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艷
(蚌埠學(xué)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傳統(tǒng)蝴蝶圖像文化內(nèi)涵介入現(xiàn)代平面設(shè)計探析
王曉艷
(蚌埠學(xué)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蝴蝶紋樣中包含了中國傳統(tǒng)的美學(xué)價值以及傳統(tǒng)的生活理想,寄托著中國人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和對真善美生活信念的追求。深植于這一文化底蘊中的蝴蝶紋樣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對傳統(tǒng)視覺元素的再解構(gòu)和再設(shè)計,蝴蝶紋樣讓傳統(tǒng)視覺元素?zé)òl(fā)新光彩。
傳統(tǒng)紋樣; 蝴蝶紋樣; 傳統(tǒng)視覺元素; 裝飾設(shè)計
中國大江南北無論男女老幼均喜愛蝴蝶,蝴蝶不同于鳳、龍、虎、鶴這樣具有明確身分象征的紋樣,雖然在苗族“蝴蝶媽媽”是作為圖騰來崇拜,但苗族人民對蝴蝶的崇拜更多的是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祈盼而不是對權(quán)力和地位的崇拜。這一點和千百年來蝴蝶在中原地區(qū)主流文化中的象征是一致的。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蝴蝶就像一個精靈,寄托著中國人豐富的情感需求與精神向往給人無限遐思,從《搜神記》到《莊子·齊物論》,從唐詩到宋詞,從經(jīng)典到民俗有關(guān)生與死,愛情與自由,生活與理想這樣的人生終極哲理探討一直延續(xù)至今,有關(guān)蝴蝶的文化意象內(nèi)涵極其豐富,也給我們今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藝術(shù)工作者和文化傳播者,決定以蝴蝶圖像為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文化傳承與遞變。
(一)蝴蝶紋樣象征中國人“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因為蝴蝶自身就具有優(yōu)雅輕盈體態(tài)和美麗色彩,再加上它與花相伴自在翩飛的特點,使得人們總把它和最美好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譬如和“春天”,和“自由”和“愛情”。1.蝴蝶作為“春”的使者,象征著春回大地,春暖花開。我國人民自古熱愛自然尤愛春,對春天的描繪在各種文學(xué)藝術(shù)中占重要地位,對春的情感也是無可替代的,“春”幾乎象征了一切美好事物。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1]471中生機盎然鳥語花香的情景讓人自然而然的聯(lián)想到春天。難怪蝶戀花題材的紋樣自出現(xiàn)起就一路受人親睞,常見的“蝶戀花”“花蝶爭春”的固定搭配有菊花,牡丹,山茶,梅花,蓮花,芍藥等。當春天來臨的時候人們都歡呼雀躍,在我國民俗中最隆重的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人們剪春蝶春燕等做春幡迎接春的歸來,宋人編《錦繡萬花谷》記載:“立春日,士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驊矣诩讶酥^,或綴于花技之下;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2]3可見,在我們傳統(tǒng)中蝴蝶作為“春”的使者,傳遞著人們對“春”的祈盼。2.蝴蝶自在的翩飛引發(fā)人們豐富的想象,包括對人生存在意義的思考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1)《莊子·齊物論》記載: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3]13。