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娟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老年人牙周病的流行現狀,為深圳市牙周病的防治提供資料支持。 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樣選取2013年深圳市老年人居民共1580人,調查其牙周附著喪失(LOA)及牙周袋深度(PPD)。 結果 淺、深牙周袋的檢出率分別為57.85%、11.39%,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的淺、深牙周袋檢出率分別為65.57%、11.90%,女性分別為50.12%、10.89%,男性的淺牙周袋檢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女性的深牙周袋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牙周LOA 0~3、4~5 mm男性的檢出率低于女性(P<0.05),LOA 6~8、9~11、≥12 mm男性的檢出率高于女性(P<0.05)。 結論 深圳市老年牙周袋及LOA情況較為嚴重,需早期做好預防工作。
[關鍵詞] 牙周??;患病率;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 R78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7(a)-0140-03
牙周病在口腔疾病中發(fā)病率較高,其廣義上包括牙齦疾病及牙周炎,狹義上指于牙周支持組織發(fā)生的炎癥及破壞性疾病,往往呈原發(fā)性的改變,由牙菌斑的細菌引發(fā),宿主的免疫、內分泌及自主神經功能的失調等常加速牙周病的發(fā)展[1]。據有關調查顯示,老年人群中有25%以上的個體患嚴重的牙周病[2],且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該疾病將愈加嚴重地威脅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因此,牙周疾病的防治面臨嚴峻的考驗。牙周病的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但其后果相對嚴重,如導致老年人缺牙、喪失咀嚼功能等[3],為此應注重盡早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為了解深圳市老年城市人群牙周病的發(fā)病現狀,為深圳市牙周病的防治及保健宣教提供相應的對策,深圳市牙病防治指導組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在深圳市社區(qū)居委會抽樣選取35~45歲、65~75歲的城市居民共l560人,調查附著喪失(LOA)及牙周袋深度(PPD)的情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樣選取深圳市區(qū)1580位老年人進行牙周病患病的調查,選取方法如下:首先劃分選取范圍,先將深圳市區(qū)按規(guī)模分為3層;再隨機于每層中選擇3個街區(qū);最后于選擇出的9個街區(qū)中每個街區(qū)隨機選取2個居委會為調查點。每個調查點每個年齡組隨機抽取2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10人。為保證達到調查分析所需的有效樣本量,于每個調查點再隨機抽取10人,共計有效樣本量l580人,其中男性790人,年齡65~82歲,平均(73.2±2.8)歲,女性790人,年齡66~83歲,平均(74.1±2.6)歲。
1.2 方法
調查員的選取需具備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學位,且于臨床工作3年以上,并經專業(yè)培訓。LOA及PPD采用流行病學的抽樣調查方法,行常規(guī)口腔檢查,在人工光源及CPI探針輔助下檢查牙結石、牙周袋深度、牙齦出血和失牙等情況。參加口腔檢查的4名調查員進行牙周炎檢查的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為0.86~0.92。PPD以所檢查的牙齒6個位點中最深處計,其中<6 mm為淺牙周袋,>6 mm者為深牙周袋;LOA檢查:以每顆牙齒6個位點中最重位點計,記錄為0~3、4~5、6~8、9~11、≥12 mm。牙周病的診斷標準[4]:①牙周袋形成深度≥3.5 mm;②發(fā)生牙周袋溢膿;③發(fā)生牙齒松動④X線檢查顯示骨吸收>l mm;⑤發(fā)生牙齦炎癥;以上5條中至少符合2條。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牙周袋檢出情況
淺、深牙周袋檢出率分別為57.85%、11.39%,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男性的淺牙周袋檢出率高于女性(P<0.05),男女性的深牙周袋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深圳市部分35~45歲城市老年人牙周袋檢出情況[n(%)]
與深牙周袋比較,*P<0.05;與女性比較,#P<0.05
2.2 牙周LOA情況
LOA 0~3、4~5 mm男性的檢出率低于女性(P<0.05),LOA 6~8、9~11、≥12 mm男性的檢出率高于女性(P<0.05)(表2)。
表2 深圳市部分城市老年人LOA檢出情況[n(%)]
3 討論
牙周病是指發(fā)生在牙支持組織的疾病,廣義分類包括不侵犯深部牙周組織、以牙齦炎占主要成分的牙齦病以及因牙菌斑的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疾病,即牙周炎,牙周炎可引起炎癥、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及進行性附著喪失。牙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可對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危害,其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如炎癥表現、牙齒松動、酸脹感,牙間隙變大以至于食物嵌塞導致疼痛等,嚴重者可導致牙齒脫落[5]。一般情況下,口服抗生素可迅速緩解牙周病引起的疼痛等癥狀,但由于病情加重,在癥狀上表現并不明顯,患者未及時加以重視,導致病情演變加重[6],如炎癥不加控制地發(fā)展,患者會出現牙齒松動、移位,咀嚼硬物時疼痛,牙齦出血,牙間隙增大,進而引起牙齦萎縮,導致牙根暴露,重者可引發(fā)急性牙周膿腫[7]。牙周病的病因對診斷很重要,始動因素如牙齦緣周圍的牙菌斑,引發(fā)及加重病變的因素如局部因素中的食物嵌塞、牙石以及不良體修復,全身因素中的內分泌紊亂、營養(yǎng)代謝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8],應徹底消滅感染源,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囑咐患者注意口腔衛(wèi)生以減少微生物、牙結石的刺激,同時盡量避免或減少創(chuàng)傷、不良修復體的刺激[9]。由于PPD和牙周LOA是牙周病中最重要的病理改變,本次調查主要通過PPD和LOA來評價牙周健康狀況,其能夠客觀地反映牙周疾病在各牙位之間的嚴重性,從而反映牙周組織的破壞程度。
