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編纂古籍善本書目看目錄版本學家之成就

      2014-09-01 09:59周園
      新世紀圖書館 2014年8期
      關鍵詞:古籍整理

      周園

      摘 要 編纂古籍書目展示我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珍貴的典籍,對了解古籍善本庋藏概貌和流傳、鑒別、整理古籍善本,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我國最大的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先后編纂古籍善本書目多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09年至1988年間編寫并正式出版的六部善本書目,其價值巨大、影響深遠。論文旨在對善本書目的編纂加以梳理,對主持編寫者的學術成就予以評騭。

      關鍵詞 古籍善本 目錄版本 古籍整理 善本書目 繆荃孫 趙萬里 李致忠

      分類號 G255.1

      On the Achievement of the Bibliographer from Compiling the Bibliography of Ancient and Rare Books

      Zhou Yuan

      Abstract Compiling ancient bibliography to show the splendid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and the rich precious book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general picture of ancient books storage and spread, identification and sorting of the ancient and rare books. As Chinas largest library,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successively compiled bibliographies of rare book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re six bibliographies of ancient and rare books written and published between 1909 and 1988, which value are enormous, and are far-reaching.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to present the compilation of ancient and rare books and comment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host writers.

      Keywords Ancient and rare books. Catalogue version.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Bibliography of ancient rare books. Miao Quansun. Zhao Wanli. Li Zhizhong.

      中國目錄之學萌芽于先秦,形成于漢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代學者廣泛應用目錄學于古籍??薄⒄?,注重考訂經(jīng)史、辨別偽書,選擇善本,輯佚文獻。自漢代目錄學、??睂W開端后,各代均編纂官修目錄,如宋代《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元代《西湖書院重整書目》,明代《文淵閣書目》《內閣藏書目錄》,直至清代編纂《四庫全書總目》《天祿琳瑯書目》等,使我國目錄學成就呈現(xiàn)出極高的學術價值。辛亥革命以后,目錄學研究暢行不衰,對傳統(tǒng)目錄學既有繼承,又有創(chuàng)新。新中國成立后,古籍整理工作更加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特別是國家圖書館以編制目錄、校輯佚書為己任,承擔了大量古籍整理、編纂善本書目的工作。

      1 國家圖書館編纂善本書目

      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是建于清代的京師圖書館。辛亥革命后,京師圖書館由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更名為國立京師圖書館,于1912年正式開館。1916年,教育部奏請北洋政府,凡在內務部立案出版的圖書均交京師圖書館庋藏,呈繳本制度的實施,使之呈現(xiàn)出國家圖書館的職能。1928年更名國立北平圖書館,1950年更名北京圖書館,1998年正式更名為中國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期間編寫了多部古籍善本書目。已知最早的《廣化寺圖書館檢書草目》是該館編寫的第一部反映館藏的書目。1909年至1988年間,該館先后編寫并正式出版了六部有影響力的善本書目(見表1),這些目錄從多種角度揭示古籍特征,對學術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989年至1996年,由顧廷龍任主編,冀淑英、潘天楨任副主編,編寫了《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它是一部迄今國家現(xiàn)藏古籍善本書的總目錄,分經(jīng)部、史部、子部、集部、叢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陸續(xù)出版。該書目共著錄除臺灣地區(qū)以外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物保管委員會、大專院校和中等學校圖書館、科學院系統(tǒng)圖書館、名人紀念館和寺廟等781個單位的藏書約6萬多種,13萬部[1]。

      1.1 繆荃孫與近代第一部公藏書目

      20世紀初,在變法圖強和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有識之士著力主張興辦圖書館和學堂。1909年8月,學部奏請朝廷設立京師圖書館。9月9日宣統(tǒng)皇帝御批興建京師圖書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前身),館舍設于北京什剎海北岸廣化寺。調取內閣大庫、翰林院、國子監(jiān)南學書,以及文津閣《四庫全書》、敦煌劫余遺書作為基本館藏,又購進南陵徐氏積學齋和歸安姚氏咫進齋的部分藏書。四品翰林院編修繆荃孫為首任監(jiān)督。

