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由儀
摘 要:本文著重分析老舍筆下的《四世同堂》中這些不同人物角色的京味色彩,人物性格的動態(tài)發(fā)展歷程,角色塑造的深刻內(nèi)涵來探索老舍對市民形象地塑造。
關鍵詞:《四世同堂》;市民形象;老舍
老舍作為市民作家,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斗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老舍的真正魅力在于能將自己融入到作品中,讓讀者真切地感受每個人物角色的喜怒哀樂。
《四世同堂》作為老舍的代表作之一,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形色不一地一百多個人物,重要的角色有三十多個。全文分為《惶惑》、《偷生》、《饑荒》三個部分,主線圍繞著祁家生活委主線,周圍其他四合院家庭作為摻雜副線,真切形象地描繪了北京胡同中代表著不同階層的家庭人物的榮辱浮沉,勾心斗角。本文著重分析老舍筆下的《四世同堂》中這些不同人物角色的京味色彩,人物性格的動態(tài)發(fā)展歷程,角色塑造的深刻內(nèi)涵來探索老舍對市民形象地塑造。
一、人物角色的京味
毋庸贅言,老舍筆下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豐富飽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獨特的京味色彩描述,在他的筆下,這些人物真實可感,熠熠生輝。老舍用通俗的,明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京話片子來寫北京和北京人 ,在這種獨特的藝術手段中,老北京人的動態(tài)性格發(fā)生變化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舍希望那個時代的人該摒棄什么,該繼承什么,國民性的弱點該消滅,但是那種獨有的文化該留存,老舍用他北京人的太極式的幽默揭示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個體,這些個體存在缺陷,但是他們可以拯救。這些人物都是圓形人物,一方面他們丟棄不了老北京的原有的傳統(tǒng)舊俗,另外一方面在新的形勢下,他們處于抉擇的困境,這種情勢下,老舍用他獨具特色的京味描寫向我們告示他的堅守。他的本土化不僅在于他的堅守,而且在于他能將這種本土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很好地融會到作品當中,去豐富他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極好地展示出人物神情風韻,如:
李四爺,那么,北京城是丟鐵了?
大赤包,你這個松頭日腦的家伙。
小崔,你就說,事情有多么邪行!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這些地道的北京話,讓人物顯得真實可感,這是老舍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最多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
二、人物性格動態(tài)發(fā)展
所謂人物性格動態(tài)發(fā)展是相對于人物性格靜止不變而言的,而人物的動態(tài)發(fā)展則是指人物的性格會隨著特地的行文壞境,時間的變化而隨之發(fā)生變化。
《四世同堂》人物特性則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局勢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這和《圍城》則是相反的,人物從出場到結束,都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這種動態(tài)更合乎邏輯。作為北京的老市民,在改變與被改變中,人物性格走向多元化,從人物性格的變化中使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變得更有節(jié)奏感。
祁老太爺是典型的傳統(tǒng)式的北京市民,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北京文化的可愛與可悲。在祁老太爺?shù)脑妇爸?,他就是希望自己能過好自己的八十大壽,什么日本人達到北平來都是和他沒什么干系的,在他的觀念下,天下由誰來管都是一樣的,不變的是不能忘了禮數(shù),所以他會說“不管天下怎么亂,咱北平人不能忘了禮節(jié)”。他就遵循著這套逆來順受的禮數(shù)去習慣著周圍發(fā)生的一切,對于鄰里收到日本人的侵辱的時候,他也只是在內(nèi)心為他們難受,膽小,怯懦占據(jù)了他的人生觀。但是當這一點小小地奢望都會淪為泡影的時候,他也會站起來去反抗,維護著他為了活下來的最后一點尊嚴,這是個人的尊嚴,同時也是民族的尊嚴。不僅是祁老太爺這種傳統(tǒng)北京市民身上發(fā)生這種變化,我們不難看到在新派北京市民和知識分子身上,人物性格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外界的發(fā)展決定他們的性格走向,而性格的變化又決定了他們?nèi)松駬竦牟煌瑥亩鴺嫵闪苏麄€故事整體聯(lián)動的過程。
三、人物塑造再探討
老舍很善于塑造形色不一的眾生相,這得益于他接觸的民眾階層的廣泛性,他既有接觸祁老太爺這種傳統(tǒng)市民,也有接觸到錢墨吟這類舊知識分子,還有祁瑞豐這類無恥小人,祁瑞全此類熱血青年,儼然一個真實地北京社會。老舍的真實用意就是要將小羊圈胡同中所發(fā)生的一切呈現(xiàn)給讀者看,以此來探尋中國的未來的出路,設計這么多人物就是在于諷喻。
老舍所創(chuàng)造的各類市民形象,都是遵循著社會改變?nèi)诵?,再由個人性格的改變來驅(qū)使著自我去拯救民族危亡的脈絡去行文敘事的,他都是在試圖通過一小批人的命運去喚醒全中國人民去拯救自我,去拯救民族危亡,所以他的作品就帶有了很強烈的批判色彩和現(xiàn)實主義色彩。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老舍在對于北京文化中的精華是有堅持的一面的,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他全文都堅持用通俗易懂,幽默可愛的地道北京口語去行文敘事,這種北京口語的運用又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人物形象地刻畫上,老舍尊重這些老北京人的正確生活方式,尊重他們的生活習俗,在崇外媚外的那個時候,老舍的這種堅持是極為不易和可貴的,一個民族唯有把自己的根留下了,才能挺起一個國家的希望,才能照亮一個民族的未來,這就存在于老舍的眾多人物角色當中,這也存在于老舍的骨子里。
總之,老舍用他獨有的藝術手段創(chuàng)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在這些人物形象中老舍滲入了自己的思考,這些思考很多在今天看來也是值得我們?nèi)ケA艉茏裱模驗檫@些人物形象中滲透了咱們民族的根。
參考文獻:
[1] 老舍.四世同堂.華師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
[2] 克瑩.老舍話劇的藝術世界.學苑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