牙周病的預防和治療倍受關注,其預防可以分成3期[10]:一期即早期預防,通過及時去除食物嵌塞、消除不良修復體及牙石、徹底清除菌斑,以減少病因,同時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清潔牙周,注意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二期預防指防止牙齦炎的進一步演變,減少局部刺激因素,局部沖洗、上碘制劑、含漱抗菌漱口液、齦溝沖洗等避免引起牙齦炎;三期就是要使牙周袋變淺,改善牙周附著以減緩牙周支持組織的病變,并爭取牙周組織的再生,穩(wěn)定療效,局部可以行不同程度的手術治療,以降低疾病加深的風險,最大程度地保留牙齒功能,減少牙齒損害,如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消除牙石、牙菌斑。藥物處理深牙周袋的袋壁,復查如牙周袋仍較深,可行直視下的牙石、增生肉芽組織的刮除,牙齒松動可行夾板固定等,嚴重者拔除,如合并基礎疾患可給予抗菌藥并積極治療相應的疾病,以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11]。牙周炎的治療以手術治療最為有效,且其療效于老人也較為優(yōu)秀,但要注意考察患者是否符合手術適應證,是否有手術禁忌證等,同時需全面考慮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并與患者及家屬溝通[12]。牙周病治療一般為2~3個月,患者需多次就診,如果患者癥狀較重,應先注重消除癥狀如止痛,行保守治療,由于牙周炎手術治療后較易復發(fā),想要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應加強定期復查以及必要的后續(xù)治療,開始可1~2個月復查1次,如于半年后病情相對穩(wěn)定,間隔可適當延長[13],其目的在于先解決全身癥狀,在保證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基礎上進行手術[14]。在全身情況穩(wěn)定后,可采取常規(guī)治療以減少牙周病的進一步演變,手術注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鎮(zhèn)靜劑等,以避免術中意外,同樣也需要注意刮治術中麻醉藥物的使用。近年來,牙周病的治療有了較快的發(fā)展,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統(tǒng)較弱及可能合并基礎疾病等,醫(yī)護人員在治療老年人牙周病時,一定要進行密切觀察,隨時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生命體征,給予心理輔導。牙周病的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考慮到患者本身的基礎疾病,整體考慮,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治療行有創(chuàng)操作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盡量縮短治療時間,以免出現并發(fā)癥,導致不必要的損傷[15]。
本調查結果顯示,深圳市1580名老年組居民,淺、深牙周袋的檢出率分別為57.85%、11.39%,LOA≥4 mm的檢出率:男性為55.19%,女性為49.75%,與2005年全國老年居民調查結果相當。本調查結果表明,老年居民LOA≥12 mm的檢出率為1.46%,說明需要拔除的功能較弱的患牙還遺留于口腔,這部分患牙可作為持續(xù)感染的病灶侵襲其他器官,引起相應的并發(fā)癥,提示許多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意識較為薄弱,沒有形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因此要對其加強口腔衛(wèi)生的宣傳教育,又由于老年人常伴發(fā)心血管、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等,可引起牙周組織的進一步破壞,因此,老年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更應考慮到全身因素,具體分析,并針對不同人群制訂方案以降低失牙率。本研究中男性淺牙周袋及LOA6~8、9~11、≥12 cm的檢出率高于女性,同期其他省份的調查結果相符,分析這種差異可能與男性吸煙率較高、精神壓力較大等因素有關,吸煙是人類許多疾病的重要病因,其對于重度牙周病的影響更大,目前認為其可能通過影響牙周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免疫系統(tǒng),引起炎癥,同時吸煙可加劇LOA和骨質吸收,對牙周組織形成破壞。且較女性而言,男性吸煙較多,不及時清潔口腔,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會進一步加重牙周組織的破壞。
綜上所述,牙周病在深圳市發(fā)病普遍,形勢較為嚴峻,如老年人不重視口腔保健,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則會加速牙周病發(fā)展,但隨著生活水平及醫(yī)療水平的改善,牙周炎的患病高峰也有所后延,應加強牙周病的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 盧怡,施生根,牛忠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與年齡、病程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 35(7):875-876.
