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舊《唐書》所見《楊烱集》、楊炯《盈川集》作者、書名考

      2014-09-06 02:26:00李建雄邢藝譞
      關(guān)鍵詞:唐書新唐書舊唐書

      李建雄,邢藝譞

      (蘭州大學(xué) 歷史文化學(xué)院,甘肅 蘭州 730020)

      今見《舊唐書·經(jīng)籍下·丁部集錄·別集類》著錄“《楊烱集》三十卷”[1]2075,而《新唐書·藝文四·別集類》作“楊炯《盈川集》三十卷”[2]1600。詳前后文,根據(jù)兩唐書“初唐四杰”并舉的著錄規(guī)則,可知此處所指同為一人。但兩書對作者姓名字形、文集書名記載并不一致。

      按說文解字:

      炯,光也。從火冋聲。古迥切。[3]

      按《康熙字典》:

      炯:《廣韻》《正韻》戶頂切,《集韻》《韻會》戶茗切,音迥。《玉篇》炯炯,明察也。又《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集韻》畎迥切,音颎?!墩f文》光也?!稄V韻》火明貌。《集韻》或作耿。[4]618

      又:

      烱:《集韻》俱永切,音憬。炎烝也。[4]621

      “炎烝”亦作“炎蒸”。據(jù)《辭源》:

      炎蒸:猶言溽暑,酷暑。蒸或作“烝”。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四《奉和夏日應(yīng)令》詩:“五月炎蒸氣,三時刻漏長?!碧瓢拙右住堕L慶集》十八《寄微之》詩:“莫嫌冷落拋閑地,猶勝炎蒸臥瘴鄉(xiāng)?!盵5]

      根據(jù)小學(xué)類書記載,“炯”、“烱”二字古音未必相同,字義相差甚遠。“炯”、“烱”兩字在其它典籍里面也多有混用情況,但筆者以為,在用于人名中時,這一問題應(yīng)加明辨。此外,新舊《唐書》楊炯文集的本名寫法相差更遠,因此也須考證。

      一、楊“炯”還是楊“烱”——楊炯姓名的寫法問題

      關(guān)于楊炯的研究,前人多有著述。如《隋及初唐賦風研究》[6]、《“浮躁淺露”說與初唐四杰》[7]、《初唐四杰研究》[8]、《初唐四杰年譜》[9]等關(guān)于唐代文人的群體研究作品,也有《楊炯卒所“盈川考”》[10]、《盧照齡楊炯年譜》[11]、《楊炯研究》[12]等專題研究作品。傳世典籍楊炯之名并存“楊炯”、“楊烱”兩種寫法,這一問題目前還未見有人討論。

      楊炯姓名的寫法問題可通過傳世典籍的記載情況,通過年代關(guān)系排比的方法推定。此外,唐代出土碑銘、石刻資料的拓本字形,更是這一問題考證的鐵證。今考文淵閣《四庫全書》,統(tǒng)計唐至宋代典籍提及楊炯時對他姓名的寫法如下:

      表1 唐至宋代典籍著錄楊炯姓名字形統(tǒng)計①

      序號成書年代書 名寫 法楊炯楊烱楊炯&楊烱總次數(shù)37宋實賓錄√238宋海錄碎事√239宋古今事文類聚√440宋記纂淵?!?41宋名賢氏族言行類稿√542宋群書考索√143宋古今合璧事類備要√244宋古今源流至論√145宋玉海√1046宋小學(xué)紺珠√147宋太平廣記√248宋演山集√149宋跨鰲集√150宋鄱陽集√151宋文忠集√152宋梅溪集√153宋乾道稿_淳熙稿√154宋文苑英華√5555宋文苑英華辨證√1356宋唐文粹√457宋成都文類√158宋唐詩紀事√459宋后村詩話√160宋(注)中說√1合計184