      表1 六部古籍善本書目一覽

      《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為公共圖書館第一部古籍善本書目,由京師圖書館監(jiān)督繆荃孫主持編纂??娷鯇O(1844—1919),字炎之,又字筱珊,號藝風,江蘇江陰人。他是中國近代藏書家、??奔?、目錄學家、方志學家,中國近代圖書館事業(yè)的奠基人??娷鯇O為清光緒年間進士,翰林院編修,從事編撰??笔嗄?。1907年擔任籌建江南圖書館(現(xiàn)南京圖書館)總辦;1909年受聘創(chuàng)辦京師圖書館(現(xiàn)國家圖書館);1914年任清史總纂。endprint

      1911年9月,辛亥革命前夕,京師圖書館尚在籌建中,因屬學部領管,又稱學部圖書館。繆荃孫任該館監(jiān)督后,將主要精力用于整理藏書和編制藏書目錄上,為京師圖書館的藏書建設與書籍保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主持編訂的《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和《清學部圖書館方志目》,不僅成為了解京師圖書館建館初期古籍收藏的重要依據(jù),也為各地圖書館編制古籍目錄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繆荃孫認為,編纂藏書目錄對于揭示藏書信息,進行保存利用具有重要意義。書籍有聚合,亦有流散,保存書籍就應當留存書籍的信息,“書去目存”成為繆荃孫編纂藏書目錄的重要指導思想。目錄的作用,一為記錄收藏情況,二為便于檢索和觀覽。他認為“藏書、讀書者,循是而求”,繆荃孫一生與書結緣,有藝風堂、對雨樓、藕香簃、云自在龕、聯(lián)珠樓等多處藏書樓,藏書總量達20萬卷。豐富的藏書,為他編制目錄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對黃丕烈(蕘圃)題跋的輯集,編寫《黃蕘圃藏書題跋》十卷,在目錄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對題跋目錄體裁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成為研究版本的重要參考書。

      1911年,繆荃孫編訂各省志書目四卷,即《清學部圖書館方志目》。它是一部記載方志的專題性藏書目錄,著錄各省府州縣志1676部,開我國近代公共圖書館方志書目之先河。隨后在方志目的基礎上,又編纂《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收書700余種,甄選宋元版,名家抄校者為善本,按《四庫全書》體例加以分類。此目著錄詳細、出處清晰、項目齊全,除著錄書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行款、刻工、牌記、存佚情況、裝幀形式外,還說明各書的刊刻源流,摘錄有關序跋、進書表、印章、避諱等,草稿本由繆氏親筆批校。該書目第一次明確著錄行款和版式,具有較高的目錄學價值。繆荃孫還首次提出,著錄書籍的高廣尺寸及邊欄,以作為鑒定版本的重要依據(jù)。此方法后被王重民著《中國善本提要》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沿用。

      1912年,《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一卷被鄧實輯入《古學匯刊》第一集目錄類[2]。1914年由上海國粹學報社鉛印出版,全書五卷,經(jīng)部、子部、集部各一卷,史部分上下卷。它是近代以來第一部公藏書目,開創(chuàng)我國公共圖書館編制善本書目的開端,為近代公共圖書館館藏目錄的規(guī)范作了奠基,繆荃孫被譽為“中國近代圖書館之父”。

      繆荃孫是清末民初的重要學者,著述等身,成就極高。他是目錄版本學大師,協(xié)助眾多藏書家如劉承干、盛宣懷編??逃瑢偶恼砗捅Wo貢獻甚巨,其金石學集清代之大成。他順應時代,創(chuàng)辦江南高等學堂,江南、京師學部圖書館,積極從事近代教育和文化事業(yè);對張元濟、傅增湘、柳詒徵等著名學者有極大影響。1997年,江蘇省江陰市出巨資興建繆荃孫紀念館和繆荃孫圖書館,成為我國第一座以圖書館界名人命名的圖書館。

