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萬江 何平清 何純斌 楊明 張明明
(1.江西濟民可信藥業(yè)有限公司 江西 宜春 336000;2.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4)
三味檀香口服液是在《內蒙古成藥標準》收載的“贊丹-3湯”基礎上改劑型而成[1],處方由檀香、肉豆蔻和廣栆三味藥組成,功能主治為清熱、補心。用于清心熱、心悸、煩躁不安,適用于冠心病心絞痛,具有清熱、健心之功能,用于心悸,心熱,煩躁不安等癥[2]。廣棗具有行氣活血、養(yǎng)心安神之功效,是三味檀香散中的君藥,檀香具有行心溫中,開胃止痛,歸脾、胃、肺經,具有調和藥性增加療效的作用,是復方中的使藥,他們的組合形成了“君-使對藥”,符合中藥復方的組方原理[3],三味檀香口服液制備工藝以蒙醫(yī)藥理論為指導,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進行劑型選擇和工藝設計。
1.1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安捷倫1260,VWD紫外檢測器)。
1.2 試藥 三味檀香口服液(江西濟民可信藥業(yè)有限公司);肉豆蔻;檀香;廣棗;原兒茶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809-200604),甲醇為色譜純,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揮發(fā)油提取時間的考察 將肉豆蔻和檀香粗碎成粗粉,取按處方比例準備肉豆蔻和檀香粗粉3份,加入4倍的水,加熱蒸餾,收集揮發(fā)油,藥渣備用,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3h已經將藥材中大部分提出。
表1 不同時間對揮發(fā)油提取的影響 /mL
2.2 廣棗提取工藝優(yōu)化
2.2.1 正交試驗設計 以原兒茶酸為指標,重點考察乙醇濃度,乙醇用量和回流的時間3個因素,每個因素選擇3個水平,采用L9(34)正交實驗設計表,以原兒茶酸轉移率為評價指標,優(yōu)化處方提取工藝,正交設計因素水平表見表2。
表2 正交設計因素水平表
2.2.2 樣品制備 取廣棗粗粉130g,按L9(34)正交設計表要求試驗,測定提取液中原兒茶酸含量,計算原兒茶酸轉移率。正交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3、表4。
表3 正交實驗設計及結果
表4 提取方差分析
F0.05(2,2)=19.000。
由結果可知,以原兒茶酸轉移率為考察指標,采用極差直觀分析顯示影響因素大小為A>B>C;方差分析結果表明,A因素具有顯著影響,根據K值,因素B應選水平2,考慮節(jié)能,因素C選水平1,最佳提取工藝為A2B2C1即提取乙醇濃度為70%,6倍量回流2次,每次2h。
2.2.3 提取工藝驗證實驗 取同批藥材廣棗(粉碎成粗粉)3份,每份130按優(yōu)選的提取工藝進行提取,測得結果見表5。結果表明該提取工藝穩(wěn)定可靠。
表5 驗證試驗結果
2.3 藥渣的煎煮條件的選擇 取廣棗、肉豆蔻、檀香三種藥渣加水煎煮,考察不同時間點出膏率為指標,結果見圖1。結果顯示8倍水煎煮2h,既節(jié)能又能將藥渣中的成分全部提取。
圖1 不同加水倍數對出膏率的影響
2.4 水提取液醇沉濃度的選擇 取煎煮液靜置6h,抽濾,濾液真空濃縮,濃縮液分為3份,用乙醇分別調整為50%,65%,75%進行醇沉24 h,按照工藝制備口服液,留樣1個月,對澄明度進行觀察,結果發(fā)現醇沉濃度為50%,有沉淀。醇沉濃度為65%,75%的口服液經放置仍澄清,從經濟的角度考慮,以65%乙醇濃度為佳。
2.5 吐溫的種類的選擇 為了保證口服液的澄清度符合要求,實驗通過對吐溫-20、吐溫-60、吐溫-80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篩選,確定吐溫-20與揮發(fā)油混溶加入口服液中的效果最佳,確定比列為揮發(fā)油與吐溫20以1∶6。
