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神鞭》里有一句話:“鞭丟了,神留著”,而真人版《忍者神龜》,卻是“神丟了,龜留著”。
《忍者神龜》起初只是黑白漫畫——幻影工作室1984年發(fā)行,由彼得·拉特和凱文·伊斯曼執(zhí)筆。直到1987年,193集的動畫版掃蕩電視熒屏,成為80年代生人的集體回憶。1990年首次登上大銀幕,又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席卷75國。1993年還推出過真人版電影,并創(chuàng)下超兩億美元的不俗票房……如今《忍者神龜》三十而立,最早一批“龜粉”也已成消費主力,按今時今日的好萊塢電影神壇,完全可以集資金、技術(shù)、明星等萬千寵愛于小龜一身,沒想到這部名為《忍者神龜:變種時代》的真人版,卻處處不給力,拍成了一部雞肋。
從題材改編上說,《變種時代》并沒有走出原著核心太遠,只是將故事的年齡層往上提了提——但就是這關(guān)鍵一筆,顯得冒進而愚蠢。原著以青少年成長為背景,受眾亦然。《變種時代》啟用的卻是結(jié)婚生子復(fù)出的梅根,不僅故事與青少年沒毛關(guān)系,一眾原本15歲的變種小龜,都一晃成了老氣橫秋甚至略帶邪惡嘴臉的老鱉,形象上一個個老黃瓜,再想從性格上刷綠漆扮萌,也就沒了可能。
從故事內(nèi)容上看,《變種時代》更是清湯寡水。影片用了半程的篇幅,將女主角與老鱉們強扭在一起,尤其是童年期與老鱉變種緣起的追憶,顯得牽強附會。影片后半程轉(zhuǎn)入女主角與老鱉們聯(lián)袂,阻止大BOSS毀滅城市,橋段設(shè)計機械,沒有任何鋪陳和編劇智慧可言。更令人焦灼的是,無論實驗室部分的前塵往事,還是最后的天臺戲,均與《蜘蛛俠》劇情吻合。雖說好萊塢大片歷來都有似曾相識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打小抄到這種程度,真不是一般的對付。
而老鱉們的表現(xiàn),就是三個字:毀童年。
故事開篇先玩神秘,老鱉們兩度行俠仗義,將“大腳幫”收拾得干凈利落。然而沒過多久,老鱉們的戰(zhàn)斗力立馬從云霄墜落,不僅同鼠師傅斯普林特一道,被打了個毫無招架之力,還被連窩端,成了人家實驗室的甕中鱉。最后天臺KO “鐵皮桶”施萊德一役同樣難以立足——明明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突然一招又把對手打懵了,最后“鐵皮桶”是怎么被制服的,女主角又怎么被落下的尖塔“砸”到鐵架子里,似乎連編劇也說不清楚了。老鱉們的戰(zhàn)斗力和智力,都明顯隨著編劇的智商飄忽不定。
如果導(dǎo)演是個菜鳥,片方是個皮包公司也就罷了,可導(dǎo)演喬納森·里貝斯曼此前有《諸神之戰(zhàn)》和《洛杉磯之戰(zhàn)》在手,出品方也是赫赫有名的派拉蒙,主演和制片人席位更有《變形金剛》的梅根和邁克爾·貝這組強搭??删褪沁@樣一個不容失手的組合,一切以簡單粗暴、狗血灑地為準則,讓這部本該樹立新經(jīng)典的真人版《忍者神龜》,最終都奔著俗不可耐的康莊大道而去。更耐人尋味的是,《變種時代》編劇除了《碟中諜4》的安德雷·納梅克,還有凱文·伊斯曼和彼得·拉特——兩位都是神龜原著和此前多個版本影視劇的編劇,如此毫無追求且自毀童年的編排,虧他們干得出來!
其實編劇只需將老鱉們的年齡層恢復(fù)到十五歲,一切都順理成章了——青春年少,戰(zhàn)斗力還有成長的空間,面對“鐵皮桶”這樣的強敵,只有發(fā)揮團隊智慧才有勝算……當(dāng)然,《變種時代》在制作理念上的硬傷總是無可救藥了,人家明明是小鮮肉,適合紅燒或者爆炒,你非把人家清湯寡水地?zé)醭衫削M湯,就算觀眾再“忍者”,也難免被“神龜”給憋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