      根據(jù)上表統(tǒng)計結(jié)果可知除《初學(xué)記》,唐代之書均作“楊炯”,而五代、宋代之書則成“楊炯”、“楊烱”混用局面?!冻鯇W(xué)記》的版本據(jù)傳日本宮內(nèi)廳書陵部藏有南宋紹興十七年余十三郎宅刻本,可惜尚未影印。此外又有明嘉靖安國桂坡館刻本,清乾隆內(nèi)府刻古香齋巾箱本也從此出。1962年中華書局司義祖校點本以古香齋本為底本,其書作“楊烱”[13]。2000年京華出版社所出韓放主校點本未詳?shù)妆?,其書作“楊炯”[14]。唐宋典籍的著錄情況表明唐時楊炯幾乎全部寫作“楊炯”,《初學(xué)記》古本僅易見古香齋本,而今版兩書有所差異。因此須對四庫本暨古香齋本《初學(xué)記》存疑,該書所見楊炯姓名字形暫以孤證不立態(tài)度對待。

      ①《四庫》本《盈川集》實為明萬歷時童佩輯佚所得,其書寫法不反映唐時原貌,因此不作為楊炯姓名字形的討論依據(jù)。

      四庫《盈川集》收錄楊炯所撰《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少室山少姨廟碑銘》、《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等十幾篇碑銘文章。今有拓本可證者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可惜此拓本并未出現(xiàn)撰人楊炯之名[15]。傳世碑銘資料中幸有今藏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顏氏家廟之碑》*全稱《唐故通議大夫行薛王友柱國贈秘書少監(jiān)國子祭酒太子少保顏君碑銘》。提及楊炯。此碑撰者顏真卿,按楊炯生卒年,顏氏與其所處年代極為接近*楊炯生于公元650年,卒年在703—704年之間,參見王兆鵬《據(jù)金石錄考證楊炯的卒年》,原文載《文學(xué)遺產(chǎn)》1995第2期,參見113—114頁。另據(jù)兩《唐書》本傳,顏真卿生卒年在709—784或709—785年之間。參見劉昫《舊唐書》,1975年中華書局本,第3596頁;宋祁、歐陽修《新唐書》,1975年中華書局本,第4860頁。。另據(jù)《顏氏家廟碑》,顏真卿伯父“以親累授衢州參軍,與盈川令楊炯、信安尉桓彥范相得甚歡。”楊炯與顏真卿父輩交好,其碑所書應(yīng)最為可信。今按拓片,楊炯之名亦作“楊炯”。詳見下圖右起第三行末端處[16]:

      圖1 《顏氏家廟碑局部》

      綜上所述,文獻引征情況和出土文物史料共同指證楊炯之名當作“楊炯”而非“楊烱”,《舊唐書》對楊炯姓名的寫法有誤。

      二、《楊炯集》還是《盈川集》——楊炯文集的本名問題

      關(guān)于楊炯文集的研究,前人也多有所及。如《〈盧照鄰集〉、〈楊炯集〉??笔斑z》[17]、《楊炯〈盈川集〉版本源流考》[18]和歷代重刻楊炯文集的序言等。但楊炯文集應(yīng)作《楊炯集》還是《盈川集》的問題前人也未見討論。

      今按:《舊唐書》成書五代,《新唐書》成書北宋,從年代關(guān)系來看,更應(yīng)采信前者。再者,今傳楊炯文集《盈川集》乃明萬歷間童佩所集[19],但求之古本,可見此前刻本又有不同。譬如日本藏嘉靖三十一年江都黃埻東壁圖書府刊本楊炯文集二卷,其書名作《楊炯集》,如下圖所示[20]。

      此外,《舊唐書》稱楊炯“坐從祖弟神讓犯逆左轉(zhuǎn)梓州司法參軍,秩滿,選授盈川令?!盵1]5003《新唐書》稱楊炯“坐從父弟神讓與徐敬業(yè)亂,出為梓州司法參軍,遷盈川令。”[2]5738唐人多有以仕宦之地指稱其令長姓名者,譬如李白《與韓荊州書》稱韓朝宗“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盵21]柳宗元“世號柳柳州”[2]5139。杜牧人稱杜樊川,等等。據(jù)《舊唐書》,張說稱楊炯“楊盈川文思如懸河注水,酌之不竭。既優(yōu)于盧,亦不減王?!盵1]5003據(jù)《新唐書》,張說“仕前與王勃、楊盈川、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晚諸人沒而為文章宿老。”[2]4368由此可知唐時楊炯已被稱為“楊盈川”。再據(jù)《文獻通考》,則知宋時有用“楊盈川集”[22]代稱《楊炯集》的例證。既如此,則筆者以為《新唐書》所云“楊炯《盈川集》”應(yīng)是后人用“楊盈川集”代稱《楊炯集》,在此基礎(chǔ)上衍入“炯”字而成歧名。