2.6 三味檀香口服液的制備 廣棗粗粉用70%乙醇回流提取兩次,濾過,藥渣備用,回收乙醇得藥液;檀香與肉豆蔻粗粉混合,用水蒸氣法回流提取揮發(fā)油,分出揮發(fā)油,密閉保存,藥渣備用;兩藥渣混合,水煮,濾過,合并濾液,靜置5~6h,取上清液,濃縮,放置室溫,醇沉,攪拌,靜置24h,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得水煮濃縮液;將廣棗醇提物藥液與水煮濃縮藥液合并,加蒸餾水至體積約為1 000mL,室溫用濾菌板抽濾,濾液加入山梨酸至濃度為0.2%,加入甜菊糖至濃度為0.3%,將所提揮發(fā)油與吐溫20以1∶6攪拌混勻,緩慢加入藥液中(70℃),強烈攪拌,用蒸餾水定容至體積1 000mL,灌裝,滅菌,即得。
3.1 原兒茶酸含量測定[4]
3.1.1 色譜條件 C18色譜柱(4.6mm×250mm,5μm);流動相:甲醇-水(含2.5%醋酸)(10∶90),流速為1mL/min;檢測波長為260nm;柱溫為30℃;進樣量10μL。理論板數按原兒茶酸峰計算應不低于2500,結果見圖2。
A.對照品;B.供試品溶液;1.原兒茶酸
3.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原兒茶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制成每1mL含0.05mg的溶液,即得。
3.1.3 供試品溶液制備 準確量取本品10mL,置蒸發(fā)皿中,水浴蒸干,殘渣加流動相溶解并轉移至10mL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即得。
3.1.4 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精密吸取原兒茶酸對照品貯備液適量(12.5mg加流動相稀釋到50mL)加流動相稀釋,分別制成0.025,0.05,0.075,0.100,0.125mg/mL的原兒茶酸溶液進樣10μL,測定原兒茶酸的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濃度為橫坐標(X),建立回歸方程:Y=17525X+10.23(r=0.9998)。表明濃度在0.025~0.125mg/mL間與峰面積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3.1.5 精密度試驗 取對照品溶液一份連續(xù)進樣6次,每次10μL,測定原兒茶酸峰面積,RSD為0.36%。
3.1.6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分別在0,2,4,6,8,10,12 h各進樣10μL,測定原兒茶酸的峰面積,RSD為0.33%,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0h內穩(wěn)定。
3.1.7 重復性試驗 取同1份樣品,按3.1.3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分別制備6份,測定原兒茶酸的含量,RSD=1.08%。
3.1.8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三味檀香口服液樣品(批號:130601,含量:0.052mg/mL)5 mL,6份,每份加入原兒茶酸對照品(按原兒茶酸計為0.0512mg/mL)5 mL,樣品及對照品的加入量見表7,按3.1.3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并測定。
表7 加樣回收率實驗結果(n=6)
4.1 廣棗70%乙醇對廣棗總黃酮進行了完全的提取,以原兒茶酸作為指標,優(yōu)化了工藝,同時對肉豆蔻和檀香采用水蒸汽提取揮發(fā)油,確定了揮發(fā)油與吐溫-20的比例為1∶6,制備的三味檀香口服液澄明度符合要求,為口服液中存在大量的揮發(fā)油提供了思路。
4.2 建立了三味檀香口服液的原兒茶酸的含量測定方法,適合對三味檀香口服液的質量控制,在色譜條件篩選中,加入2.5%的醋酸作為流動相,原兒茶酸的色譜峰尖銳,對稱,無干擾。
[1]鄧麗嘉,顧維彰.蒙藥贊丹·古日班的方劑研究[J].內蒙古中醫(yī)藥,1989(01):3-5.
[2]梁楊靜,蘭薇,桑柏,等.三味檀香散的藥理研究進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9(2):86-89.
[3]桑柏.“廣棗-檀香”君——使對藥的效應物質研究[D].西北大學,2010.
[4]張志斌,吳佩穎,祁慶,等.HPLC測定復方四季青片中原兒茶酸、原兒茶醛的含量[J].中成藥2004,26(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