      1.2 趙萬里主編兩部善本書目

      在已出版的六部善本書目中,有兩部出自著名的版本學家趙萬里之手。一部是1933年出版的《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為正式出版的第三部古籍書目。另一部是趙萬里與冀淑英合作的《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出版于1959年,為第五部古籍書目。

      趙萬里(1905—1980),字斐云,別號蕓盦、舜盦,祖籍浙江海寧,是著名的版本目錄學家。少時好吟詩、善書法,尤喜文學和歷史。先后師從詞曲家吳梅(瞿安)和國學大師王國維(靜安)先生,從而奠定了堅實的治學基礎,在文史、金石、戲曲、版本、目錄和??钡阮I域都有很深的造詣,著作頗豐,特別是他的版本學被世人贊為“絕學”。他訪遍祖國各地大量的善本珍籍,博采古今名家之精華,經(jīng)過深入分析、比較、綜合研究,使其版本研究達到爐火純青和絕學的境界。

      趙萬里從事圖書館善本古籍收集、整理與研究長達五十多年。1933年,他從整理善本書庫入手,在重新鑒定甄別全部善本庫藏的基礎上,編輯出版《北平圖書館書目(甲編)》四卷,傅增湘序。書中收錄館藏全部宋、元、明刻本和精校明抄稿本,詳細著錄所記各書的書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完缺、題跋、批校者。最為矚目的是收入明刻方志500余種,明刻名人別集700余種,舊本元、明劇曲200余種,被稱為“北圖善本書的賬本”。2011年又與《舊京書影》合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出版說明中稱:1933年編纂的書目是版本研究告別主觀性版本鑒定,邁向客觀性版本研究的里程碑。1933年善本書目與早期目錄對照,過去模糊不準確的鑒定被趙先生的版本研究一條一條改訂[3]。趙先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令人敬慕。他治學至嚴、至深、至精,其版本學研究是建立在扎實的國學基礎之上。

      1959年,趙萬里主編《中國版刻圖錄》,收錄從唐至清歷代有代表性善本珍籍和版畫550種。他在序言中系統(tǒng)闡述了我國雕版印刷的起源和發(fā)展,得到學術界高度評價,被視為我國版本學研究的里程碑。同年,他還主持編寫了《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由中華書局出版,收錄建國以來新收善本庫藏11 348種,與1933年相比,善本數(shù)量增加兩倍。

      趙萬里在圖書館工作期間,得到著名版本學家、文物鑒賞家徐鴻寶(森玉)的悉心指導,又與藏書家傅增湘、周叔弢、張允亮切磋,刻苦鉆研,深入研究版本學、目錄學和??睂W。幾十年來,他經(jīng)手、過目的善本超過30萬部,往往能鑒別其真?zhèn)?,道出其源流演變。近代藏書家黃裳先生曾回憶一則往事:黃先生在舊書店購買一本舊書,是殘本,前半部缺失,所存從49頁開始,不見書名,內容是曲選,初斷為明初刻本,但不知是何書。后逢趙先生去滬,到黃氏齋中看書,黃氏出示此本,趙先生一見即認定這是《太和正音譜》,原書二卷,為明代洪武刻本,大黑口,四周雙邊。此本迄未見他書著錄,黃氏對此贊嘆不已[4]246。可見趙先生辯書之功夫。