      根據(jù)載錄楊炯傳世典籍的年代關(guān)系,可以發(fā)現(xiàn)除唯一反例《初學(xué)記》,唐時著作均將楊炯姓名寫作“楊炯”。而這一反例亦有版本存疑之處,如有更多早期善本面世,應(yīng)可釋疑。盡管如此,通過傳世碑銘資料,我們?nèi)钥纱_信其名應(yīng)作“楊炯”而非“楊烱”。對于楊炯文集的本名問題,經(jīng)過原始史料的成書年代對比、傳世刻本的名稱比較和唐人稱謂習(xí)慣的認知,完全有理由相信其文集本名當作《楊炯集》,其名誤成《盈川集》的路徑當如:“楊盈川集”代稱《楊炯集》,“楊盈川集”衍成“楊炯《盈川集》”。

      參考文獻:

      [1]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2]宋祁,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許慎.說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85.

      [4]漢語大詞典編纂處.康熙字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5]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辭源[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8:1916.

      [6]韓暉.隋及初盛唐賦風研究[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2:57-139,269-280.

      [7]駱祥發(fā).“浮躁淺露說”與初唐四杰[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1991(1):7-15.

      [8]駱祥發(fā).初唐四杰研究[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110-140.

      [9]張志烈.初唐四杰譜[M].成都:巴蜀書社,1993:17-250.

      [10]蔡靜波.楊炯卒所“盈川”考[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5(2):160.

      [11]徐明霞.盧照鄰集楊炯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0:195.

      [12]王禮亮.楊炯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2:1-47.

      [13]徐堅.初學(xué)記[M].司祖義,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2:79.

      [14]徐堅.初學(xué)記[M].韓放主,校點.北京:京華出版社,2000:128.

      [15]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隴東古石刻藝術(shù)博物館.甘肅合水唐魏哲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與文物,2012(4):52-53.

      [16]趙力光.顏氏家廟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

      [17]盧紅.盧照鄰集、楊炯集??笔斑z[J].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1991(3):38-40.

      [18]程蘇東.楊炯盈川集版本源流考[J].文獻,2010(2):108-119.

      [19]楊炯.盈川集[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第一〇六五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3:187.

      [20]楊炯.楊炯集[M].張遜葉,校正.江都黃埻子篤梓行,嘉靖壬子刻本.

      [21]李白.李白集校注[M].瞿悅園,朱金城,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539.

      [22]馬端臨.文獻通考[M]//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第六一四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3:737.

      猜你喜歡
      唐書新唐書舊唐書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漢語世界(2021年3期)2021-06-18 07:03:48
      睿智與穩(wěn)健:解讀兩唐書中的狄仁杰
      石黑一雄的諾貝爾獲獎演說(下)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之唐貞休世系再考
      從新舊《唐書列女傳》看唐代女性的處境
      述往思來:《新唐書》的編纂思想和特點
      湯亭亭的《女勇士》
      藏譯本《唐書·吐蕃傳》對傳統(tǒng)藏文史書的影響
      西藏研究(2016年6期)2016-02-28 20:52:57
      《隋書·經(jīng)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四部分類法的比較
      讀舊唐書柳公權(quán)傳記
      盐边县| 拉孜县| 金川县| 湄潭县| 铅山县| 杭锦后旗| 巴南区| 玉树县| 济南市| 德钦县| 牙克石市| 辽宁省| 莱阳市| 莱西市| 龙陵县| 富源县| 长海县| 鄂伦春自治旗| 文昌市| 云浮市| 五大连池市| 灌云县| 汨罗市| 衡南县| 醴陵市| 屏山县| 安仁县| 钦州市| 定日县| 大悟县| 乃东县| 察雅县| 临沧市| 淄博市| 岐山县| 连云港市| 崇仁县| 清涧县| 长寿区| 望江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