[2] 田雯,馬敏,張瑩,等.銀川市3808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10):659-661.
[3] 盧怡,施生根,牛忠英,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水平的檢測[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0,18(3):162-164.
[4] 李維善,朱建華,王澤.老年人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對基牙牙周狀況的影響[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11(2):101-102.
[5] 朱曉英,徐紅梅,王曉玲,等.磁致伸縮綜合治療儀治療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老年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283-285.
[6] 呂巖,梁倩倩,郭斌.Er:YAG激光在老年人牙周非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304-308.
[7] 秦立芳,李濟功.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對口腔常見疾病發(fā)病率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2013,33(8):546-547.
[8] 朱曉英,徐紅梅,王曉玲,等.磁致伸縮綜合治療儀治療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老年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147-149.
[9] 王瑾,劉海霞.三維CT成像評價老年人牙齒殘缺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25-27.
[10] 張煜,滕志海,王浙云,等.糖尿病牙周炎病人頸動脈硬化相關因素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2,22(9):525-527.
[11] 張艽,李綱,楊穎,等.牙種植修復在慢性牙周炎患者與牙周健康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1):1245-1246.
[12] 何福明,趙士芳.口腔種植系統(tǒng)研究現狀[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1(3):229-233.
[13] 李叢華,楊 霞,吳亞菲,等.牙周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3):293-296.
[14] 林昌.220例老年人牙周病患病調查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2):57-57.
[15] 謝昊.牙周病的分類和流行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31.
(收稿日期:2014-05-07 本文編輯:許俊琴)
牙周病的預防和治療倍受關注,其預防可以分成3期[10]:一期即早期預防,通過及時去除食物嵌塞、消除不良修復體及牙石、徹底清除菌斑,以減少病因,同時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清潔牙周,注意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二期預防指防止牙齦炎的進一步演變,減少局部刺激因素,局部沖洗、上碘制劑、含漱抗菌漱口液、齦溝沖洗等避免引起牙齦炎;三期就是要使牙周袋變淺,改善牙周附著以減緩牙周支持組織的病變,并爭取牙周組織的再生,穩(wěn)定療效,局部可以行不同程度的手術治療,以降低疾病加深的風險,最大程度地保留牙齒功能,減少牙齒損害,如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消除牙石、牙菌斑。藥物處理深牙周袋的袋壁,復查如牙周袋仍較深,可行直視下的牙石、增生肉芽組織的刮除,牙齒松動可行夾板固定等,嚴重者拔除,如合并基礎疾患可給予抗菌藥并積極治療相應的疾病,以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11]。牙周炎的治療以手術治療最為有效,且其療效于老人也較為優(yōu)秀,但要注意考察患者是否符合手術適應證,是否有手術禁忌證等,同時需全面考慮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并與患者及家屬溝通[12]。牙周病治療一般為2~3個月,患者需多次就診,如果患者癥狀較重,應先注重消除癥狀如止痛,行保守治療,由于牙周炎手術治療后較易復發(fā),想要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應加強定期復查以及必要的后續(xù)治療,開始可1~2個月復查1次,如于半年后病情相對穩(wěn)定,間隔可適當延長[13],其目的在于先解決全身癥狀,在保證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基礎上進行手術[14]。在全身情況穩(wěn)定后,可采取常規(guī)治療以減少牙周病的進一步演變,手術注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鎮(zhèn)靜劑等,以避免術中意外,同樣也需要注意刮治術中麻醉藥物的使用。近年來,牙周病的治療有了較快的發(fā)展,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統(tǒng)較弱及可能合并基礎疾病等,醫(yī)護人員在治療老年人牙周病時,一定要進行密切觀察,隨時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生命體征,給予心理輔導。牙周病的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考慮到患者本身的基礎疾病,整體考慮,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治療行有創(chuàng)操作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盡量縮短治療時間,以免出現并發(fā)癥,導致不必要的損傷[15]。
