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子
在表演上較勁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之前那次主演話劇《阮玲玉》是什么時候?
徐帆(以下簡稱徐):我大學(xué)畢業(yè)剛到人藝的那兩年,只在《李白》《哈姆雷特》《鳥人》等話劇作品中出演一些小角色,同時也出演了《大撒把》《海馬歌舞廳》等影視劇。直到1994年,我才被委以重任,在話劇舞臺上首次扮演阮玲玉。這個經(jīng)歷坎坷、情感復(fù)雜的一代名伶對于時年只有27歲的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我只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如果我把這個事情做好了,以后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但要是做不好,我可能就永遠排不上號兒了。那次演阮玲玉,旁邊配戲的都是成名成腕兒的人物,這對于當(dāng)時大學(xué)畢業(yè)沒多久的我來說,都是很大的壓力,好在我這人膽兒大,什么都不怵,那時候也很求上進,就放開了去演,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我因此獲得了中國戲劇的最高獎——梅花獎。
記:那之后,你曾經(jīng)說過,你雖然演阮玲玉得了梅花獎,但是你一直不明白她為什么要選擇自殺,為什么要寫下“人言可畏”,現(xiàn)在你明白了嗎?
徐:我想我能理解一些了。20年前,我經(jīng)常會想,一個人想死,想自殺,你怎么攔都攔不住,但如果一個人想要活,你怎么想讓她死,她總有得躲。但是,20年后的現(xiàn)在,在娛樂圈風(fēng)風(fēng)雨雨這么多年,我也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我能理解她死時的無奈。但我覺得,如果當(dāng)時有能跟她溝通的人,多疏導(dǎo)她一些,也許她就不會走上那樣一條路。有時候身邊至親的人的理解和支持很重要。否則,在那樣一種情況下,人很容易絕望。
記:你覺得她是在一種巨大的絕望中走的,她是對人絕望了?
徐:是的,那個時候的明星本來就少,阮玲玉被人盯死了,又沒有人理解她,在那樣的情況下,她只有死路一條。
記:20年前演阮玲玉和今天演阮玲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徐:20年前還是年輕嘛,對于阮玲玉的理解不像是從心里長出來的?,F(xiàn)在,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也有了一些對表演本身的理解,我覺得比以前成熟了許多。
記:是的,20年后你對她當(dāng)時的心境有了更多的理解,但是在形體上和年齡感上,會不會覺得又有一種新挑戰(zhàn)了?
徐:從年齡感上來說,我不擔(dān)心,因為我覺得這恰恰是我跟阮玲玉之間的一個緣分。20年前我有她的年齡,沒有她的經(jīng)歷,所以這緣分還沒盡,20年后,我雖然沒有她的年齡了,但是我有她的經(jīng)歷和心境,所以演起來更加得心應(yīng)手。
記:從學(xué)校畢業(yè)不久,不經(jīng)歷彩旦、刀馬旦的演出經(jīng)歷,你就直接出演大青衣類的角色,這在年輕的女演員中并不多見啊。
徐:是的,我從小對舞臺就不陌生,我父母都是搞戲曲的,我在11歲的時候就決定去考戲劇學(xué)院。那時候舞臺上最吸引我的是漂亮,尤其是戲曲,我覺得我媽媽一上臺,頭上永遠是金光閃閃的,戴著耳環(huán),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好看的,而且做什么動作都像漂起來的感覺,真是太吸引人了……
記:學(xué)戲劇練身段什么的都很苦,你不怕嗎?
徐:我不覺得苦,因為我媽媽練功的時候從來不覺得有多苦有多難。但是,她覺得我苦。我媽媽去看我上課的時候,我正在練毯子功、翻跟斗、壓腿等,她看后哭了一個禮拜,等我星期六回去的時候,她眼睛還腫得跟桃似的。她說她自己練的時候不覺得苦,但看到我練的時候,就很心疼,甚至看不下去了。
記:那個時候的大青衣是你選的,還是老師給你選的?
徐:老師選的,我不想演青衣,我想演花旦,花旦多活潑啊。但是如今看來,老師的眼睛真是毒,從第一眼看見我就覺得我不是那么活潑的,覺得我不是那塊料兒,所以我只能演青衣。
記:你早年主演過一個電視劇也叫《青衣》,劇中你把握得特別好!
