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和
現(xiàn)在中學新課程改革漸已深入,大家都在思索“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么”,對此,不同科目或同科目的教師看法不一,課堂教學模式也隨之層出不窮,課堂教學呈現(xiàn)方式目不暇接,課堂中各種花樣不斷涌現(xiàn),一堂課甚是熱鬧。大家的共識是:在課堂教學中由教師一講到底,即為滿堂灌。雖然滿堂灌是不好,但我認為這一共識過于片面,作為一堂高效的高中歷史課關鍵還是在于教師的“講”。
一、“講”符合高中歷史學科特點
特點之一是現(xiàn)今教科書編撰“缺漏”現(xiàn)象普遍存在,這讓我們中學生無法獨立從教材中獲取完整的歷史情境并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教師又該如何“補救”這些“缺漏”呢?特點之二是歷史學科內(nèi)容具有濃厚時代性,這是因為現(xiàn)行高中歷史新課程教科書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史學界研究的新成果,該特點讓我們中學生無法獨立貼近現(xiàn)實、還原歷史,甚至無法領悟歷史學科內(nèi)容的時代立意,教師又該如何適時引導呢?特點之三是歷史教科書蘊含“正能量”因素,歷史紛繁蕪雜,高中生的史料真?zhèn)伪嫖瞿芰τ邢?,無法獨立地從中汲取更多積極的主流價值觀,即“正能量”,教師又該如何讓課堂涵蓋三維目標呢?
在當今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并存的環(huán)境下,這三個特點勢必使我們中學歷史教師的“講”顯得更為重要。歷史教育專家金相成認為:一個好的歷史老師不在于他是不是使用多媒體教學,而是在于他講得怎樣,我們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就是要靠老師講,這樣講出來的一堂好的歷史課,知識在里面了,能力在里面了,思想教育在里面了。
二、“講”的前奏
前奏(前期工作)即導學案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完成情況。導學案是提前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的產(chǎn)物,可以達到師生共享,這正順應了“以導促學、以學促教”的原則。每課導學案編排主要有以下五部分:高考歷史考試大綱內(nèi)容、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知識點梳理、圍繞本課重難點設計的自主探究問題以及精選近年歷史高考題。這需要各位教師課前花大量時間備課和相互間精誠合作,并據(jù)對歷史教材的理解和各年級各班的學情去全面整理好每課的導學案,然后提前一天或兩天發(fā)給學生,上課前任課教師對學生做好的導學案一一查看,并匯總其中學生所出現(xiàn)的問題。
思路決定出路,視角切換出新意。每課導學案是課堂教學實施的劇本,因此,每位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思路,各自的教學特色在課堂中才能不停地散發(fā)出來,更能吸引學生從不同的視角去走近歷史、感受歷史。
三、五“講”演繹高效歷史課
下面以必修一專題六“民主政治搖籃—古代希臘”為例體驗“五講”之美。一講高考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讓學生了解考綱“雅典民主政治”和課標“希臘自然地理環(huán)境、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歷史條件”,這利于學生鑒史以知西方民主政治起源在哪。二講知識點及其“缺漏”處,“講”不是背書,須有聲有色、有情有感、有理有據(jù),引入適量史料(或故事或視屏或圖文資料)來“補救”課本。本課可補充如下內(nèi)容:美國愛倫坡《致海倫》、希臘三賢、體驗雅典人每天的生活以及分析學生在導學案中的問題等,讓學生在愉悅的歷史情境中獲取希臘直接民主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完整歷史畫面,并形成知識體系。三講“自主合作探究題”,從地理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歸納古希臘民主政治產(chǎn)生的基本條件,并對比其與古代中國政治文明特征有何差異?這些能引導學生全面突破課本重難點。四講“正能量”即積極的主流價值觀,挖掘這一蘊含在教材中的“正能量”,并用以引導課堂教學,如古希臘城邦體制下三大精神“勇敢、民主、科學”彰顯公民追求自由、平等、集體榮譽感的人文環(huán)境,讓學生明白《致海倫》詩中“光榮屬于希臘,偉大屬于羅馬”的內(nèi)涵,最終清楚“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條件促成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五講高考真題,本課引入上海單科高考第四題:在古希臘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詞由“人民”(demos)和“統(tǒng)治”(kratos)復合而成。這說明,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強調(diào):
A.公民的廣泛參與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審法庭判決
D.全體居民均享有民主權利
題中B項是羅馬法的特點和內(nèi)容;C項陪審法庭是審理各種重要案件、監(jiān)督公職人員的機構;D項希臘的婦女、奴隸并不享有民主權利;因此B、C、D選項都是錯的,從題中民主的原意——人民成為統(tǒng)治階級看,重在強調(diào)公民的廣泛參與程度即A。高考題訓練了學生審題和提取信息的方法,也夯實了所學知識、提升了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
這五講以導學案和學生自主學習為前提,預設并生成歷史課堂,“講”無定法,“講”出高效歷史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者單位:江西省寧都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