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國
世界上“最豐富”的蛋白質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如從人類自身的角度,問題的答案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人體中最豐富的蛋白質,其含量介于25%~35%。而對于單個細胞來說,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則是肌動蛋白,它被稱為真核細胞的“管家蛋白”。但當我們不考慮單個細胞或某個物種時,可以說,世界上最豐富的蛋白質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的關鍵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下文簡稱光合酶)。
為什么光合酶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蛋白質呢?這需要從生物學和進化學的角度來解釋。我們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進行原初生產的原動力,它可以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多糖等有機物。生物界幾乎所有的需求均來源于植物光合作用。
從初級生產者的植物,到初級和次級消費的動物,生物量像金字塔一樣是逐漸減少的。所以,由此推理,我們可以知道地球上植物的生物量應該是最大的。如此巨大的生物量是需要靠植物辛勤耕耘慢慢積累的,而完成積累,光合酶必不可少。
據英國鄧迪大學的瑞文教授估計,一年內全球總初級生產力(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全部有機物同化量)所需1017摩爾二氧化碳,而這些二氧化碳是要靠光合酶催化的,生產如此巨大的生物量,當然需要同樣數量龐大的酶。你或許會覺得酶不是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的特點嗎?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或許不需要那么多的光合酶。但光合酶是一種惰性酶,其對二氧化碳的親和力和吸附能力不強,所以植物只能通過增加含量來彌補這個不足。比如,科學家在菠菜的葉片中發(fā)現(xiàn)其含量占到總蛋白的65%以上。陸生植物的光合酶平均含量高達20%~25%,全球平均每秒產生1000千克光合酶,相當于地球上每個人需要44千克的光合酶才能生存下來。
光合酶之所以是全球第一大酶,除了與它的惰性有關之外,還因為它是一個雙功能的酶。在發(fā)生光合作用的過程中,它一方面與二氧化碳發(fā)生羧化反應進行“固碳”;另一方面它也進行加氧反應,這就會把辛苦固定的碳又再次浪費掉。光合酶的加氧反應于1971年被人們發(fā)現(xiàn)以來,科學家就致力于提高它的羧化效率,同時降低其氧化特性。雖然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展,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那樣做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后果,研究也便停止了。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果植物的生物量不是地球上最大的,那么光合酶還會是最豐富的蛋白質嗎?有些微生物學家認為細菌的生物量甚至比植物和動物的總和還要多。如果這一觀點被證明是正確的,那么世界上含量最多的蛋白質有可能要改寫成肌動蛋白或者?;d體蛋白(ACP)——一種在細菌脂肪酸合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蛋白質。
【責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