徐:我想那可能也是我的人生,只是劇中人跟自己較勁,有時候也跟所有人較勁,但是我這個人在別的方面不怎么較勁,就是在演戲方面死較勁,而且是越來越較勁。因為當(dāng)我知道好的東西是什么樣的時候,我就想把那些不怎么好的都給演好了。
記:無論在舞臺上的角色,還是在影視劇中的角色,你其實基本都是青衣這個路子,命運坎坷,戲份很重,內(nèi)心很豐富很矛盾。
徐:所有我演過的這些人物,我不會過多地去分析,我都是從自身出發(fā)。
記:2010年電影《唐山大地震》你扮演的母親向失而復(fù)得的女兒下跪道歉的表演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更讓無數(shù)觀眾瞬間落淚。如今,你對此怎樣理解?依然較著勁嗎?
徐:那時候,很多人的反應(yīng)就是說母親怎么能給孩子跪下呢?他們覺得媽要有個媽的樣,不能下跪,但是他們在看的時候也挺感動的。
我當(dāng)時看到這些評論和議論的時候,就覺得他們是沒有溫度的媽或者是沒有溫度的人。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樣,我的心才能夠放下來,如果我不這樣的話,我覺得我再怎么對她,就是以后慢慢對她好,我也覺得來不及。沒準(zhǔn)過兩年我就死了呢?我還來不及對她好,我就沒了,那更可惜。
記:這個跪下去的動作不是劇本里有的,也不是導(dǎo)演要求的,是你認(rèn)為在這個時候非跪下去不可?
徐:是的,我必須跪下。
記:后來金馬獎的評委說你在這個橋段上的表演過于戲劇化,你心里服氣嗎?
徐:我不服氣。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按照他們想的去做。但是,對不起,這個角色是我來演,就必須按照我的想法呈現(xiàn)出來。如果不跪,這個人物不成立。
不擔(dān)心《私人定制》
記:馮小剛最新導(dǎo)演的電影《私人定制》引發(fā)了觀眾巨大的爭議,可謂是毀譽參半,作為妻子,作為觀眾,你如何看待這部影片?
徐:我覺得非常好,它好在有電影之外的電影的感覺,它有對這個社會某種心態(tài)的關(guān)照。你要問我最喜歡里面哪個橋段,我都挺喜歡的。
記:你覺得他的風(fēng)格在發(fā)生變化嗎?在這部電影出來之前,有人說隨著王朔和馮小剛年齡的變化,他們當(dāng)年的那種靠語言的喜劇風(fēng)格可能慢慢過時了,你覺得這部電影證明這些人的判斷是準(zhǔn)確的嗎?
徐:不準(zhǔn)確。因為我覺得中國有很多人喜歡一窩蜂,什么賺錢了就都去做什么,可都做成一樣了,人們又不喜歡了。我覺得他就按照他自己那種幽默娛樂的方式挺好,你堅持下來就是你的,它不再跟別人畫等號。別人呢,他可能追求這個的,追求那個的,他永遠沒有他自己的。
記:你擔(dān)心過《私人定制》嗎?
徐:有,在我看劇本的那個階段,我是最擔(dān)心的,我怕它跟《甲方乙方》太像了。但是,這部片子出來之后,我看過之后,就踏實了,它跟《甲方乙方》完全不一樣。我所有的擔(dān)心都在觀眾看這部片子之前。
記:馮小剛從小在北京成長,這種文化背景和他后來跟王朔等人的合作都給人一種玩世不恭、調(diào)侃不吝的感覺,但其實在骨子里,他還是一個蠻有美學(xué)追求、挺古典的一個人,你覺得這么說他對嗎?
徐:對,他很古典,也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在導(dǎo)演這個行業(yè)里,我覺得他挺奇特的。他是學(xué)美術(shù)出身,也能畫兩筆,而且畫的還不錯。我以前不懂怎么看畫,他就跟我講,慢慢地我就有自己的直覺了。另外,他在音樂上也挺有兩把刷子的。我很欣賞他的這些才華。
記:這么多年以來,你覺得你和馮小剛的相處方式有沒有變化?
徐:有。我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兩個人是相互轉(zhuǎn)換了,他更像我了,我更像他了?,F(xiàn)在,我年齡大了,脾氣也大了,而他年齡大了,脾氣卻好了?,F(xiàn)在吧,我慢慢地能說了,他則相反的,不怎么說了。我記得有一次我們?nèi)ッ绹鎯?,開車的時候,他特別喜歡聽交響樂,一路上不停地聽,我都快要瘋了,就說:“你能不能關(guān)了呀,我不喜歡聽這個?!彼次乙幌戮完P(guān)了,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可以開了再聽一小會兒嗎?”我心想,人家都依我一會兒了,我就依他一會兒唄。就這樣,停一會兒開一會兒,停一會兒開一會兒,倒也挺好的。這要在以前,我會忍著不要求他關(guān)掉,但心里會不舒服。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都學(xué)會了體諒對方,對生活中的問題也能更好地溝通,并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相處更加和諧了,婚姻也更加穩(wěn)固了。
在生活上簡單
記:感覺你比前些年要輕松一些。
徐:對,真的是這樣。身處浮躁的娛樂圈,我一直清醒、冷靜,以警惕的態(tài)度面對我并不熟悉的人和事。但是,這兩年我正在以更加開放、更加輕松自如的心態(tài)來面對媒體和生活,我想這一點大家都能感覺到吧。
記:聽說演完《唐山大地震》,你發(fā)起了一項公益活動?
