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群,曾和英,胡麗婭
(麗水市人民醫(yī)院,浙江麗水 323000)
低年資護士培訓是護理培訓的基礎,對護理隊伍的建設和護理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低年資護士缺乏工作經(jīng)驗、操作技能不熟練,如單獨值班存在危重患者病情觀察不及時、應急處理能力差等問題[2]。所以對低年資新入科護士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本院胃腸甲狀腺乳腺外科近幾年業(yè)務迅猛發(fā)展,為了滿足??瓢l(fā)展的需要,科室每年都要對低年資輪轉護士進行培訓,以提高護理質量。2012年7月前,本科用常規(guī)培訓方法進行培訓,結束后顯示護士的理論成績及床邊綜合能力考核成績一般、護士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不理想。2012年7月及以后,本科改進低年資輪轉護士培訓方法,增加模擬質量控制檢查法,即由培訓老師模擬對責任護士進行質量控制檢查,被培訓護士進行觀摩,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本科新入科低年資輪轉護士13人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19~23歲;工作時間<1年9人,1~2年4人;本科4人,大專6人,中專3人。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本科新入科低年資輪轉護士11人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19~23歲;工作時間<1年6人,1~2年5人;本科2人,大專6人,中專3人。兩組護士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培訓方法 兩組新入科護士單獨上崗前進行為期2個月的培訓。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入科培訓方法。由護士長及帶教老師按照新入科培訓計劃進行培訓,即入科后4 d內進行為期2 d的理論授課及為期1 d的操作培訓和考核,之后跟帶教老師進行一對一為期2個月的臨床實踐。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模擬質量控制檢查法培訓。培訓時間半天。模擬質量控制檢查法為按照本院平時危重一級護理患者質量控制檢查的標準,讓1位本科高年資護士模擬被檢查的護士,培訓老師擔任質量控制檢查者對被檢查的護士進行質量控制檢查,參加培訓的新入科護士觀摩。觀摩前由培訓老師先講解質量控制檢查標準。模擬質量控制檢查過程:被檢查的護士對病房典型案例患者進行護理體檢、病情觀察、匯報病史、提出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質量控制檢查者根據(jù)Ⅰ級護理患者的護理質量標準進行護理質量控制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各管道固定、患者舒適度、儀器報警參數(shù)設置,責任護士對該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方法等的掌握情況、健康宣教;質量控制檢查者對責任護士進行提問,提問內容包括相關疾病知識、病理生理、有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及處理措施、藥物知識、宣教內容等。模擬檢查結束后,先讓新入科護士提出問題,培訓老師補充發(fā)現(xiàn)的缺陷,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1.3 評價內容及方法 在入科培訓前對兩組低年資輪轉護士進行理論摸底考試;入科后2月再對其進行理論考試及床邊綜合能力考核,同時調查其對培訓方式的滿意度。理論考試包括本科室??评碚撝R、常見應急流程及十大安全目標和制度內容,總分100分;床邊綜合能力考核(讓每位低年資輪轉護士扮演責任護士的角色方法進行考核)評價護士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護士的評判性思維、理論結合實際能力、溝通能力及應急能力等,總分100分。培訓滿意度調查表包括10道題,每題答案為最滿意、很滿意、較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五個選項,得分分別為5、4、3、2、1分,所得總分分數(shù)與滿分(50分)比較即得出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t檢驗。
2.1 兩組護士培訓前理論成績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培訓前理論成績比較 分
2.2 兩組護士入科后2月理論成績及床邊綜合能力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入科后2月理論成績及床邊綜合能力評分比較 分
2.3 兩組護士對培訓方式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護士對培訓方式滿意度比較
3.1 模擬質量控制檢查培訓法有利于提高低年資輪轉護士的綜合業(yè)務水平 隨著醫(yī)院??苹ㄔO的日益完善,要求護士全面發(fā)展,能較好掌握各科護理特色。低年資輪轉護士存在工作時間短、工作經(jīng)驗少,加之科室專科特色較強,如入科后立即對患者進行護理,難免會出現(xiàn)病情觀察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解決患者的所需,從而降低科室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常規(guī)入科培訓模式內容較為局限,是一種“碰到什么教什么,遇見什么教什么”的盲目帶教方式,導致低年資輪轉護士培訓后理論成績及床邊綜合能力考核成績一般。在常規(guī)入科培訓模式上增加模擬質量控制檢查法培訓,低年資輪轉護士完成理論授課及操作培訓后增加了科室??萍膊±碚撝R和操作技能;讓科室高年資護士擔任被檢查的護士,培訓老師擔任質量控制檢查者,進行現(xiàn)場典型案例的模擬質量控制檢查過程,讓低年資輪轉護士明確知道責任護士護理患者的職責和工作內容;觀摩前由培訓老師向低年資輪轉護士解讀質量控制檢查標準,同時讓其帶著發(fā)現(xiàn)問題的態(tài)度去觀摩,觀摩結束后,先讓低年資輪轉護士提出觀摩過程發(fā)現(xiàn)的缺陷,再由培訓老師補充提出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以養(yǎng)成低年資輪轉護士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評判性思維,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護理方法和提升護理質量,從而改變常規(guī)帶教方式的不足[3],使其在短時間內適應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4],進而提高綜合業(yè)務水平。表1顯示,培訓前兩組護士理論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2顯示,培訓后2月低年資輪轉護士的理論成績及床邊綜合能力考核成績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經(jīn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2 模擬質量控制檢查培訓法提高低年資輪轉護士的培訓滿意度 對培訓方式的滿意度調查,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經(jīn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常規(guī)培訓法中,培訓老師沒有足夠的壓力,往往有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缺乏互動環(huán)節(jié),低年資輪轉護士在完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知識,沒有帶著問題學習,導致知識掌握程度不深或者不能活學活用,不能很好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模擬質量控制檢查法對培訓老師的要求較高,首先培訓老師必須對檢查標準深入解讀,在培訓前要有充分的知識儲備;新護士在培訓前就有壓力,要帶著發(fā)現(xiàn)問題的態(tài)度去觀摩,這樣使得其在整個培訓過程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增加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所學知識印象深刻,能更好地適應今后的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麗萍,陳桂香.新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方法探討[J].中華腹部疾病雜志,2003,3(12):922.
[2] 邱定金,葛明玉.基層醫(yī)院實施高年資護師夜班幫班的體會[J].護理與康復,2007,6(8):559-560.
[3] 崔秀云,閆芳,蔣淑霞.兒科低年資護士護理實踐能力培訓大綱的制訂與實施[J].中華護理教育,2009,6(8):363-365.
[4] 徐愛華,劉小琴.新護士培訓細則的制定和實施[J].護理與康復,2010,9(11):92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