這就是著名的道家哲學(xué)典故“莊周夢蝶”,在后世引起文人們廣泛的共鳴。文人墨客對蝴蝶喜愛有加,在生活用品中喜歡選擇蝴蝶裝飾紋樣,歷代工藝品中蝴蝶紋樣裝飾屢見不鮮,另一方面他們在書畫作品中也愛描繪蝴蝶,自唐開始歷代均有杰作,其中著名的畫家有周日方、趙昌、趙佶、陳洪綬、郎世寧等。(2)在中國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梁?;?。追求自由為愛赴死最后雙雙化蝶的“梁祝”是忠貞愛情的代表,因此人們將成雙成對的蝴蝶看成是他們二人的靈魂,在描繪愛情主題的裝飾時總有他們的身影,陳洪綬所做《西廂記插圖本》中就繪有雙飛蝶寓意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在女紅中是非常常見的題材,故宮博物院藏有多套清代喜相逢蝴蝶紋服飾。如石青色緞綴繡八團夾褂喜相逢,清乾隆香色地八團喜相逢等。
因為蝴蝶有這些典故,這些典故反應(yīng)了中國人靈魂深處對“真善美”人生深刻的思考和追求,蝴蝶形象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厚重。
(二)蝴蝶圖像寄托了中國文人對悠閑安逸的田園生活的追求
蝴蝶輕盈的飛舞引發(fā)文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陳繼儒《小窗幽記》中寫道“舞蝶游蜂,忙中之閑,閑中之忙。落花飛絮,景中之情,情中之景”[4]228。費元祿《晁采館清課》其中寫士大夫們的閑適生活“二月社日社飯,望湖樓看新柳,甲秀園臨湖賞絳桃花,花朝撲蝶,寄傲軒賞玉蘭花南園看水仙花,夾鏡坡觀菜花?!倍颊鎸嵉胤从沉嗣鞔看蠓?qū)﹂e居生活和田園生活情有獨鐘。早在唐代,著名畫家周日方作的《簪花仕女圖》就描繪了貴族仕女或撲蝶或賞花或戲犬的閑適生活畫面,這幅巨作同時也從另一側(cè)面間接反映了文人士大夫?qū)τ崎e、優(yōu)雅的生活情調(diào)的追求。專門描繪過《仕女撲蝶圖》的著名畫家還有陳洪綬、費以耕、陳宇(陳洪綬之子)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英雄愛美女。有一個與蝶有關(guān)的唐明皇風(fēng)流軼事,《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當春天鮮花盛開的時候,玄宗就讓妃嬪在頭上插滿鮮花在宮里歡宴,唐玄宗本人則放飛一只粉蝶。彩蝶飛飛停停,停到哪個妃子頭上,玄宗就臨幸那個妃子。人們常常把蝴蝶和容貌姣好的女子聯(lián)系在一起,美人們瑰姿艷逸,氣若幽蘭故而引蝶兒前來,于是“蝴蝶,蝴蝶,飛上金枝玉葉。君前對舞春風(fēng),百葉桃花樹紅?!睈畚菁盀?,蜂蝶題材,蝶戀花題材,仕女撲蝶等題材的裝飾物品花樣繁多就在意料中了,唐代還有一批代表文人審美的蝶紋裝飾,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羽人飛鳳花鳥紋金銀平脫漆背銅鏡,和正倉院中集中珍藏了一批唐代珍品,如日本正倉院藏的唐代綠綾地刺繡蝶戀花紋幡頭,還有金銀平文琴,竹雕笛子與紫檀金鈿柄香爐,綠牙撥鏤尺,紅牙撥鏤尺等寶物上面都繪有清麗可愛的蝴蝶紋樣,宋元明清時期就更多了,故宮博物院里光服飾中的蝴蝶裝飾紋樣就有上百種。
(三)蝴蝶紋樣作為有特定涵義的吉祥紋樣來使用
在中國吉祥紋樣可謂深入人心,無論皇親國戚還是平頭百姓,大家都希望生活美滿如意幸福安康,恰好蝴蝶紋樣具備成雙成對,鳥語花香的吉祥條件。不僅如此,蝴蝶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諧音吉祥,利用“蝴蝶”“福蝶”與“耄耋”(蝶)“瓜瓞”(蝶)的諧音吉祥,有長壽、多子多孫、富貴如意等美好寓意。定陵集中出土的一批皇后服飾中有孝靖皇后灑線繡蹙金龍百子戲女夾衣中的童子撲蝶,還有各式蝶戀花紐扣,蝶戀花首飾。民間百姓常用的布料就是藍印花布,在藍印花布上蝴蝶紋樣是人們最喜聞樂見的裝飾題材之一。蝴蝶紋樣被大量用作象征愛情婚姻和美幸福的蝶戀花紋樣,喜相逢對蝶紋樣的規(guī)范搭配格式。無論哪家姑娘出嫁,人們都在嫁妝里準備諸如“蝶戀花”“喜相逢”“百蝶”“瓜瓞綿綿”,“富貴耄耋”等紋樣的裝飾物,除此之外還有蝴蝶與魚,蝴蝶與喜字,與壽字,與字,與福字,與盤腸等吉祥文字圖案組成的床單被面,枕套,帳子,包袱布作為壓箱寶,寓意著愛情美滿,生活幸福,健康長壽,多子多孫。
