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敗”,即挫折和失敗。“挫敗”,只是指出過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給我們需要改變的訊號。人生在世,行走職場,經(jīng)常會與“挫敗”相擁。
“挫敗”只有在事情劃上句號時才能用。如果想事情得到解決,或者事情仍在繼續(xù)之中,這“挫敗”二字就不適用。
“挫敗”,是指過去的事,改變做法是指向未來。也可以說,“挫敗”是過去的經(jīng)驗,而經(jīng)驗是讓我們提升自信的踏腳石。因為經(jīng)驗是能力的基礎,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礎。
每次“挫敗”,都只不過是學習過程中修正行動之一。因此,可以說,沒有挫敗,只有回應訊息。
人生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經(jīng)過不斷地學習、認識和修正而達致完善。要想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然后找出方法,并弄清楚需要怎樣改變?!盎貞嵪ⅰ闭潜WC這一點。
掌握了每次“挫敗”帶來的教訓,每決經(jīng)歷就都變成了難能可貴的學習。如果善于加以歸納總結(jié),就一定有收獲,或者叫提升。正如一代偉人毛澤東所說:錯誤或錯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了起來,我們的事情就會辦得好一些。
自信心不足的人,潛意識里總是在找不用干下去的借口,“挫敗”二字就很容易冒出來,也就與成功無緣。
因此,只有正確認識挫敗,才能擁有成功!毛主席的名言:“錯誤和錯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的聰明起來了?!笨赡苷腔诖硕缘摹?/p>
同時,除了挫敗之外,人在職場還時時面臨很多誘惑和一些拐點,因此,就需要做出很多的選擇。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事情最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深層需要。
每個人的行為,對他的潛意識來說,都是當時環(huán)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個行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動機。
動機通常不會錯,只是行為不能達到效果,即滿足背后正面動機的效果。接受一個人的動機,他就會覺得我們接受了他這個人。了解和接受一個人的正面動機,才容易引導這個人改變他的行為。
動機往往處于潛意識的層面,不能顯意識地說出來。找出行為背后的動機,最容易的方法是問該行為企圖得到什么價值。
任何行為在某些環(huán)境中都會有其特定的效用,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沒有不對的行為,只有在當時環(huán)境中,沒有什么效果的行為。
每個人都在選擇給自己帶來最佳利益、更大成功的行為。這就是每個人所選擇的目的。
而有些人不清楚這一點,遇事好意氣用事,不深思熟慮,不弄清楚自己倒底要什么,要達到什么目的,就武斷決策,魯莽行事,與我們的目的背道而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實在是悲哀的可以。
愿朋友們正視挫敗,選擇美好,擁抱成功!
(來源:價值中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