語的翻譯向來以易于聽辨為原則,音譯當然是首選,所以作品中都用拼音來音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拉魯被賣到美國后,接觸的是講粵語(Cantonese)的香港或廣東地區(qū)移民,因為發(fā)音不同的原因,漢語拼音“jin”在臺灣或香港地區(qū)往往被譯作“King”,這在其他華裔作家的作品中并不少見,例如Amy Tan的The Joy Luck Club[11](《喜福會》)中,“Gong”(龔)譯作“Jong”,“Wu”(吳)譯作“Woo”。作者 Mc-Cunn注意到了這種差異,因而把這種差異體現(xiàn)在了她作品的語言表達上。假若從翻譯的角度來評價,作者的這些細微變化可謂達到了一種翻譯的境界:視語境動態(tài)變化而轉換語碼,既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異質性,又實現(xiàn)了語用對等。

      (二)詞組型俗語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詞語構成了社會文化負載詞匯的主要部分。原作品中出現(xiàn)的具有濃厚中國風俗習慣的詞語,它們與漢語詞的對應關系如表3所示:

      表3 原作品中詞組型俗語分析

      在McCunn的原作中,表3中4個詞組型俗語所處的語境如下:

      (1)“Of course not.Aren’t you my qianjin,my thousand pieces of gold?”he(Lalu’s father)asked.[1]20

      (2)After Pan’s wife was used by a bandit,she had hung herself.Everyone agreed she had done the proper thing,and her husband had built a paifang to commemorate her courage and virtue.[1]54

      (3)“What about your golden lotus?”Everyday for two years,her mother had wound long white bandages around each foot in ever tightening bands,twisting her toes under her feet and forcing them back until her feet had become two dainty arcs.[1]26

      (4)“It’s just a story from the Twenty-Four Legends of Filial Piety,”her mother said.“To teach us we must honor our parents and do whatever we can to make their lives happy and comfortable.”[1]19

      根據(jù)詞或詞組所處語境提供的線索,如同位語、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解釋、對比、舉例等,讀者能很快推斷出其詞義來,因為每個詞與它前后的詞語或句子甚至段落有著互相制約的關系,這種關系也稱互文或互文見義,McCunn就是利用這種文本語境特征,將漢語文化負載詞之一“詞組型俗語”用音譯或直譯的方法表達出來,然后很自然地用互文的寫作手法融入語境中,使文句互相呼應,意義互相滲透、互相補充,既保留了漢語文化的異質特征,又方便英語讀者從上下文語境的英文敘述中心領神會,讀懂其中的語用意義。“qianjin”一詞在例(1)父女的對話中意為“女兒”,緊接著McCunn用同位語“my thousand pieces of gold”解釋了“qianjin”的字面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英語讀者可以明白中國文化中把女兒叫“千金”,有尊貴之義。同樣的,例(2)中“paifang”一詞的含義,英語讀者也可以通過其前的敘述交代以及其后的目的狀語“to commemorate her courage and virtue”讀懂“paifang”一詞的意思。例(3)中“golden lotus”和例(4)中的“Twenty-Four Legends of Filial Piety”分別直譯漢語俗語“三寸金蓮”和“二十四孝”,但是前者巧妙引入人物回憶而后者直接使用目的狀語交代清楚了“三寸金蓮”和“二十四孝”的涵義。歸結起來看,作者McCunn在語境中或使用同位語、目的狀語,或借助人物之間的關系,或用小說中人物的回憶、心理活動抑或其他人物的看法等手法來處理漢語詞組型俗語的英語表述難題。這種處理方法可以用在詞組型俗語的漢譯英中:通過音譯或直譯保留中國文化的異質性,借助寫作手段適量增譯文化信息來實現(xiàn)語用等效。

      (三)句子型俗語或四字成語

      在中國俗語中除了詞組型俗語,還存在豐富的句子型俗語及四字成語。讀者在《千金》里處處可以看到讓中國讀者倍感熟悉的句子型俗語及四字成語,表4只列舉其中一部分:

      表4 原作品中句子型俗語或四字成語分析

      表4中這些句子型俗語或四字成語全部出現(xiàn)在小說中的人物話語中,例(5)-(9)是小說中國內人物所使用的口頭交際語,理應體現(xiàn)出人物的文化身份,其語言必然帶有異質的印記,否則就不是替華人作傳了。學者章艷曾說:“從理論上來講,敘述語言和對話語言是有差別的,敘述語言完全可以遵循標準英語的規(guī)范,但對話語言擔負著表現(xiàn)人物文化身份的重任,標準英語的表達方式無法滿足這樣的需要?!保?]74誠然,為了給人物的語言貼上異質的印記,McCunn使用了直譯來異化漢語句子型俗語,使其語言表達更符合人物的文化身份。不過,如果英漢兩種語言中本身存在對等俗語,如例(9),Mc-Cunn就直接用對等俗語來表達。此外,例(10)則屬于另外一種情況。這是一位在美國生活多年的華裔移民老婦人說的一句話,對會講英語的人物語言的處理,作者McCunn則使用了意譯來歸化漢語成語,能顯示出人物文化身份的演變來,這種變化首先反映在人物的語言上。McCunn這種獨到的“用英語表達漢語文化”的語言處理技巧如果被應用到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上來,可概括成:因文化環(huán)境的變化而相應地變換翻譯原則和策略,對于歸化或異化,并不一刀切。

      (四)宗教文化詞語

      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由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形成的,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民族的崇尚心理和言語行為等方面的差異。因為《千金》講述的是一個中國女人的生平事跡,所以不可避免地用到了不少中國宗教文化詞語,表5選取其中幾例來分析:

      表5 原作品中宗教文化詞語分析

      在McCunn的原作中,表5中3個宗教文化詞語所處的語境分列如下:

      (11)Across the room,her mother knelt,stiff as stone,before the red gilt altar of Guanyin,the Goddess of Mercy.[1]21

      (12)Men and boys with wreaths of coarse grass on their heads had followed,beating drums and bearing banners inscribed with prayers for rain.The Dragon King had sent no rain then.[1]37

      (13)Like the Buddhist nun repeating her beads,she said the same sentence over and over.[1]76

      仔細分析上面三句,不難發(fā)現(xiàn)McCunn對宗教文化詞語的英語表達處理和前面第2類“詞組型俗語”的處理有點類似,即通過上下文的描寫刻畫或使用同位語等來傳達漢語宗教文化詞語的語用內涵,同時在敘述語言中用音譯、直譯或意譯方法譯出該宗教文化詞語,使其融入標準英語的敘述語篇中,這樣做既不失中國文化的異質性,又能使英語讀者根據(jù)語境讀懂原作。據(jù)此類推,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所要追求的效果也無不如此,因此上述這些處理方法可以為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所借鑒。

      五、結論

      經過上述4個方面的語料分析,本項研究得到的啟示是:

      其一,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McCunn在用英語表達漢語文化負載詞方面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雖然McCunn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視文化語境的動態(tài)變化而變換著表達方式和手段,但是語料分析的結果顯示,“在異質中尋求語用等效”是這篇傳記小說中漢語文化負載詞英語表達的一個規(guī)律。

      其二,這種規(guī)律性對文學作品中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啟示是:使用音譯(例如“qianjin”)、直譯(例如“golden lotus”)或意譯(例如“Buddhist nun”)保留中國文化的異質性,借助寫作手段適量增譯文化信息來實現(xiàn)語用等效,例如,在語境中借助人物之間的關系,使用同位語、目的狀語、小說中人物的回憶、人物心理活動抑或其他人物的看法等手法來增譯補充文化詮釋信息,使其融入文中敘述和原文敘事渾然一體,而不同于傳統(tǒng)翻譯中加腳注的方法。

      其三,漢語文化負載詞在小說人物話語和敘述語言中的不同表達給予的英譯啟示是:對于小說中的人物話語而言,為了使其語言表達更符合人物的文化身份,可以用音譯或直譯來異化漢語文化負載詞,使其保留中國文化特征,然后在敘述語言中用標準英語作交代。

      以上是對《千金》中用英語表達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語料進行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其他母語為英語的華裔作家在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語表達上有無近似規(guī)律,筆者將對此作進一步比較研究。

      [1]McCunn L R.Thousand Pieces of Gold[M].Boston:Beacon Press,2004.

      [2]潘利鋒.從英譯魯迅小說看文化負載詞匯的翻譯[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04(4):12-14.

      [3]李佳.漢英文化負載詞翻譯策略探討——以魯迅小說《祝?!返挠⒆g文為例[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4):21-24.

      [4]李穎玉,郭繼榮,袁笠菱.試論方言文化負載詞的翻譯——以《浮躁》中的“瓷”為例[J].中國翻譯,2008(3):64-67.

      [5]韓子滿.文學翻譯與雜合[J].中國翻譯,2002(2):54-58.

      [6]孫會軍,鄭慶珠.翻譯和文化“雜合”[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4):296-300.

      [7]孫廣治.文化間性視域中的雜合翻譯策略[J].外語學刊,2008(5):97-99.

      [8]章艷.文化翻譯中的“調和兼容”——哈金非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對中譯外的啟示[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3).

      [9]張南峰.艾克西拉的文化專有項翻譯策略評介[J].中國翻譯,2004(1):18-23.

      [10]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11]Tan A.The Joy Luck Club[M].New York:Penguin Putnam Inc,1989.

      The English Express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Thousand Pieces of Gold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E Translation

      YIN Yan,ZHAO Chengji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65,China)

      Literary works written in English by Americans of Chinese origin,involving an effort to describe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that involves the bilingual shift between mother tongue and target language without referring to any source text.Given this uniqueness of Chinese American creative writing,this paper sets out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textual data collected from Ruthanne Lum McCunn’s English biographical novelThousand Pieces of Gold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C-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culture-loaded words;Chinese American creative writing;Thousand Pieces of Gold

      H315.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2074(2014)01-0049-06

      2013-12-11

      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13d011)

      殷燕(1971-),女,湖北鐘祥人,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趙承健(1990-),女,湖北監(jiān)利人,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專業(yè)2012級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俗語千金詞組
      誤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你也是傳播者嗎?
      “千金”原來指男兒身
      俗語知多少
      客家俗語巧誦讀
      千金碎夢
      千金醉琴
      副詞和副詞詞組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
      語文知識(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06
      “第一千金”切爾西 等
      中外文摘(2010年17期)2010-09-21 03:22:52
      大邑县| 余江县| 苗栗县| 漳平市| 南丹县| 邵阳县| 东兴市| 古交市| 伊宁市| 青龙| 比如县| 留坝县| 长丰县| 来安县| 缙云县| 利津县| 嵊泗县| 安庆市| 宜阳县| 象州县| 淮滨县| 舟曲县| 买车| 深州市| 慈溪市| 阿合奇县| 观塘区| 武穴市| 长乐市| 沾化县| 屯昌县| 富平县| 手游| 轮台县| 遂川县| 白城市| 高邮市| 合山市| 勐海县| 南汇区|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