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飛
摘 要:多媒體走進課堂,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一件大事,它在某些方面起到了獨特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它帶來了很多優(yōu)勢,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全新的影響。
關鍵詞:多媒體;語文教學;優(yōu)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324-01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滲透到教育的領域。多媒體教學就是特指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并借助于預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來開展的教學活動過程。它使原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課堂教學融入圖形、文字、影像、聲音、動畫、視訊等多種媒體,可以同時調(diào)動學生視、聽、說等多種感官,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長期保持和獲取知識,使學生能在最佳的情境中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具有了很多的優(yōu)勢,具體到語文教學,它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fā)興趣、維持注意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興趣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運用多媒體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等手段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功能,使學生在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輕松的音樂所造成的氛圍中,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維持長時間的學習注意力。有老師這樣設計《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課件:在導入新課時,播放電視連續(xù)劇《枉凝眉》的錄音,勾起學生對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回憶,營造氣氛;介紹賈府這一典型環(huán)境時,用三維圖像畫出賈府的示意圖,使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路線非常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紅樓夢》影片的剪輯合成,讓學生直接感受賈府那宏偉的外觀、講究的布局,華貴的陳設;播放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中“晚膳”片段,使學生形象感受到林黛玉進賈府后始終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恥笑了去”的性格特點;最后放電視連續(xù)劇《葬花吟》的錄音,進一步體會林黛玉性格特點,在欣賞這悅耳的樂曲中,結束本課內(nèi)容。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維持了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更豐富、生動,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創(chuàng)設情境、熏陶情感
以皮亞杰為代表的認知心理學家提倡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情境”列為學習環(huán)境四大要素之首。他們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lián)系的,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jīng)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并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語文學科特點,模擬或創(chuàng)設各類情境,化不可見為可見,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多變?yōu)楹啙嵜髁?,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那就等于構建了一座情感的橋梁,能引導學生迅速而順利地投入教學活動。
三、有利于突出重、難點
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難點,就應千方百計地將形式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整到高度集中的最佳狀態(tài)。教學的重、難點內(nèi)容老師通常采用板書,或加重語氣反復強調(diào)來予以突出。使用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難點更為方便,我們可以采用加大或變化字體;變換字體顏色;設置動畫等多種手段突出重、難點內(nèi)容 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直觀、省時、明了,事半功倍。例如,在學習《致橡樹》一課時,給學生播放配樂朗讀,輔之以FLASH動畫,配合課文文字現(xiàn)實在屏幕上,圖像中那挺拔如劍的橡樹,那豐腴獨立的木棉,那險峰、日光、虹霓、春雨,那根葉的相連,那相互的致意,讓學生對詩歌的意象有了形象的感受,再理解這些意象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學習《我的空中樓閣》一課時,“有形的圍墻圍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誕紅之類。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墻,也圍住一些無形的花,那些花有朵狀,有片狀,有紅,有白,有絢爛,也有飄落。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這一段,由于抽象性較強,很多學生不能理解,我在教學中給學生播放了一組圖片,有近景的草籬環(huán)繞的小院,有遠景的天高地迥、藍天白云,亦有旭日東升、晚霞絢爛,學生看后豁然開朗,紛紛要求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及時反饋,集中交流
訓練后需要了解學生完成情況,一節(jié)課結束前需要檢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所以說即時反饋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可以逐個或一批批地向學生提出問題,當學生回答后,計算機判斷其正確情況,并根據(jù)學生回答的情況給予相應反饋,以促進學生掌握某種知識與技能技巧。借助計算機巨大的存儲容量和快速處理能力,實現(xiàn)大量的訓練,可以大大地增加課堂訓練的容量,節(jié)約為出示訓練材料而花費的時間。作文修改與作文講評一直是作文教學中最讓人頭疼的問題,寫作訓練及時的反饋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多媒體的使用,可以及時的進行講評并可大大拓展了學生討論與交流的渠道,將學生的作文投在屏幕上,利用Word的中文自動校對功能,用錯的字、詞會用波浪線標出,學生作文中的語言錯誤一目了然,教師可以此作為例子訓練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還可對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進行的討論交流,便于學生比較對照。
五、填補認識空白點
教學中存在許多抽象程度較高的知識,比如演示說明性文字中比較難懂的原理與程序,單靠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難在學生的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而這些內(nèi)容若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描述,便可以透析抽象,變得現(xiàn)象直觀,較易為學生理解和接受。例如《神奇的極光》、《景泰藍的制作》、《南州六月荔枝丹》等等,由于學生記憶中這類知識的缺乏,教學中僅靠語言的理解既枯燥又難懂,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則可輕易的突破這些難題。學習《神奇的極光》時,展示色彩斑斕、瞬息萬變的動感極光畫面,讓學生懂得弧狀、帶狀、片狀、幔狀和芒狀五種極光形態(tài)類型并從實際觀看中了解極光的亮度、色彩,很顯然這比起空讓學生想象要容易得多,而且,學生的理解要更深入,記憶要更持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