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尊重幼兒在發(fā)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幼兒園有一群特殊兒童,常規(guī)教育對他們收效甚微,許多幼兒園教師頗感無奈。如何教育轉化這類頑皮幼兒,是很多教師關注的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調皮的幼兒常調皮搗蛋,吃完午餐散步,不好好走路,非要擠來擠去。在游戲時,總會把玩具弄得亂七八糟,能拆的就拆,能裝的再裝起來,一個都不放過。玩大型玩具時能爬多高就爬多高,即使摔跤了也在所不惜。上課常常插嘴,吃飯慢還挑食,甚至不會吃,等著教師去喂,有時還欺負小朋友。對他們,教師通常采用訓斥和冷落的方式,這樣的教育使他們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馬卡連柯說過,“每一個兒童就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每一種個性的孩子都一樣可愛,每一個孩子都應該得到平等友善的對待,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對待他們應采用有效的方式去教育引導。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二、形成幼兒調皮原因的分析
(1)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和方式造成了孩子的調皮行為。在家爸媽是放縱式教育,所有的一切都是包辦型的,不管是對是錯,爸媽都不會責罵,順其自然。
(2)教師的不正確教育方式加劇了孩子的調皮行為。著名心里學家林崇德教授講過:“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孩子的老師。”孩子的調皮有時往往是教師的一句話、一個行為所致。教師沒有正確的教育觀,沒有看待事物、判斷事物好壞的價值觀,就不是一個好教師,對于調皮的孩子有些教師會當眾批評、辱罵,往往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損,反而造成他的變本加厲。
(3)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被大人加以約束。調皮的幼兒對事物總是保持好奇,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是其他孩子不能比的。但教師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扼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三、設計轉變方案
總的來說,教育調皮幼兒的方法可以從幼兒、教師、家庭三方面入手。采用的方法應該是個別指導、個別對待。進行跟蹤觀察記錄,注意觀察孩子一天中不同時間出現的調皮現象,并加以分析,總結,找到解決方法。一般可以采用鼓勵、表揚的方法,盡可能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對其進行表揚,并對其提出要求。教師要和家長多溝通,取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切實做到家園互動,共同教育。對于調皮兒童的轉化教育,具體實施有以下的幾種方法。
(1)找尋閃光點,多給他們關愛和鼓勵。愛是孩子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條件。教師要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用一顆愛心去接近他們,與他們親近,和他們一起游戲、談話,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與孩子交朋友,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這樣,孩子就愿意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現給你,教師也就能有針對性地去教育他們了。所以,對于調皮幼兒的行為不能采取批評、訓斥的方法,這樣不僅不能使孩子改正缺點,相反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對待調皮孩子,要盡量找出其閃光點,以鼓勵、激勵的方法讓他們進步。
(2)在游戲中培養(yǎng)自控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調皮幼兒在游戲中產生著“控制與影響環(huán)境”的能力,他們能體驗到獲得成功時的喜悅,以及克服困難、達到目標的興奮。游戲又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我們利用孩子之間的差異進行教育,既能避免單一、呆板的說教,又可以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調皮的孩子都“閑不住”,他們常常會干擾其他幼兒的游戲活動,甚至使其他幼兒的游戲無法開展。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孩子對“警察叔叔”崇拜又害怕的心理,組織幼兒開展“學做小警察”的活動,幫助老師監(jiān)督哪些“特殊幼兒”的游戲,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游戲品質。如在玩滑梯時,調皮的孩子往往“動作快”,教師就可以讓他們給小朋友做示范,當小隊長,帶領孩子們去游戲,或者維持排隊的秩序,提醒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在滑梯上打鬧、蹦跳,以免發(fā)生危險,讓他們時時刻刻以“小警察”的身份來約束自己,并幫助老師監(jiān)督小朋友對玩具的愛惜情況。這樣幼兒在游戲中就會不知不覺地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3)家園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的成長,與家庭、家長息息相關。因此,對于調皮兒童的教育,家園聯系至關重要。我們要先從家庭入手,了解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家長素養(yǎng),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過家訪、家長問卷以及電話聯系等多種方法,與家長共同探討針對調皮兒童教育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做到相互關聯、相互督促、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總之,與這樣一類“特殊”的孩子相處,教育要 “慢工出細活”,不能急躁。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要采取合適方法,這些調皮娃娃都能變成好孩子。
(江蘇省昆山市花橋曹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