本調查結果顯示,深圳市1580名老年組居民,淺、深牙周袋的檢出率分別為57.85%、11.39%,LOA≥4 mm的檢出率:男性為55.19%,女性為49.75%,與2005年全國老年居民調查結果相當。本調查結果表明,老年居民LOA≥12 mm的檢出率為1.46%,說明需要拔除的功能較弱的患牙還遺留于口腔,這部分患牙可作為持續(xù)感染的病灶侵襲其他器官,引起相應的并發(fā)癥,提示許多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意識較為薄弱,沒有形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因此要對其加強口腔衛(wèi)生的宣傳教育,又由于老年人常伴發(fā)心血管、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等,可引起牙周組織的進一步破壞,因此,老年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更應考慮到全身因素,具體分析,并針對不同人群制訂方案以降低失牙率。本研究中男性淺牙周袋及LOA6~8、9~11、≥12 cm的檢出率高于女性,同期其他省份的調查結果相符,分析這種差異可能與男性吸煙率較高、精神壓力較大等因素有關,吸煙是人類許多疾病的重要病因,其對于重度牙周病的影響更大,目前認為其可能通過影響牙周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免疫系統(tǒng),引起炎癥,同時吸煙可加劇LOA和骨質吸收,對牙周組織形成破壞。且較女性而言,男性吸煙較多,不及時清潔口腔,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會進一步加重牙周組織的破壞。
綜上所述,牙周病在深圳市發(fā)病普遍,形勢較為嚴峻,如老年人不重視口腔保健,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則會加速牙周病發(fā)展,但隨著生活水平及醫(yī)療水平的改善,牙周炎的患病高峰也有所后延,應加強牙周病的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 盧怡,施生根,牛忠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與年齡、病程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 35(7):875-876.
[2] 田雯,馬敏,張瑩,等.銀川市3808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10):659-661.
[3] 盧怡,施生根,牛忠英,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水平的檢測[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0,18(3):162-164.
[4] 李維善,朱建華,王澤.老年人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對基牙牙周狀況的影響[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11(2):101-102.
[5] 朱曉英,徐紅梅,王曉玲,等.磁致伸縮綜合治療儀治療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老年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283-285.
[6] 呂巖,梁倩倩,郭斌.Er:YAG激光在老年人牙周非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304-308.
[7] 秦立芳,李濟功.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對口腔常見疾病發(fā)病率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2013,33(8):546-547.
[8] 朱曉英,徐紅梅,王曉玲,等.磁致伸縮綜合治療儀治療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老年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147-149.
[9] 王瑾,劉海霞.三維CT成像評價老年人牙齒殘缺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25-27.
[10] 張煜,滕志海,王浙云,等.糖尿病牙周炎病人頸動脈硬化相關因素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2,22(9):525-527.
[11] 張艽,李綱,楊穎,等.牙種植修復在慢性牙周炎患者與牙周健康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1):1245-1246.
[12] 何福明,趙士芳.口腔種植系統(tǒng)研究現狀[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1(3):229-233.
[13] 李叢華,楊 霞,吳亞菲,等.牙周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3):293-296.
[14] 林昌.220例老年人牙周病患病調查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2):57-57.
[15] 謝昊.牙周病的分類和流行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31.