徐:是的,演完《唐山大地震》中的李元妮,我感觸很多,發(fā)起了一項關(guān)注兒童健康的大型社會公益活動——M計劃,對那些在災(zāi)難和痛苦中心靈受到打擊的青少年進行心理健康輔導(dǎo),以幫助他們走出陰影,健康成長。
記:在這項活動中,你公開表明了自己母親的身份,這也算是你的一個轉(zhuǎn)變了。
徐:我覺得是。剛剛做母親的時候,我還沒有隨著她的成長而成長,還沒有能夠接受許多具體的事情。還好,現(xiàn)在我調(diào)整過來了,隨著孩子一起成長。而且,我覺得孩子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比如她的學(xué)校允許帶吃的,我們每次就會給她帶一些好吃的。她每次回來,我一看東西都沒了,就問她:“都吃完了?”她就會說,什么呀,都被誰誰拿去吃了,我都沒怎么吃,就吃了一個。我就問:“那為什么呀?”她說:“她喜歡吃嘛,就拿去了?!蔽揖蜁f:“那明天你別都給她了啊,我們這是帶給你吃的,你給她吃兩個就行了?!彼f:“好吧?!钡诙煳覜]問她,到了第三天,我又問:“這個吃的怎么樣?”她說:“還是他們吃得多?!蔽覇枺骸盀槭裁茨??”她說:“因為今天又多了兩個同學(xué)喜歡吃,所以他們就吃得多了。”
后來,我就觀察她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她并沒有覺得自己吃了多大虧,反而覺得跟同學(xué)分享很快樂。我就覺得女兒比我強!我覺得這也是她在培養(yǎng)我。
記:馮導(dǎo)曾經(jīng)說拍《大腕》的時候他的心臟出現(xiàn)過一次很大的問題,這件事情對他的生活或者是人生觀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對你有什么影響呢?
徐:那天我不在現(xiàn)場,為什么唯獨那天沒過去,我特別后悔。其實最讓我緊張的是那件事情之后,我們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別讓他的心臟再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但是,有一次,我們跟中國電影代表團一起去美國,住在酒店里。有一天半夜他心臟不舒服了,他說:“我心慌得不行,你趕緊打電話,趕緊跟人家說,來人,來人……”之前所有的人都跟我說,在美國很方便,想要叫什么,打電話就行。
可到那時候我才知道,所有的方便都是針對會英文的人,問題是我一句英文都不會,我拿起電話,我說什么呀,我跟誰說呀。那一刻我恐慌極了,覺得跳樓都比叫人快。
沒有辦法了,我必須先把他的心理安撫下來,就說:“我現(xiàn)在號號你的脈,我看看你一分鐘跳多少下?!逼鋵嵥?20多下,但是我跟他說:“還行,80多下。你慢慢的,不要慌,現(xiàn)在找不著人也沒關(guān)系,大不了心臟跳得快和慢的事,正常的70多下,你也就多了10下,其實是正常的?!?/p>
后來,我給他吃了5粒速效救心丸,他才慢慢好轉(zhuǎn)。
當(dāng)時我在想,都說出國好,出國有什么好啊,就在北京待著是最好的。
記:最后的問題還是回到你自己吧。20年來,你覺得你在舞臺上的改變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生活中,你最大的改變和不變又是什么?
徐:這么多年來,我覺得我在舞臺上不變的是堅持,改變的是自如。生活中,我最大的改變應(yīng)該是變得溫暖了。這個都是跟我女兒有關(guān)。原來吧,所有的東西都是頭頭是道,有理有據(jù)有結(jié)論,干什么都是一絲不茍。但是現(xiàn)在做了母親以后,面對孩子,就不那樣想了。
舞臺之下,我覺得我沒變的是生活態(tài)度,還是那么認(rèn)真。我覺得一個人可以做到自如的認(rèn)真,也有可能是拘謹(jǐn)?shù)恼J(rèn)真,現(xiàn)在我做到了自如的認(rèn)真,我覺得還挺好的。
而20年來,不管在舞臺上還是生活中,有一點我一直沒有改變,那就是簡單。其實對任何事,你簡單,它就簡單,你復(fù)雜,它就復(fù)雜。我寧愿簡單,也一直堅持著簡單。
〔編輯:潘金瑞〕