      1981年,在周叔弢寫給黃裳的一封信中,談及趙萬里先生曰:“斐云版本目錄之學,既博且精,當代一人,當之無愧。我獨重視斐云關于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之建立和發(fā)展,厥功甚偉。庫中之書,絕大部分是斐云親自采訪和收集,可以說無斐云即無北圖善本書庫,不為過譽。斐云在地下室中,一桌一椅未移寸步,幾十年如一日,忠于書庫,真不可及,其愛書之篤,不亞其訪書之勤。嘗謂余曰,我一日不死,必護持庫中書不使受委屈,我死則不遑計及矣。其志甚壯,其言甚哀,今之守庫者,不知尚能繼其遺志否?”[4]241冀淑英曾撰文云:趙先生治學勤奮、幾十年用功不輟,其治學十分突出的一點是手勤,南北訪書,見聞概廣,凡遇未見之書,必隨手記其行款、序跋、以至刻工、藏印,其訪書、收書成績斐然,其治學修養(yǎng)更為人所稱道。endprint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趙萬里積極訪求、征集到大量名家的藏書和稿本,包括搜購流散國內的敦煌寫卷,鑒定、購入港澳收藏家的珍本,又協(xié)助鄭振鐸、徐森玉多方搜集名刻善本和碑刻拓片,匯藏于北京圖書館,使善本收藏更為豐富、完整。由于工作出色,趙萬里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1964年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運用豐富的版本學經(jīng)驗和學識,研究精深,撰寫了《唐寫本文心雕龍殘卷校記》《魏宗室東陽王元榮與敦煌寫經(jīng)》等論文;主編《中國版刻圖錄》,在版刻資料的搜集和考訂上超過了前人;參與編寫《古本戲曲叢刊》。他主持《趙城金藏》的修復工作和《永樂大典》的輯佚工作,系統(tǒng)研究《永樂大典》三十余年,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元一統(tǒng)志》《析津志輯佚》[3];舉辦善本專題展覽,為圖書館工作人員講授目錄學和版本知識,多次參加重要文物古籍的調查鑒定工作,成為當代享有聲譽的古籍版本學家。

      1.3 李致忠主持中華善本再造工程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印制精美,行款疏朗。分為經(jīng)、史、子、集、索引五冊,由北京圖書館編寫,李致忠先生主持工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并作為北京圖書館(現(xiàn)國家圖書館)開館75周年的獻禮。它是北京圖書館編制出版的第六部館藏善本書目,收入1909年至1986年間入藏的善本古籍,將22 000多部善本囊括其中,全面反映了北京圖書館的善本館藏。其收書之多、規(guī)模之大,堪稱空前,影響深遠,并呈現(xiàn)出收錄豐富、分類詳細、著錄齊全、索引齊備的特點。首先,它繼承了前五部書目在收錄標準、版本考訂、款目著錄、編目體例、分類原則等方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糾正以往著錄的訛誤,按照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大類下設二級類目和三級類目,共分四部四十八類,使分類更加詳盡。其次,每種書著錄書名、卷數(shù)、著者、版本、稽核、附注等項,并詳注版本、校跋、版式、索書號;版本項詳記抄刻印的年代、機構或主持者,年代無可考者,則斷定朝代予以注明;寫本書注明是否稿本;版式項注明刻本活字本行格字數(shù)、邊欄版口,以供考訂版本[5]。最后,為便于使用,還專門編制索引,包括四角號碼、書名索引和著者姓名索引,使查檢十分方便。

      李致忠,北京昌平人,196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yè),曾任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主任,長期從事古籍整理、版本考訂、目錄編制工作,致力于目錄學、書史、出版史等研究。發(fā)表論文200余篇,撰寫出版《中國古代書籍史》《歷代刻書考述》《古書版本鑒定》《古籍版本知識500問》《肩樸集》《昌平集》等著作十余部;整理出版《籌海圖編》等古籍十種;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百年紀事》《中國國家圖書館館史》;主持《中華再造善本》的編纂和提要撰寫工作[6]。

