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倩倩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改革對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有效的進行數學活動,并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靈活的理解、解決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其能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合理的運用到生活當中,讓數學學科能更好的服務于人們的生活。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307-01
數學是抽象性、邏輯性和應用性極強的學科。而在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是教師教學中的重點,在數學學習領域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為了尋求可行的解題策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帶領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原型,并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從而有效的解決數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一、解決數學問題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將其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合理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從而讓數學學科能更好的服務于生活。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是時,教師應合理的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并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同時還應結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積累的經驗和知識,開展相關的數學活動,并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分析,使其能在生活中尋找更多數學問題的原型,并能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和技巧,從而有效的解決數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應用題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的不同點
數學教學源自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而在傳統(tǒng)應用教材中,應用題即是通過文字敘述的方式將問題提出,讓學生計算,得出答案的過程。而由于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學科,應用題教學所表達的形式又較為單調,且內容及其枯燥乏味,從而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又往往更為注重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傳授,導致學生在對應用題進行解答時,只會按部就班的套用數學公式,從而簡化了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使其不能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合理的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其有效的將應用題教材與人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并能合理的將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運用到數學教材中,從而使數學教學的資源更加豐富,且內容更加形象、生動。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其解題方式也更具多樣性,也不具有現成的解題公式,必須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或開展相對教學活動等方式才能有效的解決所存在的數學問題,從而使解題過程更具挑戰(zhàn)性。而從問題提出到解決及應用的過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都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
三、解決問題教學的相關措施
在數學教學中,只有有效的解決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務于生活。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合理的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結合周圍的事物更好的理解數學、學習數學,并能在生活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而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借助教學主題、圖片等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景設定,確保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并合理的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從而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數學知識的生活性。同時教師還應適時的提出數學問題,確保所提出問題的合理性,并使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有效的將數學問題與所收集的相關信息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數學問題。而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情景設定如:如在學校的運動會上,某某同學在氣槍項目比賽中獲得冠軍,并展示圖片。而在課堂上教師同樣可以借助類似的游戲,如飛鏢游戲并出示道具,讓學生試一試,比一比看誰更厲害,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適時的提出問題,如飛鏢靶上總共有多少環(huán),不同顏色的環(huán)數等問題。從而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的數學知識。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執(zhí)行者,也是數學的問題的解決者,是決定問題能否解決關鍵所在。因此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的理解問題,才能帶領學生更好的解決問題。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如部分學生思路還不夠清楚,或信息具有較高的深度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正確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相互交流。而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根據自身的經驗,積極的思考、分析并解決問題,在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從而使其能更好的解決問題。而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解決問題,并能合理的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去尋找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師還應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從而使其能充分的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并能更好的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使數學教學能更好的服務于生活。
數學源自與生活,服務于生活。而在傳統(tǒng)的應用教材中中,教學內容抽象、枯燥,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又更為注重對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傳授,導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只會按部就班的套用公式,從而不能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合理的將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從而使數學教學能更好的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 辛 遲.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模式的理解與認識[J].新課程學習(下),2013,12:34.
[2] 費宏英.論小學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學如何體現生活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02:120.
[3] 杜 昆.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2,05:53.
[4] 王瑞木.關于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3,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