綜上所述,蝴蝶紋樣在中國無論貴族百姓,無論男女老幼,無論大江南北都有著廣泛的人緣。蝴蝶紋樣在中國流行千年經(jīng)久不衰的秘密就是因為蝴蝶自身具備的賞心悅目的色彩形態(tài)以及它身上牽引出的人文情懷、精神內(nèi)涵以及與風(fēng)俗人情相結(jié)合產(chǎn)生出的美好寓意,在這些美好寓意中折射出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
圖1 原應(yīng)嘆息之元春篇
圖2 原應(yīng)嘆息之迎春篇
圖3 原應(yīng)嘆息之探春篇
圖4 原應(yīng)嘆息之惜春篇
《原應(yīng)嘆息》創(chuàng)意海報(如圖1-4,王曉艷作)是根據(jù)紅學(xué)專家對賈府四春的研究,忠于曹雪芹原著所體現(xiàn)的思想精神,根據(jù)蝴蝶紋本身包含的歷史文化淵源,融入作者對古典原著的理解進行創(chuàng)意設(shè)計,力圖創(chuàng)作出融合民族文化、反映時代特色的具有自我風(fēng)格的藝術(shù)作品。蝴蝶紋樣在清代裝飾應(yīng)用上達到頂峰,清宮舊藏的首飾、服裝、繡品、書畫以及漆器等裝飾物中隨處可見,尤其是后宮佳麗所著之各色吉服常服中尤為常見,著名的有“花蝶爭春”、“喜相逢”“富貴無敵”、“百蝶紋”等。元春貴為皇妃,身負家族使命入宮為妃,最后死于一場宮廷陰謀。元春為了家族命運奔赴權(quán)貴之巔,同時亦是高處不勝寒的險峰,在設(shè)計中用一根象征暴力的羽箭將隱喻元春的那只美麗蝴蝶一箭穿心,釘死在象征富貴的牡丹叢中。整體畫面采用寓意富貴吉祥的蝴蝶與牡丹紋,色彩大紅大綠喜氣洋洋與一箭穿心的蝴蝶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達到烘托悲劇的效果。迎春是被自己的郎君虐待致死,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蝴蝶紋樣與喜字組合是作為吉祥圖案應(yīng)用在婚嫁用品的裝飾設(shè)計上。如上文所述,在設(shè)計中運用代表夫妻同心的粉紅喜字來做背景,在喜字之上卻又一只惡狼撲向一只正在垂死掙扎的蝴蝶,整體畫面紅黑視覺對比強烈,烘托出強烈的悲劇色彩。探春的命運是與異邦和親遠嫁他鄉(xiāng),與親人永無相見機會。在設(shè)計中由寓意吉祥如意青云直上的蝴蝶與祥云紋樣構(gòu)成,用一只斷了線的蝴蝶風(fēng)箏來暗喻探春,看似扶搖直上,實則前途未卜。畫面中色彩艷麗的桃紅蝴蝶風(fēng)箏被托在一朵祥云之上,一縷斷線如輕煙一般飄落,不知終歸何處。惜春萬念俱灰出家為尼,設(shè)計展現(xiàn)的是一只飛蛾在接近有一絲光亮與溫暖的火苗,再現(xiàn)撲火前的一瞬,將青燈投影拉長與萬字符相連,其形如棺材,暗喻惜春為了能得到一絲光明與溫暖寧愿飛蛾撲火,在萬字符里將自己的青春埋葬。傳統(tǒng)吉祥圖案里蝴蝶與萬字符的組合原是一種吉祥元素的固定搭配,為多福安康之意,在這里相同的元素經(jīng)過不同的設(shè)計,傳遞出的情感意思完全顛覆了原有吉祥內(nèi)涵,達到吻合主題的悲劇效果。
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是我們再設(shè)計的核心與原動力,扎根于傳統(tǒng),傳承與創(chuàng)新合二為一。曹雪芹的不朽巨著《紅樓夢》中女性形象與蝴蝶的文化內(nèi)涵極為相近。紅樓夢中的女性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她們純真美好、追求自由、熱愛生活,但同時她們力量弱小,幾乎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與反抗的能力。結(jié)合上文歸納提煉的關(guān)于蝴蝶紋樣歷史文化內(nèi)涵,以紅樓夢四春為原型,用蝴蝶圖案作為設(shè)計元素進行的一組題為《原應(yīng)嘆息》的創(chuàng)意海報設(shè)計,在這組設(shè)計中顛覆了原本吉祥寓意的蝴蝶紋樣組合,取而代之的是賦予其濃烈的悲劇意味,用視覺語言的獨特形式直觀形象地傳達出傳統(tǒng)社會中女性的命運與地位。