      李致忠十分重視版本學的研究,他認為科學地掌握并運用明顯的刻書時代特征、機構管職、題跋牌記,對古書版本鑒定大有裨益。在編寫《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時,有幾種書因有了實際的證據(jù),刻本斷代得到重新考證。例如,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元年書林鄭伯剛宗文書堂刻本《重刊儀禮考注》十七卷,元代吳澄撰。該書每半葉11行,行24字,上下粗黑口,四邊雙邊,字體略帶趙松雪韻味。整個風格頗有元刊遺韻,這在明嘉靖的刻書中十分罕見。遼寧省圖書館也藏有相同版本一部,其行款字數(shù)、版式字體、斷板殘字都完全一致。但遼圖藏書之序后有“嘉靖元年孟冬月吉旦鄉(xiāng)進士莆田林升序”落款;目錄后有“宗文書堂謹依京本繡梓刊行”牌記;卷末有“嘉靖元年孟秋宗文堂刊行”條記。而國圖藏書則于落款中挖去“嘉靖”二字。此外,該書卷端題名之下鐫有“元翰林學士臨川吳澄考訂”“翰林修撰吉豐羅倫校正”“后學滄溪周華校點”下題?!昂擦謱W士”和“翰林修撰”的官名都是明朝以后才有的[7]。正是對細致入微之處的考據(jù),為古籍斷代考證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更好地解決古籍藏與用的矛盾,2002年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保護和利用古籍的文化工程——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啟動,李致忠擔任編纂出版委員會主任。他認為,編纂中華再造善本的首要問題是選目,即選擇哪些版本再造??紤]到各個時代古籍的留存數(shù)量不同,故采取了宋元以前從寬、明清兩代從嚴的選目原則。“從嚴”意為反復比較,眾里挑一,注重版本的代表性和重要性?!皬膶挕?,意為既顧及傳本,又看重其學術價值。中華再造善本為收入的每一種書撰寫提要,簡介作者生平,考辨版本源流,評述其學術價值,讓入選的每一部書都值得再造。2009年國家圖書館建館百年之際,李致忠作為古籍整理的實踐者、研究者,對新中國60年來的古籍整理工作做出了全面總結,對國家圖書館百年沿革與傳承進行梳理,為弘揚民族文化,保存、整理古籍做了突出的貢獻,成為古籍版本鑒定的大師級人物。

      2 善本書目的日益完善

      除已出版的六部有影響力的善本書目外,國家圖書館還編寫了其他比較重要的古籍善本目錄,摘錄如下(見表2)。

      此外,在國家圖書館善本古籍整理的基礎上,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影響和帶動下,各地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紛紛開展古籍善本研究工作,編制出版大量古籍善本書目,推動我國古籍工作的全面系統(tǒng)地開展。較有代表性的如《中山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1982),收錄善本1995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1991);《四川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1991);《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1999);《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2002);《清華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目》(2003),收錄善本5086部;《山東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2007),收入善本2 000余部;《浙江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2002)、《浙江家譜總目提要》(2005);《山西省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2007),收入善本3000部;《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2008),收錄1908—2008百年善本5358部;《中國歷史博物館古籍善本書目》(1990),收錄806部;《首都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2011),收錄古籍善本6000多部,97 000余冊。endprint

      猜你喜歡
      古籍整理
      “宋云彬古籍整理獎”歷程與第三屆評選方案公告
      關于圖書館古籍整理人才培養(yǎng)問題的思考
      首屆宋云彬古籍整理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漫談古籍整理的規(guī)范問題
      瞿方梅《史記三家注補正》校讀釋例
      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助評審會召開
      《全元詩》張雨詩集整理評議
      近30年來廣西地方古籍叢書編輯出版述略
      數(shù)字環(huán)境下圖書館的古籍整理與保護
      “四部”釋義:對古籍整理中一個常見錯誤的辨正
      满城县| 乐清市| 商南县| 余江县| 博乐市| 平安县| 北宁市| 绍兴市| 镇远县| 怀安县| 保靖县| 建德市| 鄂托克前旗| 五台县| 辽宁省| 红安县| 开封市| 界首市| 县级市| 许昌县| 高陵县| 青海省| 乐平市| 米林县| 冀州市| 改则县| 丰宁| 略阳县| 应用必备| 酒泉市| 电白县| 蕲春县| 临高县| 东阿县| 从化市| 宜州市| 仙居县| 安康市| 方正县| 澄江县| 和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