(收稿日期:2014-05-07 本文編輯:許俊琴)
牙周病的預防和治療倍受關注,其預防可以分成3期[10]:一期即早期預防,通過及時去除食物嵌塞、消除不良修復體及牙石、徹底清除菌斑,以減少病因,同時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清潔牙周,注意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二期預防指防止牙齦炎的進一步演變,減少局部刺激因素,局部沖洗、上碘制劑、含漱抗菌漱口液、齦溝沖洗等避免引起牙齦炎;三期就是要使牙周袋變淺,改善牙周附著以減緩牙周支持組織的病變,并爭取牙周組織的再生,穩(wěn)定療效,局部可以行不同程度的手術治療,以降低疾病加深的風險,最大程度地保留牙齒功能,減少牙齒損害,如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消除牙石、牙菌斑。藥物處理深牙周袋的袋壁,復查如牙周袋仍較深,可行直視下的牙石、增生肉芽組織的刮除,牙齒松動可行夾板固定等,嚴重者拔除,如合并基礎疾患可給予抗菌藥并積極治療相應的疾病,以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11]。牙周炎的治療以手術治療最為有效,且其療效于老人也較為優(yōu)秀,但要注意考察患者是否符合手術適應證,是否有手術禁忌證等,同時需全面考慮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并與患者及家屬溝通[12]。牙周病治療一般為2~3個月,患者需多次就診,如果患者癥狀較重,應先注重消除癥狀如止痛,行保守治療,由于牙周炎手術治療后較易復發(fā),想要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應加強定期復查以及必要的后續(xù)治療,開始可1~2個月復查1次,如于半年后病情相對穩(wěn)定,間隔可適當延長[13],其目的在于先解決全身癥狀,在保證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基礎上進行手術[14]。在全身情況穩(wěn)定后,可采取常規(guī)治療以減少牙周病的進一步演變,手術注意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鎮(zhèn)靜劑等,以避免術中意外,同樣也需要注意刮治術中麻醉藥物的使用。近年來,牙周病的治療有了較快的發(fā)展,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統(tǒng)較弱及可能合并基礎疾病等,醫(yī)護人員在治療老年人牙周病時,一定要進行密切觀察,隨時了解并掌握患者的生命體征,給予心理輔導。牙周病的治療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考慮到患者本身的基礎疾病,整體考慮,從而提高治療效果。治療行有創(chuàng)操作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基礎上,盡量縮短治療時間,以免出現并發(fā)癥,導致不必要的損傷[15]。
本調查結果顯示,深圳市1580名老年組居民,淺、深牙周袋的檢出率分別為57.85%、11.39%,LOA≥4 mm的檢出率:男性為55.19%,女性為49.75%,與2005年全國老年居民調查結果相當。本調查結果表明,老年居民LOA≥12 mm的檢出率為1.46%,說明需要拔除的功能較弱的患牙還遺留于口腔,這部分患牙可作為持續(xù)感染的病灶侵襲其他器官,引起相應的并發(fā)癥,提示許多老年人口腔衛(wèi)生意識較為薄弱,沒有形成定期檢查的習慣,因此要對其加強口腔衛(wèi)生的宣傳教育,又由于老年人常伴發(fā)心血管、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等,可引起牙周組織的進一步破壞,因此,老年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更應考慮到全身因素,具體分析,并針對不同人群制訂方案以降低失牙率。本研究中男性淺牙周袋及LOA6~8、9~11、≥12 cm的檢出率高于女性,同期其他省份的調查結果相符,分析這種差異可能與男性吸煙率較高、精神壓力較大等因素有關,吸煙是人類許多疾病的重要病因,其對于重度牙周病的影響更大,目前認為其可能通過影響牙周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作用于免疫系統(tǒng),引起炎癥,同時吸煙可加劇LOA和骨質吸收,對牙周組織形成破壞。且較女性而言,男性吸煙較多,不及時清潔口腔,精神心理因素的作用也會進一步加重牙周組織的破壞。
綜上所述,牙周病在深圳市發(fā)病普遍,形勢較為嚴峻,如老年人不重視口腔保健,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則會加速牙周病發(fā)展,但隨著生活水平及醫(yī)療水平的改善,牙周炎的患病高峰也有所后延,應加強牙周病的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 盧怡,施生根,牛忠英,等.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與年齡、病程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 35(7):875-876.
[2] 田雯,馬敏,張瑩,等.銀川市3808名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3,23(10):659-661.
[3] 盧怡,施生根,牛忠英,等.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細胞介素-1水平的檢測[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0,18(3):162-164.
[4] 李維善,朱建華,王澤.老年人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后對基牙牙周狀況的影響[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11(2):101-102.
[5] 朱曉英,徐紅梅,王曉玲,等.磁致伸縮綜合治療儀治療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老年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283-285.
[6] 呂巖,梁倩倩,郭斌.Er:YAG激光在老年人牙周非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304-308.
[7] 秦立芳,李濟功.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對口腔常見疾病發(fā)病率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2013,33(8):546-547.
[8] 朱曉英,徐紅梅,王曉玲,等.磁致伸縮綜合治療儀治療慢性牙周炎維護期老年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5):147-149.
[9] 王瑾,劉海霞.三維CT成像評價老年人牙齒殘缺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25-27.
[10] 張煜,滕志海,王浙云,等.糖尿病牙周炎病人頸動脈硬化相關因素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2,22(9):525-527.
[11] 張艽,李綱,楊穎,等.牙種植修復在慢性牙周炎患者與牙周健康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3,42(11):1245-1246.
[12] 何福明,趙士芳.口腔種植系統(tǒng)研究現狀[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1(3):229-233.
[13] 李叢華,楊 霞,吳亞菲,等.牙周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2(3):293-296.
[14] 林昌.220例老年人牙周病患病調查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2):57-57.
[15] 謝昊.牙周病的分類和流行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31.
(收稿日期:2014-05-07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