我國是有悠久歷史傳統(tǒng)文化的國家,我們歷朝歷代都有光輝燦爛的藝術(shù)作品,今天,蝴蝶紋樣依然散發(fā)著不可忽視的巨大魅力,被廣泛應(yīng)用于設(shè)計中。著名的法藍瓷就有多套蝴蝶系列設(shè)計作品,分別為2002年“蝶舞”系列;2007年“春光福蝶”系列;2009年“緣夢”系列。此外還有華人珠寶設(shè)計師Cindy Chao(趙心綺)的頂級訂制珠寶作品《皇家蝴蝶胸針》,也是首件亞洲珠寶藝術(shù)家作品典藏于藝術(shù)殿堂。蘊含在這些美麗設(shè)計背后的靈感啟示與中國悠久的蝴蝶文化是分不開的。不但中國人喜愛蝴蝶,許多國際頂級設(shè)計師也同樣偏愛蝴蝶,讓·保羅·高緹耶(JeanPaulGaultier)服裝品牌2014年春夏的高級定制,香奈兒2013夏季彩妝系列廣告——夏日蝴蝶與Lancel的美麗蝴蝶包,靈感都同樣來自于蝴蝶。諸如此類的著名蝴蝶圖像設(shè)計典型舉不勝舉。作為一個設(shè)計工作者,對傳統(tǒng)最好的繼承就是站在其肩膀上創(chuàng)新。對于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理解精髓,領(lǐng)會精華,理解民族文化內(nèi)核而不僅僅只局限于形式、造型。這樣我們才能回歸自我,認識自我,了解昨天的我們,才能真正認識今天的自己,只有這樣才從根本上杜絕盲目跟風(fēng)復(fù)制別人,重塑民族自信,振興民族藝術(shù)。
[1]唐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2]葉嘉瑩主編.辛棄疾詞新釋輯評(上冊)[M].北京:中國書店,2006.
[3]韓維志譯評.莊子[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4][明]陳眉公.小窗幽記[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6.
AnalysisontheInterventionofTraditionalButterflyImageCultureConnotationsinModernGraphicDesign
WANG Xiao-yan
(BengbuCollege,Bengbu,Anhui233030)
Butterfly patterns conta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esthetic value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ideal of life,which are also entrusted with Chinese people’s thinking over the value of life and the pursuit of the life faith on truth,goodness and beauty.Deeply rooted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butterfly patterns have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Through deconstructing and re-designing the traditional visual elements,butterfly patterns make traditional visual elements work full of new glory.
traditional patterns; butterfly patterns; traditional visual elements; decoration design
2014-07-10
王曉艷,1979年生,女,安徽肥西人,助教,研究方向:視覺傳達。
J52
A
1671-9743(2014)08-00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