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睡美人(王蓮)
王蓮堪稱植物界中的“睡美人”。這種原產(chǎn)于熱帶南美地區(qū)的睡蓮,如今漂浮在世界各地的公園里。它以浮在水面上的大型葉片著稱,直徑可達3米,能承受一個小孩的重量。但是,要欣賞它的美,必須等到黃昏之后。
王蓮暮開朝合,在開花期即將到來的月下之夜,等待已久的朵朵花苞,迫不及待地綻放成直徑達45厘米的白凈花朵,并散發(fā)出濃郁的陣陣鳳梨香。更令人驚奇的是,此時王蓮的溫度會比周圍空氣溫度高出約12℃。王蓮花朵潔白如玉,氣味芬芳,不斷散發(fā)出熱量,強烈地吸引著甲蟲們。它們爬進花朵,貪婪地吸吮花蜜。當黎明降臨時,花朵溫度降低,香味散去,慢慢閉合,而沉溺于花粉中的甲蟲則被留在花朵中過夜,并幫助王蓮授粉。直到第二天傍晚,花朵再次怒放,甲蟲才能飛走,此時花瓣已由白色變成了深粉色。之后,花朵逐漸凋謝并沉入水中,消失不見。
夜間盛開的茉莉(夜來香)
夜來香是一種原產(chǎn)于西印度群島上的熱帶常綠灌木,于1500年前傳入歐洲。夜來香通常在夜間開放,細小的白色花朵散發(fā)出濃郁的芳香,因此也被稱為“夜間盛開的茉莉花”。據(jù)說,夜來香的香氣在所有花卉中是最濃郁的,幾個月內(nèi),在數(shù)千米以外的授粉昆蟲都能聞得到。對鼻子較為不敏感的人來說,也能在50米以外聞到其香味。夜來香現(xiàn)在亞熱帶地區(qū)的很多園林里都有栽種,是茄科植物中最易在低溫室內(nèi)種植的。
夜開蘭花(夜石豆蘭)
在約有2.5萬個成員的蘭花家族中,這是唯一一種只在夜間盛開的蘭花。如此罕見的物種是荷蘭植物學家艾德·沃格爾在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的新不列顛島進行實地考察時發(fā)現(xiàn)的。起初,沃格爾感到奇怪:這種蘭花雖長出了花蕾,卻從不開花,它僅僅是慢慢地枯萎凋謝。直到有一天,他拿了一盆植株回家,在夜間對其進行觀察,才得以欣賞到這種奇花在黑夜中幽靜怒放的場景。
由于夜石豆蘭極其罕見,關(guān)于它的信息需要植物學家進一步的實地考察來證實,但已有部分植物學家認為:夜石豆蘭開花可能是受溫度的影響。并且推測:該蘭花是通過其與黏菌極其相似的懸掛枝葉,來吸引以黏菌為食的類蠓蠅前來授粉。它們通常在晚上10點展開花瓣,次日早上10點凋謝。英國基尤皇家植物園的蘭花資深研究員安德烈(同時也是夜開蘭花論文的著作者)研究發(fā)現(xiàn):“夜開蘭花之所以‘曇花一現(xiàn)’,是為了防止非授粉昆蟲在白天竊取花粉和花蜜?!庇幸馑嫉氖?,這種蘭花每年會盛開好幾朵,但花期僅僅維持一個晚上。
月下皇后(曇花)
曇花為仙人掌科附生植物,通常在夏季夜晚開花,花期短暫。借著月光,那白凈的花瓣精致光滑,如白玉般玲瓏剔透,為世間少有。培植曇花不是易事,一睹曇花寶貴的開花瞬間更是難上加難,因為它們需要生長20年后才能開花,誰知道花會開在哪一天呢?當然,也有不少人有幸目睹曇花綻放的震撼奇景。開花場景通常令人印象深刻,但即使那樣,嬌艷動人的姿態(tài)也稍縱即逝,因為“月下皇后”在盛開三四小時后就會很快閉合花冠,然后枯萎。所以,人們用“曇花一現(xiàn)”來形容事物消逝很快。曇花開花時間如此短暫,和它的原產(chǎn)地的氣候有關(guān)。它原產(chǎn)于墨西哥的熱帶沙漠中,晚上八九點鐘以前的高溫和半夜后的低溫對開花都不利,為了減少水分流失,為了生存,它漸漸形成了夜間短時間開花的習性。
科學家最近發(fā)現(xiàn),曇花必須在盛開的那一晚授粉,這也是為什么它們會如此艷麗動人的原因。曇花芳香撲鼻,因而又被稱為香草仙人掌。曇花長長的花瓣和花朵下面細小的萼片散發(fā)出的芳香常常吸引墨西哥的長舌蝙蝠和長鼻蝙蝠前來,并棲息于曇花生長的一片潮濕的沙漠中。這些花朵只能盛開數(shù)小時,也乘機吸引那些白天沒能授粉的昆蟲前來授粉。這不可謂不是一種“繁殖計劃”。
夜半驚魂(木蝴蝶)
“從植物學角度而言,它獨一無二;從美學角度而言,它恐怖至極?!敝参飳W家Edred Comer在他的名為《馬來西亞的行道樹木》的書中如此描述這種植物。這一分布于亞洲部分地區(qū)的熱帶樹種最早記錄于恐怖小說大師Edgar AllanPoe的書中。它叫木蝴蝶,也叫斷骨樹。取這么可怕的名字。是因為其葉柄一旦落到地上干枯后就會形似人的大腿骨,令人感到十分恐怖。絕大多數(shù)夜間開花的植物都會散發(fā)出宜人的香氣,而木蝴蝶的氣味卻如同其形狀一樣,令人作嘔。但幸運的是,這股惡臭能吸引來蝙蝠,為其授粉繁殖。如果你的膽子夠大,那就到網(wǎng)上去買一些木蝴蝶種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